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师版生物学七年级下
1
课题: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三节 激素调节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视频、图片观察及分析,说出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主要功能、
分泌部位,了解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
(2)对照图示,识别人体内分泌腺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种类。
(3)通过引导学生说出内、外分泌腺的区别,说出激素的概念。
2 能力目标:
(1)通过“请你当医生”游戏环节,尝试识别几种常见激素分泌异常所引发的疾病及治疗或预
防方法。
(2)通过课前预习并收集激素调节的资料,培养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释一
些生理现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激素异常可导致各种疾病的现象,认同健康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2)通过分析生活现象糖尿病的病症、治疗及防治方法,进一步养成好的生活规律及习惯。
(3)认同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产生部位、功能
2:难点
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激素调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方法与教具
Ⅰ引言:(情景设置)
观看视频资源《内分泌腺的种类》,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并使他们了解而这些就
涉及到人体的另一自我调节:激素调节。
这节课就来一起学习《激素调节》。
Ⅱ 探索新知识(35 分钟)
本节聚焦: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
统与激素。
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
1、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1)展示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结构示意图,学生尝试判断,并引导说明理由。
小结: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导管。
腺体类别 导管 分泌物输送方式
方法:谈话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
片及资料展示)
北大师版生物学七年级下
2
内分泌腺 无 直接进入腺体
内的毛细血管
外分泌腺 有 通过导管排出
(2)学生举例说明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唾液腺、胃腺、胰腺、肝脏、汗腺等
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性腺、肾上腺、胰岛(胰腺的内分泌部)
(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应急反应)
2、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1)介绍胰腺资料:外分泌部及内分泌部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通过胰管排入十二指肠内,参与食物的消化。
内分泌部:胰岛,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
(2)学生分析资料,进一步得出胰腺既是外分泌腺又是内分泌腺。
3、激素的概念:内分泌腺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
4、内分泌系统: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系统,其靠分泌激素进入血液起调节作用,
即激素调节。
5、激素调节的意义: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其微少,但所产生的调节作用是非
常显著的,特别是在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发育等基本生命活动方面。
二、激素调节
(一)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1、活动:请你当医生
(1)课件展示“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图片,教师解
说症状进行引导性的咨询。
(2)学生当医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患者患何种病,并尝试说明患病原因。
第一幅图:侏儒症——身体生长迟缓,身体矮小(常低于 1 米);原因:幼
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第二幅图:巨人症——身体过度生长,身高可达 2.6 米;原因: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患者肢体运动不灵活,但生活中护理好的话,仍可
正常运动)
第三幅图:肢端肥大症——身体的端部(手指、下巴等)肥大(短骨生长);
原因: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2、小结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
学生尝试说出生长激素具有调节人体生长的作用。
3、分析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
(1)展示孙明明的图片,资料介绍孙明明曾是巨人症患者,原因是他患脑下垂
体瘤,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不断地生长,身高已超过 2.3 米。但通过手
术将脑下垂体瘤切除之后,他的身高就停止生长了。
(2)学生分析资料,尝试说出控制生长激素分泌的幕后者是脑下垂体。
(3)教师给予学生肯定,补充讲解生长激素是由脑下垂体分泌的,简单介绍垂
体的位置及结构示意图。
(二)性激素的调节作用
1、情景设置:展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有注意到步入初中后,身上开始发生许多微妙而又显著地变化
吗……你们即将或已经迈入“青春期”了,面对青春期,你们知道这些变化跟什
么(激素)有关呢?(性激素)
2、性激素的分泌部位:展示人体性腺图
提示“男女有别”:男性的性腺为睾丸,女性的为卵巢。
3、性激素的调节作用:
引导学生尝试说出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激发并维持第二
性征。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了解第二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表现为长胡须、喉结突出、
声调低沉等,女性的则表现为骨盆宽大、胸腺发达、声调较高等。
方法:1 学生角色扮演
2 小组合作法
3 谈话法
4 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北大师版生物学七年级下
3
(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1、自主探究--甲状腺激素(问题展示)
2、活动:请你当医生
(1)课件展示“呆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图片,教师逐一解
说患者的症状,扮演咨询者。
(2)学生当医生,认真倾听咨询者的描述,根据咨询者提供的信息给予诊断患
者患何病,并尝试说明患病原因。
第一幅:呆小症——身体发育缓慢,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
原因: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成年后,甲状腺激素若分泌不足,则会导致代谢缓慢,体温偏低、体态臃肿,
表情呆滞,智力下降等)
第二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代谢亢进(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过快,
食量大增而身体消瘦),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高(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
呼吸频率过高)等;原因:成年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第三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原因:有些地区饮食中缺少碘,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不足,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
2、小结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1)学生根据扮演医生角色,尝试说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2)教师展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部位:(展示甲状腺的位置图)
学生尝试说出“站在幕后的控制者”是甲状腺,简单了解甲状腺的位置。
4、判断:侏儒症或者呆小症
(1)学生分析并区别呆小症与侏儒症,了解侏儒症除身材矮小外,智力、生育
能力等皆正常。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要关爱弱势群体,认同健康对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意
义和重要性。
(四)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1、活动:请你当医生
课件展示“”“糖尿病”患者的图片,表现出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乏
力等症状。
2、胰岛的位置及显微结构图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作用:分泌胰岛素。
2、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1)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胰岛素可用来治疗糖尿病,推出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
浓度。
(2)介绍糖尿病的症状、治疗及预防方法(结合小医生活动)
A、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但身体瘦弱);血液中的葡萄糖(血
糖)浓度高,导致尿液中有葡萄糖(尿糖)。
B、治疗方法:注射胰岛素;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
C、预防方法:生活规律(不暴饮暴食,少熬夜;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巩固及应用新知识
1、课堂小结:激素调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及胰岛素);外分泌
腺及内分泌腺的区别
2、思考与练习
Ⅳ布置作业
练习册《南方新课堂》
方法:1 谈话法
4 比较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
片)
北大师版生物学七年级下
4
板书设计:
第三节、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
1、 生长激素——生长
2、 甲状腺激素——生长发育、新城代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 性激素
4、 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教学反思:
1 、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情景
在教学中恰当使用近来新闻报道的实例,创设真实情景,吸引学生的关注;借助现代教
育技术,展示激素异常导致的疾病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
生自主学习内、外分泌腺内容时,能结合文字描述对图片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简化此难点
知识的掌握;在探索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时,能结合生活实
际举例,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参与作用。
2、兼容课堂学习的优势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但不能因过度引导而忽略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本节课很
好地处理了师生的关系,及时发现思维的火花,及时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活动,及时纠正偏
差,及时把正确的观点散播在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心中,这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优势所在。
3、体验活动学习的快乐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中加入切合生活的小活动“请你当医生”,学生以主人翁
的姿态在课堂中探索激素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设计此课教学时,把关于
激素的大量知识内容融于活动中,通过医生于咨询者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设计此活动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可以反
复尝试、出错、纠错,强调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快乐的感
觉是更好地投入学习的情感基础,在活动课堂上,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会获得较高的学习效
率和较好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时所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年级下册 生物学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