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安徽省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训练

ID:711322

大小:95

页数:7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安徽省 2021 届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 A.苏联攻克柏林 B.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C.苏联对日宣战 D.日本签署投降书 2.下列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诺曼底登陆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B.雅尔塔会议尊重了中国的利益 C.《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联合国的成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 )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柏林战役 D.诺曼底登陆 4.1945 年,某国际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 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5.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分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战役的是 A.索姆河战役、柏林战役 B.凡尔登战役、莫斯科保卫战 C.马恩河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6.1942 年,26 个国家代表郑重地签署文件,保证各签字国使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 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该文件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宅地法》 7.1941 年 6 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去 25 年来,没有谁比我更彻底地反对共产主义…… 进攻苏,只不过是企图进攻不列颠的前奏。因此,苏联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也是美国的危 难。”这反映出( ) A.丘吉尔不再反对共产主义 B.苏联存亡关系到英美的命运 C.英苏已经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D.苏联欲拉拢英美抵御德国 8.在下列战争或战役中美国直接参战的有 ①萨拉托加大捷 ②凡尔登战役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 ④诺曼底登陆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9.照片锁定了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珍费的影像资料。若要研究第二 次世界大战,可以选择下列哪些照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历史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的。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A.哥伦布横渡大西洋——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B.巴黎和会转让山东权益——五四运动爆发 C.雅尔塔会议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转折 D.《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两极格局形成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①对战争蓄谋已久,准备比较充分 ②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③法西斯采取“闪电战”的战术 ④英法等国的综合国力不如德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丘吉尔描述他参加雅尔塔会议时的心情:“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 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预示这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 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一超多强 C.两极格局 D.多极化格局 13.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 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河。”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 次行动”最直接的结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 B.法国光复 C.意大利投降 D.攻克柏林 1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A.苏军解放了全部被占领土地 B.德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C.德军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D.德军陷入两面夹击之中 15.历史表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 的挑战。下列事件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三国协约的形成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东西两面受敌,顾此失彼困境的事件是 ( ) A.《开罗宣言》的发表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第二战场的开辟 17.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协调了对德的军事行动,会后苏军发动的对德攻势是 A.斯大林格勒会战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 18.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百团大战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 ③诺曼底登陆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二、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 3000 万人的死伤,经济损失 3400 多亿美元。 材料二 “二战”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 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列举出二战中,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标志着二战扩大的事件? (3)请写出一战的导火线和一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名称? (4)一战和二战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5)请你谈谈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启示? 20.20 世纪以来的亚太地区,大国角逐,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2 年 2 月 6 日,与会的英、美、法、日等国共同签署的公约声称:尊重中国的 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材料二: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 种。” 材料三:二战后,随着美、苏主导下的“冷战”不断加剧,美、苏在亚太和远东地区的争 夺也愈发激烈。新中国的成立使亚洲形势发生了剧变。美国重新审视日本在亚洲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改变了对日政策…… (1)中国、美国、日本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大国。写出 19 世纪中后期,美国、日本为解决国家 分裂或民族危机问题奋发图强的重大事件。 (2)材料一中的“公约”指什么?这个“公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列宁这句话在哪些事件上得到应验?试举一例。 (4)材料三中,“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由遏制变为扶植请写 出一例具体史实。 (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进入新世纪,亚太地区逐渐走向联合。中美日三国都参加了哪 一区域性国际组织? 21.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要粉碎英 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材料二中“1919 年和约”是什么文件?德国最终是用什么手段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 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和一战后对立的表现各一例。 材料四: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 世纪 30 年代则是萧条、危 机和战争的 10 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德国和日本 1938 年以后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 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5)材料二中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写出一例这一 组织成员国协同作战的战役一例。 参考答案 1.D2.D3.D4.D5.D6.B7.B8.B9.D10.B11.A12.C13.B14.B15.B16.D17.D18.D 19.(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事件:德国突袭苏联;珍珠港事件。 (3)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社会主义国家名称:苏联。 (4)性质: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5)启示: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应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等。 20.(1)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2)《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 面。 (3)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等。 (4)杜鲁门主义出台;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5)亚太经合组织。(APEC) 21.(1)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2)《凡尔赛条约》;发动二战。 (3)一战前:普法战争;一战后:法国利用《凡尔赛条约》制裁德国。 (4)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