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册第一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自主探 索,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本课题涉及面很广,包括地球上及我国的金 属资源情况、铁的冶炼、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的计算,既有知识、技能方面的 内容,又有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如何能兼顾又能突出重点难点,落实好新课程的精 神,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强调学生合作与分享意识等方面进 行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本课题由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表引入,简单介绍 了地球上及我国的金属资源情况。人类对地球上金属矿物资源的利用主要是用来冶炼金属, 而其中冶炼量最大的是铁。因此,教材很自然地转入到对铁的冶炼的讨论。 “铁的冶炼”是本节课的教学的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炼铁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例题介 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这样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 在一起,使学习活动成为有机的整体,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 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通过对我国炼铁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铁的冶炼。 (2)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2.难点: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五、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动画演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自主评价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设计意图 【PPT 课件】课前播放轻音乐,指导学生预习新 课。 【实物展示台】展示部分学生收集的金属制品及 图片资料。 【过渡】分享完同学收集的金属样品及图片资 料,你有何感想?金属材料与人类关系密切,金 属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加上生 整理自己收集的金属 样品或图片资料。预习 新课。 学生解说收集金属制 品的材料、用途。 注意:设计展示部分生 锈的金属制品。 利用多媒体创设 良好学习气氛。 实物的展示,联系 生活导入新课,同 时培养学生的收 集、表达能力,也 2 锈等原因导致大量金属制品报废。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PPT 课件】思考题: 1.如何解释 “真金不怕火炼”? 2.地壳中含量较多金属元素是哪些? 3.分析为什么在自然界中有些金属可以以单质 形式存在,而有些则只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各 种矿物之中的原因? 【PPT 课件】展示图片:常见的矿石及主要成分。 提问: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我国金属资源的 情况,如“我国矿物种类比较齐全,储量丰富”。 阅读课本,欣赏图片, 回忆金属的用途。 思考,分析交流。 欣赏图片,知道常见的 金属矿石及其主要成 分。 了解我国矿物种类比 较齐全,储量丰富。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计具体题目,检 测学生预习情况, 同时新课讲授设 置好铺垫。 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 【过渡】人类每年要向大自然索取大量的金属 矿物资源,其中提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如 何从铁矿石冶炼出来的呢? 【PPT 课件】播放视频:介绍我国炼铁的历史。 提问:现在人们是如何把铁矿石炼制成铁的呢? 介绍:炼铁的原理。 板书:师生合作完成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 方程式。 观看视频,了解我国炼 铁的历史,知道我国钢 铁工业的迅速发展。 讨论:以赤铁矿为原料 炼铁可能使用的方案。 学生方案:利用还原剂 把氧化铁中的氧夺去。 利用素材,激发学 生的爱国热情。 关注与化学有关 的社会问题,同时 理解化学与社会 和技术的相互关 系。 【PPT 课件】多媒体模拟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 化铁的实验。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过渡】工业炼铁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其主要 原理与模拟实验相同,但规模、装置、条件等却 有很大差异。请大家观看工业高炉炼铁过程。 【PPT 课件】多媒体模拟:工业高炉炼铁过程。 归纳: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主要原理等。 观看书本插图及模拟 实验。 观察,描述现象,思考 原理,完成化学方程式 讨论:①实验前先通入 一氧化碳的原因;②尾 气处理办法; 观看:炼铁高炉及炉内 化学变化过程的示意 图。 整理:高炉炼铁的主要 原料,产品、设备及主 要原理等。 学校没有条件完 成该实验,利用多 媒体让学生可以 直观感受该实验。 讨论交流,形成共 识, 提高分析问题能 力。 利用多媒体让学 生比较理论和实 践存在的不同之 处。 【过渡】提问:铁矿石、生铁、钢等物质是纯净 物还是混合物? 在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 质。因此,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算问题。 【PPT 课件】例题分析:用 1000t 含氧化铁 80% 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6%的生铁多 少吨? 【PPT 课件】超链口答题,分解难点。 1.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 1000 吨,其中含氧化 铁 .吨。 2. 含杂质 4%的 1000 吨生铁,其中含有铁 学生思考,回答铁矿 石、生铁、钢等物质是 混合物。 先自学例题,分析讨论 分析已知和未知量的 关系及不纯物质如何 转化为纯物质等。 学生口答练习,并归纳 通过例题方式,把 化学原理、计算和 生产实际紧密地 结合在一起,有利 于学生主动参与 学习。 利用多媒体的超 链接功能,设置梯 3 吨。 3. 用 吨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中含 氧化铁 80 吨。 4. 用 吨含杂质 10%石灰石中含碳酸钙 80 吨。 指导学生阅读审题,尽量抓住有效信息,归纳解 题思路,强调解题格式。 【实物展示台】展示部分学生作业。邀请学生相 互纠错。 【PPT 课件】巩固练习:(部分) 1. 用 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可炼出 含杂质 4%的生铁多少吨? 2、要炼出含 2%杂质的生铁 1120 吨,需要含氧 化铁质量分数为 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 归纳:在小结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训练,加强对 不纯物转化为纯净物有关的计算的应用。 将不纯物质质量如何 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 的方法。 纯物质质量=不纯物 质总量×纯物质所占 质量分数 学生诊断解题过程中 的错误。 理解、掌握解题格式、 方法等。 学生练习,随时提问。 度,切换例题、错 题、联系题等。多 层次的训练,提高 学生解题能力。 指导方法,合作学 习。 规范解题格式,培 养良好的学习习 惯。 举一反三,融会贯 通。 【PPT 课件】课堂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了解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1. 本节课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或者还有什么问 题,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2. 用“我学会了……知识”,“我明白了…… 道理”,“我提升了……能力”等语言,谈 淡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 感受和收获。 根据课件,整理本节课 主要知识内容。 引导学生学会及 时小结,共享知 识,激励信心。, 布置作业: 1.书 P22 第 4、5 题。 2.预习:金属资源保护内容。 3.找一找自己家中的铁制品,观察有无生锈现象并思考如何防止这些铁制品生锈? 板书设计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一、金属资源概况:种类齐全,储量丰富。 二、铁的冶炼 1.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设备: 高炉 3.冶炼原理: Fe2O3+3CO 3CO2+2Fe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三、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1000t X 80%= 800t 设: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 x 。 高温 3CO+Fe2O3==== 2Fe + 3CO2 160 112 800t x 160 = 800t 112 x 4 x= 112X800t =560t 160 折合为含铁 96%的生铁的质量为:560t/96%=583t 答: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6%的生铁 583 吨。 注意:纯物质质量=不纯物质总量×纯物质所占质量分数 七、教学效果与反思 这是我在执教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科书第八单元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第 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化学课堂教学时所做的一次尝试。借助多媒体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 感知熟悉学习的对象,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自主评价,无疑使 学生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本课基本上能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实施,并收到了较 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它能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在 许多方面有很强的生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使两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发挥整体功 能,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