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七单元《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ID:714781

大小:19

页数:6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重点字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了解韩非子思想及其《说难》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1、 结合作者生平了解其创作意图。 2、 结合高考题解读韩非子,同时让学生感知真题。 教学难点 1、文言语法现象。 2、对故事中作者真实意图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的一些寓言故事,对韩非子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接着 来学习《郑人有且买履者》中的故事,请大家把课本翻到 115 页,将最后一则故事齐读一遍。 二、 整体感知 1、 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落实字词,并翻译文段大意。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 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 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 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重点字词: 伐:攻打。故:故意。 妻:qì,以女嫁人。 以:目的连词,“用来”。 因:于是。 戮:杀掉。 兄弟之国:有婚姻关系的亲密国 家。 以:认为。 亲:亲近。 备:防备。 取:攻取。 雨:yù,动词,下雨。 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云:说。 果:果然。 词类活用: 娱:使动用法,使……快乐。 智:意动用法,以……为智。 特殊句式: 问于群臣:状语后置,于群臣问。 胡,兄弟之国也。 (判断句)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被动句) 2.解读文章内容 (1)为什么关其思明明说对了却“为戮”? 解析:我们也许会认为关其思死得莫名其妙。国君向大臣征求意见,自己义不容辞地发 表意见,似乎并无过错,而且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其实,他不明白,他的 问题就在于太聪明、太敏锐了。郑武公已经把女儿嫁给了胡君,攻打胡国等于是将女儿送上 绝路,然后吞并女婿的封国,这无论如何在道义上都是令人不齿的,至少是无法在朝廷上公 开讨论的。关其思的智虑足以把握武公的内心所思所想,但是他不明白怎样正确的用好自己 的智虑,怎样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关其思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军事家,却不是政治家。他在认知判断事情方面显示出睿智, 但是在认知君主方面显得相当幼稚,这是他丢掉性命的根本原因。 明确: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2)为什么邻人之父也明明说对了却“见疑”? 解析:从邻居老人来说,好心没好报,归到交浅言深上,从此人情练达,沉默是金。这 则寓言的意思是劝说别人是何等的困难,因为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这是被韩非当做一个 事实接受的,所以他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那些能够有助于让别人听取自己意见的方法的。 交浅不可言深就是方法之一。 明确:交浅不可言深) (3) 针对这两则故事,韩非子最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总结: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 译文: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为什么韩非子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呢?我们先来了解这两则故事的出处《说难》。 《韩非子•说难》 说 shuì,游说的意思;难 nán,困难,说难,即游说的困难。选自战国时代法家学派 著作《韩非子》,是 《韩非子》55 篇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韩非的著作《韩非子》共有五 十五篇,《说难》是他后期的作品。 韩非子为什么会认为游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 三.知人论世 1、时代背景 韩非生活在战国末年,当时正是纵横家特别活跃的时期。《韩非子》无疑也受到当时社 会风气的影响,这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多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表现在说理的方式上。 战国中期以后,士人在向各国君主大夫等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取仕途时,说辞逐渐由以 前的说理议论为主转向以叙事为主,喜欢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君主进言,把自己要向君主阐述 的道理形象而委婉地表达出来。这可能是为了让游说的对象更容易接受,同时也可能跟战国 时期的社会戾气(戾气:暴戾之气,残忍,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较重有关。 《战国策》里就记述了不少故事说明游说之士可能面临的风险。像赵太后明令全体大臣: 谁要再进言劝谏让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以换取齐军前来解救秦国大军压境的危局,我老太 太就朝他睑上吐唾沫。这样放话算是极文明客气的。许多君主更喜欢直接放狠话:谁劝我, 我砍谁的头。这种情况下,选择讲故事的方式进言就迂回安全得多。毕竟寓言故事通常都有 多义性,讲故事的人可以根据听故事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故事的指向性。 韩非对于向君主进言的困难和巨大的风险有深入的研究,专门写了《难言》和《说难》。 他在收集整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寓言佚闻等叙事材料方面尤其下了工夫。在《韩非子》 一书中,这些内容丰富的叙事材料称为"说",包括三种类型:甲、未经整理的原始材料,主要 集中在《说林》上、下两篇;个别故事后有简单的点评,指明其中包含的道理。乙、经过初 步整理的材料.主要集中在《内储说》《外储说》("储说"就是积聚、存储各种传说故事)六篇。 韩非设计了"经""传”的形式,以“经"扼要论述思想观点,相对应的‘说”则以数则故事从 不同角度加以阐明。丙、将故事运用到说理过程,或由故事推论观点。比较集中的篇目如《喻 老》《十过》《唯一》《难二》《难三》《难四》等。经过大致统计,韩非讲了近四百则故事, 对每一则故事所承载的社会目的,他都悉心揣摩,力图从中提出可资君主借鉴的经验教训, 并同时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四、梳理探究 韩非子庄子寓言有何不同? 庄子寓言:任公子钓鱼、井底之蛙、望洋兴叹等 韩非子:卜妻为裤、郢书燕说、郑人买履、卫人嫁女等 寓言 取材 思想 语言 风格 庄子 神话、想象 无为 个性化、跳跃性强 奇诡 韩非子 现实、平常 法治 客观、朴实 冷峻 奇诡:奇特,诡异 ,奇怪难测。 冷峻:冷酷严峻。《韩非子》的主题是讲政治,讲统治术。韩非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君臣关系, 而君臣关系的主旋律是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因此,韩非讲述的故事,罕有温情脉脉的心灵 鸡汤,大部分故事的指向性都令人不由生出阴气森森、毛骨悚然的恐怖之感。不过,这并不 是韩非内心阴暗所导致的,而是专制政治的基调便是如此。 五、高考链接 1、2003 年的高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 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 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 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 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 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 800 字。6、不得抄袭。 请大家讨论,该题目对“智子疑邻”这一则寓言的理解,跟韩非子的本意有什么 不同? 明确: 作者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 确,效果也不见得好,即交浅不可言深,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 作文题从积极方面作解释: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 不能持偏见。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23—24 题。(5 分)(2011 年浙江卷)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 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 分) 孔子:_______ 韩非子: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 分) 明确: 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 以法治国 【解析】第一段文字选自《以德治国》里的篇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显然 孔子提倡的的以德、礼治国。第二段文字从最后一句“故不务德而务法”看,韩非子强调治 国必须“务法”,即“以法治国”。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正确解读。经典文化名著阅读,首先是读懂原文,也可结 合作者的生平作答。 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 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互相补充。 【解析】孔子主张以德治国,认为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 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罚在治理国家的作用。这也体现孔子思想的局限性。韩非 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十个中不能有一个,就认为治国“不务德而务法”,忽视了 圣人在治国中的表率模范作用,他的为政观也是有所偏颇。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的文化的批判继承。要评析孔子与韩非子两种为政观,先要陈述文 段中孔子与韩非子各自的的观点,然后指出他们观点的优劣。对于本题一是要注意对内容的 理解,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要有自己的认识。 六、结束语 盲人打着灯笼走路。他明明看不见,打灯笼有何用? 如果他是怕别人看不清路,这是儒家; 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 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就必须打灯笼,这是法家; 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顺其自然,这是道家。 希望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可以让大家对诸子百家有更深的理解与记忆。 七、作业 1、观看《百家讲坛、名家读韩非》并撰写不少于 200 字的观后感,谈谈自己对韩非子的 理解。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