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金属材料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认识金属材料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和对实物的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金属制品的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并
形成以下知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3,通过实验比较黄铜和铜等,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变金属的性质,以及合金具有更广
泛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培养学生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2.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选择材料时要考虑的因素,对学生进行辨证看问题的教育。
教学
重点
1.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的关系。
教学
难点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教学
准备 相关的视频资料与图片,相关的实验器材药品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
计
课题 1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课前回忆:(ppt)
新课引入: (ppt)
讲授新课: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共性
A、大多数金属常温下呈固体;
B、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
C、大多数金属有金属光泽;
D、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E、大多数金属的密度较大;
2
F、大多数金属的熔点和沸点较高;
G、大多数金属的硬度和强度较高;
H、大多数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
(引导学生观察图 8-3 让学生认识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共性)
②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性
A、常温下,汞(或水银)呈液态;
B、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C、不同金属在导电导热性、密度、熔点和沸点、硬度和强度、延展性等上差别也较大。
(引导学生观察表 8-1 让学生认识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性)
讨论:见 ppt
(引导学生认识金属之最)
金属与非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见 ppt
2、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因素
*决定物质的用途的主要因素是:
物质的性质。
*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其它因素有:
资源是否丰富;使用是否便利;是否美观;价格的高低;对环境是否造成影响;废料是否易于
回收。
课堂测试:(ppt)
课后作业:
1.复习预习.2.完全练习册相应内容。
扳书
设计
课题 1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共性
②金属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性
2、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因素
教学
反思
课题 1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
课前回忆:(ppt)
新课引入: (ppt)
讲授新课:
3
二、合金
1、合金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叫合金。
2、合金的性能
总体而言:合金比组份金属具有更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
具体而言:
①合金比组份金属的硬度和强度更高;②合金比组份金属的熔沸点更低;③合金比组份金属的
韧性更好; ④合金比组份金属的抗腐蚀性能更好; ⑤合金比组份金属更耐拉伸,耐弯曲,耐
压打;⑥合金比组份金属的颜色更为鲜艳; 等等。
【实验 8-1】:见 ppt
讨论: 见 ppt
3,合金的用途
由于合金比组份金属具有更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所以合金比金属的用途广泛
得多。具体表现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材料大都是合金。
4,合金的种类
尽管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 90 多种,但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5,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见 P6 上的表 8-2 即可)
6,铁合金:见 ppt
7,钛和钛合金:见 ppt
8,形状记忆合金:见 ppt
知识检测: (见 ppt)
课后作业:
书面:完成教材 P98 上的习题。
课外:完成练习册相应内容。
板书
设计
课题 1 金属材料(第二课时)
二、合金
1、合金的概念
2、合金的性能
3,合金的用途
4,合金的种类
6,铁合金
7,钛和钛合金
8,形状记忆合金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