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三册第七章三角函数(.3.4教研活动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数学必修(第三册) (基本初等函数Ⅱ) 角 坐标系 值(三角函数值)  三角函数 一.角的概念(4 课时) 【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能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 性. 1.角的扩充 初中时,我们只在三角形中出现了角,顶多加上平角、周角,显然此时的角只是一个很小 的范围,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用到很多不在这一范围中的角,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角 的概念加以扩充。这个扩充需要改变角的定义. (1)角的定义: 初中(扩充前):从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图形. 其中: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个边,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高中(扩充后):一条射线从一个位置绕着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为之所构成的图形. 其中:起始位置称为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称为角的终边.端点仍然叫做角的 顶点两种定义的差异在什么地方? (2)角的正、负: 我们规定: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为正角,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为负角,一条射线 没有旋转而成的角为零角. (3)角的分类: 为了讨论角的方便,我们把角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即把角的顶点放在坐标原点,角的始边 放在 x 轴正方向上,由角的终边位置对角进行分类:象限角、轴上角. (4)角的表示(终边相同的角): 由于把角放入了直角坐标系内,所有角的始边都相同,不同的角只有通过角的终边加以判 定。两个角相等则它们角的终边必然相同;反之,两个角的终边相同,这两个角是否相等?回 答是否定的。但终边相同的角之间相差360 的整数倍,因此与角 中边相同的角构成的集合可 2 表示为:{ | 360 , }k k Z      。问: 是锐角吗? 例题选讲: 例 1.把下列角的范围表示出来: (1)小于90 的角;(2)钝角;(3)第三象限角;(4) x 轴上的角. 例 2.若角 是第二象限角,则满足下列条件的角的集合是: (1)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 x 轴对称的角: (2)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 y 轴对称的角: (3)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的角: (4)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 y x 对称的角: *(5)终边与角 的终边关于 3y x 对称的角: 例 3.若角 是第三象限角,则(1) 2 ;(2) 2  ;(3) 3  是第几象限角. 例 4.若角 是第三象限角,则180  、180  是第几象限角. 2.弧度制 (1)弧度制引入的原因 应该说,角的概念的扩充,完全可以研究函数了,但在研究函数的过程中,角度制有其不 方便的地方:角度中,度、分、秒之间是60 进制,而度本身又是10进制,即进制不统一;今 后画函数图象时,角度制十分不方便. (2)弧度制的引入: 弧度制是一种新的度量角的制度,它必然与弧有关,而弧是在圆中出现的,初中在讲解圆 时,规定弧的度数与其所对圆心角的度数相同,可见角是与弧有关系的.要规定一种新的度量 制度,首先要规定单位量,对弧度制来说,首先要规定1弧度. 1弧度的角:圆中弧长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 由此得到1弧度的角,其余的角都可以用其来进行测量。 同时也可得到角的弧度制定义: l r   (弧度)( rad ). (3)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化 3 弧度制与角度制都是角的度量单位,也就是说,同一个角有弧度数也有角度数(两个数量 值都不同吗?),这就存在一个两种制度之间的互化问题. 由定义:360 2 (弧度);180  (弧度);1 180  (弧度) 0.01745 (弧度), 同时: 2 (弧度) 360  ; (弧度) 180  ;1(弧度) 180 57.3 57 18           . 常见的角的弧度数与角度数的互化: 度 0 15 30 45 60 75 90 180 270 360 弧度 0 12  6  4  3  5 12  2   2 3 2 注:角的弧度数后面的单位(弧度)可以省略.角度制与弧度制不能混有! 例题选讲: 例 1.用角度值解决的各题都可用弧度制再做一遍. 例 2.扇形的面积公式: 1 2S l r  . 例 3.已知:扇形的周长为c ,求:当扇形的圆心角为多大时,扇形的面积最大. 2 max 16 cS  二.三角函数值(4 课时) 【课标要求】借助单位圆理解三角函数值(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几 何意义——三角函数线. 1.三角函数值的定义 定义三角函数值需要借助坐标系这个媒介,但又不能否定原来锐角三角函数值,应该又是 一次“扩充”。“扩充”时,我们还是从锐角开始: 设:角 终边上任意一点 ( , )P x y , | |r OP 则定义:sin y r   (正弦);cos x r   (余弦); tan y x   (正切). o x y ( , )P x y x y  4 各个象限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正负: sin cos tan 由定义可知:角的集合与三角函数值的集合可以建立一种多对一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 系就是映射、就是函数. 常用角的三角函数值:  0 6  4  3  2   3 2  2 2 3  3 4  sin cos tan 2.三角函数值的几何表示——三角函数线 我们在单位圆中研究三角函数值. 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 ( , )P x y 点,过 P 作 PM x 轴于 M , 且 | | 1r OP  ,  1,T y 此时:sin y yr    ;cos x xr    , tan 1 y y    , 由于坐标带有符号(正负),因此不能只用线段的长度来 表示三角函数值,还要考虑符号,我们用线段的方向来表示正负, 这种线段与我们前面所学的向量有关. 在单位圆中我们可以用向量来表示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因此我们称向量 MP  、OM  、 AT  为角 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注意:三角函数线是单位圆中出现的向量. 例题选讲: o x y    o x y    o x y     o x y P M A T  5 例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角所在的象限: (1)sin cos 0   ;(2) tan sin 0   ;(3) cos 0cot    ;(4) tan 0sin    . 例 2.已知:角 的终边经过点 ( 3,4)P  ,求:角 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 例 3.已知: 为锐角,求: sin|log 2|(sin )  的值. 例 4.已知: 为锐角,求证:sin tan    . 三.三角函数值的运算(6 课时) 【课标要求】理解同角三角函数(值)的基本关系式: 2 2sin cos 1   , sin tancos    ,借助 单位圆的对称性,利用定义推导出诱导公式( 2   ,  的正弦、余弦、正切). 1.同角三角函数值的基本关系 对于同一个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之间具有的关系也可根据三角函数值的定义有, 2 2sin cos 1   , sintan cos   . 例题选讲: 例1.已知: 3sin 5   , 是第二象限角,求: sin cos 1 cot 1 tan      的值. 例2.已知: 1sin cos 5x x  (0 x   ),求: tan x 的值. 例 3.已知: tan 2  , 求:(1)3sin 4cos  ;(2) 3sin 5cos 3sin cos       ;(3) 2 24sin 3sin cos 5cos     . 例 4.求证:(1) 2(cos sin ) cos sin 1 sin cos 1 sin 1 cos               ; (2)1 sec tan 1 sin 1 sec tan cos           . 2.不同角三角函数值的基本关系 特殊的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诱导公式 我们还在单位圆中,考察利用三角函数线还能解决哪些问题?我们知道,第一、二象限角 的正弦值符号为正,数值能否相等,通过三角函数线来研究这个问题. 与 终边相同的角:sin(2 ) sink    ,cos(2 ) cosk    , tan(2 ) tank    ; 6 与 终边关于 y 轴对称的角:sin( ) sin    ,cos( ) cos     ,tan( ) tan     ; 与 终边关于原点对称的角:sin( ) sin     ,cos( ) cos     ,tan( ) tan    ; 与 终边关于 x 轴对称的角:sin( ) sin    ,cos( ) cos   , tan( ) tan    ; 由此我们得到第一类( x 轴上加、减 )诱导公式: 我们可利用互余的两个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及第一类诱导公式,得到第二类( y 轴上 加、减 )诱导公式: 例题选讲: 例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 19 7 25 11cos sin( ) sin cos( )6 6 6 6         ; (2) 7 5 3cos tan sin6 3 4 5sin tan cos44 6          ; (3)  9 7 5cos tan sin tan4 6 4                  。 例 2.求下列各式的值: (1) tan10 tan 20 tan30 tan 40 tan50 tan 60 tan 70 tan80              ; (2)cos1 cos2 cos3 cos88 cos89 cos90           ; (3) 2 2 2 2 tan1 tan 2 tan3 tan88 tan89 sin 1 sin 2 sin 88 sin 89                     . sin( ) cos2     sin( ) cos2     3sin( ) cos2      3sin( ) cos2      cos( ) sin2     cos( ) sin2      3cos( ) sin2      3cos( ) sin2      tan( ) cot2     tan( ) cot2      3tan( ) cot2      3tan( ) cot2     7 四.三角函数(8 课时) 【课标要求】借助单位圆,能画出三角函数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 最大(小)值;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 0,2 上,正切函数在 ,2 2      上的性质; 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 siny A x   的实际意义;能借助图象理解参数 , , A 的意义, 了解参数的变化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根据三角函数值的定义、三角函数线、三角函数值的运算可以顺利研究三角函数,由函数 的性质可以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siny x tany x 定义域 R R { | , }2x x k k Z   值 域 [ 1,1] [ 1,1] R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 , ]2 2   增; 3[ , ]2 2   减 [0, ] 减;[ ,2 ]  增 ( , )2 2   增 周期性 2T  2T  T  图象 一般地,对于函数 ( )f x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的常数T ,使得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 x ,都 满足 ( ) ( )f x f x T  那么函数 ( )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的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注意:1.定义中的等式是对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成立的,因此,周期函数的定义域是 无界的; x y o  21 x y o 21 o 8 2.若非零的常数T 是函数的周期,则T 的非零整数倍都是这个函数的周期. 如果周期函数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的正数叫做这个函数的最 小正周期. 由周期函数的定义及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知: siny x 的周期是 2k (k Z 且 0k  ),最 小正周期是 2 . 一般地,形如 sin( )y A x   称为正弦型函数。 利用具体函数考虑正弦型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例.求函数 2sin(2 )3y x   的性质,并画出一个周期内函数的图象。 定义域: R ;值域:[ 2,2] ;单调区间: 5[ , ]12 12k k    增, 5 11[ , ]12 12k k    减 奇偶性:非奇非偶函数;最小正周期:T  五点法作图: x 6  5 12  2 3  11 12  7 6  2 3x  0 2   3 2  2 y 0 2 0 2 0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图象变换: 三种变换: (1) 平移变换: ( )( ) ( ) y f x ay f x y f x a       . (2) 对称变换:①整体对称: ( ) ( ) ( ) ( ) y f x y f x y f x y f x            ;②局部对称: (| |)( ) | ( ) | y f xy f x y f x     . x y o 21  siny x 9 (3) 伸缩变换: ( )( ) ( ) y f axy f x y af x     . * sin 2 sin sin(2 )3sin( )3 y x y x y x y x             , ( )( ) (1 )(1 ) y f xy f x y f xy f x          . 例题选讲 例 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1) 2sin 1y x  ;(2) 2siny x  ;(3) 2sin 1 sin 2 xy x   . 例 2.求函数 2cos sin 1y x x   ( [0, ]x  )的值域. 例 3.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2sin cos 1 sin 1 x xy x    ;(非) (2) cos( ) sin( )2y x x     ;(偶) (3) sin sin 1 1 x x ey e   .(奇) 例 4.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1) sin(2 )3y x   ;( 5[ , ]12 12k k    , k Z ) (2) cos( 2 )3y x  ;([ , ]3 6k k    , k Z ) (3) 1lg(sin )2y x  .((2 ,2 ]6 2k k    , k Z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