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实验探究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过程中体验从个别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
使学生能援用比较和归纳灯方法对知识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探究酸碱之间能否中和反应,理解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概念,了
解中和反应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能从微观角度理解中和反应的本质,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中和反应的应用原理。
【教学方法】: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具:试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稀硫酸,酚酞溶液,锌粒
或镁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 常见的酸有哪些?酸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特点?
2. 常见的碱有哪些?碱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特点?
3. 【教师活动】
(1) 播放“浓硫酸车翻侧”新闻视频
(2) 演示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引发思考:消防官兵为什么用熟石灰处理浓
硫酸的污染。熟石灰和稀硫酸是否发生了什么反应?增强上课趣味性,激发
学生探究欲望。
二探究酸和碱之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问题导学:
1 你认为酸和碱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了吗?若发生了反应,应该有现象发生。
【小组探究 1】分别往 NaOH 溶液,Ca(OH)2 溶液中分别滴入稀硫酸与稀盐酸,
观察记录现象。
现象 NaOH Ca(OH)2
HCl
H2SO4
2 在实验中酸和碱混合后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若酸和碱没发生反应,则混
合物中有酸也有碱。你能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混合物中有酸也有碱?
【小组设计方案】
【方法】验证酸:加 ,有 现象。
验证碱:加 ,有 现象。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组探究 2】
把酸和碱的混合溶液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镁条或锌粒,另一份加入酚酞,观
察记录现象。
试管 1(加镁条) 试管 2(加酚酞)
现象
说明
结论
☆互动探究:稀盐酸或稀硫酸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教师引导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酸和碱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然后在进行实验,既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增强了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
学习兴趣。
☆交流展示:教师选取小组代表展示本小组的实验方案,然后引导学生探讨方案
的可行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即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小组合作的
精神。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表述,总结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精神。
通过小组讨论,设计,分享,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
三探究酸碱中和反应程度和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问题导学:
1 既然酸和碱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判断当滴加多少稀
盐酸,所加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向 10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_____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显____
性,再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颜色逐渐变_____,最终呈_____色,说明此
时溶液不再显_____性,此时溶液显______性。
为什么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碱性减弱,最终不再显碱性?(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方案中酚酞溶液有什么作用?如何操作才能使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4 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中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____(填离子符号)与
稀盐酸中的____(同上)结合形成了____, _____(同上)不断减少直至消失,
最终溶液变为无色。
5 中和反应: 跟 作用生成 和 的反应。
☆互动探究:通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反思如何判断中和反
应的程度,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进而能写出一些中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展示:学生通过小组内交流合作,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酸碱中和反
应程度,通过观察视频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达标检测:请尝试写出下列酸与碱的反应: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的反应_ 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结论,培养化学的实验思维。学生从宏观世界走
进微观世界,从微观视角理解反应的原理,培养化学科学素养与思维。
四探究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酸性土壤中含有硫酸,应该用哪种物质来改良该酸性土壤?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写出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工厂污水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于医药
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常含有 Al(OH)3 和 NaHCO3 等物质,请写出胃酸
(HCl)与这两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我们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可在叮咬处如果涂一
些含有碱性物质如 ,就可减轻痛痒。
☆互动探究:学生在观看投影后完成以上练习。
☆交流展示:教师随机选取学生代表展示。
五、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A CuO B Cu(OH)2 C CuSO4 D HCl
2.填写下表(类别按酸、碱、盐、氧化物填写
名称 氢氧化钠 硫酸 氧化铁
化学式 CuSO4
类别
3.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颜色的变化依次是( )
A.红色 无色 B.无色 红色 C.红色 蓝色 D.蓝色 无色
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Zn +2HCl = ZnCl2 + H2↑ B、 CuO + 2HCl = CuCl2 + H2O
C. Ca(OH)2 + H2SO4 = CaSO4 + 2H2O D、AgNO3 + HCl == AgCl↓ + HNO3
5.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H2SO4、Na2CO3、NaCl B.Ca(OH)2、HCl、Na2SO4
C.NaOH、H2CO3、NaCl D.H2SO4、NaOH、Na2CO3
6 热水瓶内壁水垢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可用稀盐酸除去,发生的化学
反应方程式为 , 。
六小结: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 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七课后能力提升
1 小亮在做“硫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硫酸前忘了加入酚酞试剂,导致无法
判断硫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于是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
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
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⑴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小华认为小亮的结论不正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其原因
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2012 乐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
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
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 CaCl2 与 Ca(OH)2 (B)溶质可能是 CaCl2(C)溶质可能是 CaCl2
与 HCl
【查阅资料】CaCl2 溶液呈中性,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Na2CO3 + 2HCl =2NaCl+ H2O + CO2↑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
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
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猜想(B)正确
猜想(C)正确
【交流反思】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 pH 试纸上,测溶液的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