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二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和防止金属生锈的简单方法。
2、了解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
3、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从探究与讨论中,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资料,自我思考,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上升到理论的方法。
2、通过与大家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的与同学进行合
作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学习
化学的志向,使学生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2、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
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
化学物质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金属,也见过许多金属腐蚀的现象,但却未探
究过属腐蚀的条件以及如何防护金属。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和好奇心
三 教材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以及金属资源的保护等,既有知
识、技能方面的内容,又有环境意识和资源意识等情感领域的内容。关
于金属资源的保护,教材中首先以图示的方法给出了一些矿物可供开采
的年限,形象地说明了金属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以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
要性。教材中简要地介绍了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合理开采矿物等保护
金属资源的措施。
2、本节的作用和地位:一方面使得学生懂得金属资源的短缺和金属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
交流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本节重点:第二部分“金属资源的保护”,重点是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
的“活动与探究”内容。该活动与探究内容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并实施、
讨论、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应用等多个步骤,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
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
导入课题
出示铁锁、铜壶、菜刀、铁丝、水龙头,分析还能否使用。
实物导入,容易接受。
学生展示
由各小组的同学将一周前做的铁钉生锈的对比实验用品展示给大家看,交
流说明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和解释等。
学生展示,利于培养动手、动
口、交流合作能力。
讨论交流
畅所欲言所观察的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对发生的现象的解释。相互
评价各小组的实验效果、结论和解释是否合理。
自主评价
推选一组进行自主评价,从不同侧面谈谈本次探究实验的成败,推广到工
业、农业和各种生产生活中如何防止铁生锈。尝试介绍几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自主评价,增强信心,认识自
我。
教师引导
分析铁锁、菜刀、铁丝、水龙头锈蚀的原因,讨论防止它们生锈的方法,
推广到学生身边的金属用品如文具盒、自行车、铁桶等经久耐用的技巧。
回顾开头,衔接紧凑。
动画展示
(1)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坐标分析图;(2)金属回收公司情况介绍;(3)
废旧电池的污染;(4)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
通过课件,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充分利用各种
资源获取信息。
与生活息息相关,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讨论交流
结合身边的事例,分析讨论如何保护金属资源,如回收废金属,用各种方
法防腐蚀,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并通过课件补充
一些保护金属资源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树立珍惜
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
学物质的观念。
小结评价
由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课外探究
参考以下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查询有关资料,完成一篇化学
小论文或一份化学小报(题目要有个性)。
(1)金属的应用与保护;
(2)你身边的金属制品;
(3)铜壶为什么也生锈?
(4)废旧干电池还有可利用的价值吗?
(5)其他。
五、教学评价: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但应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
习的对象,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身份来研究铁
为什么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等,从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
在教学中,我们 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的能力,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和
收集样品的信息,能较好地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在整个教学过
程中体现了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充
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自主实验、自主探究、自主评价,无疑使自信心更强,学习兴趣更浓。
【板书设计】
合
金
镀
层
节
约
使
用
回
收
储
备
空
气
水
条件
金属防腐蚀的方法很
多,主要有改善金属的本
质,把被保护金属与腐蚀
介质隔开,或对金属进行
表面处理,改善腐蚀环境
以及电化学保护等。
寻找金属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