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新教材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课练:第三单元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新教材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 修 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课练:第三单元第 8 课中国古代的法 治与教化 一、单选题 1.魏晋时期律令最重要的变化是其儒家化,原因不包括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相关工作 C.儒家思想主导了对律令的解释 D.儒家思想的地位与律令相同 2.乡约制度是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重要方式,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乡约制度自古有之 B.乡约制度具有法律效力 C.乡约制度有利于敦促教化改良世风 D.乡约制度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3.汉代法律规定“亲亲得相首暨”原则,即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除 死罪听上请减免外,不负刑事责任。汉代还多次减轻刑罚,基本上废除劓刑、刖刑,使得犯 罪者除了死刑外基本可以自全其身,尊重和保障了犯罪者的人身人格,这些做法体现了汉代 A.统治者法律意识的淡薄 B.儒道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C.法家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D.法律儒家化的时代特征 4.公元前 539 年,郑国子产主政期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遂于公元前 536 年下令铸刑书, 即把刑法铸在铁 器上,公布于众,使上下人等共同遵守。子产的这一改革措施说明 A.法家思想开始产生 B.宗法制瓦解 C.旧体制的崩溃 D.郑国欲称霸 5.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统治者治国遵循法律至上的理念 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伦理纲常为立法基本原则 D.统治者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 6.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 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 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 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 7.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把法律条文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 450 年,古 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刻写在 12 块铜牌之上。上述做法( ) A.扩大了法律适用范围 B.强化了个人自然权利的保护 C.保护了旧贵族的特权 D.体现了文明发展的时代诉求 8.《御制大明律》专设《禁止搬做杂剧律令》条目,规定:“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 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容令妆扮者与同罪。” 这说明 A.乐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B.明朝初年杂剧题材的偏狭 C.政府实行严格的文化控制 D.法律已覆盖社会各个层面 9.唐代史书多称武则天为“皇”;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则仅称其为“后”,导致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史料搜集程度不同 B.正统观念标准不同 C.女性社会地位不同 D.社会主流思想不同 10.董仲舒说“且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 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该言论体现出的思想包括 ①仁政 ②礼法并用 ③天人感应 ④无为而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1.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 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 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 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通过立法缓和民族间矛盾 12.商鞅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据此可知,商鞅变法 A.增加了秦国的赋税收人 B.改变了秦国传统的社会风俗 C.推动秦国人口大量增长 D.刺激了秦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13.《秦律十八种·杂抄》中规定:不得同时从一户抽调两个劳动力去服役。《秦律十八种·司 空律》中规定:因欠债而以劳动抵消债务的轻罪囚徒,应根据农时暂时释放,给予他们播种 和管理庄稼幼苗的时间 20 天。《秦律》中的这些规定反映出 A.秦法严苛之说并不属实 B.连年征战导致劳力匮乏 C.小农生产得到法令保障 D.帝国统一助推律法革新 14.汉代,从刘邦之子汉惠帝刘盈开始,谥号复谥为主,且第一个字都用“孝”字。如汉惠 帝谥号孝惠皇帝、汉武帝谥号孝武皇帝等。这可以用来说明( ) A.独尊儒术已经成为定势 B.儒学逐渐实现了世俗化 C.汉代道德政治渐趋形成 D.君权受到宗法关系制约 15.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是地方乡大夫送迎、宴请地方贤良与尊者的一种礼仪。对于受 邀的乡饮宾客,朝廷会大肆表彰其德行义举,历届乡饮宾客的姓名还会被载入地方史志。对 此理解正确的是 A.乡饮酒礼有助于强化中央集权 B.礼乐制度具有教化功能 C.民俗影响政府的管理职能 D.宗法制度日益强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董仲舒在孔子“宽猛相济”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大德小 刑”,德主刑辅。不准民间私自授律学和私家收徒讲授法律,禁止百姓抄写或刻印法典。因 此,民间法律教育是一片空白,百姓不知法律条文,更谈不上知法用法。东汉以来马融、郑 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北魏律规定,祖父母或父母年迈,家中又无成 年子孙或期亲近属进行赡养,该罪犯可以依法暂时不执行所判徙、流、死刑,责成其回家尽 孝,待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来的刑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法律意识,并说明其原因.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浦江《郑氏家规》(部分) 第 12 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 第 86 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 第 128 条 子孙不得与人炫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 ——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 材料二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 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 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 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 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积 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两汉律极为繁杂魏时已加改革,但还不够简括。司马昭集羊祜、杜预等名儒重 臣 14 人删改魏律,去其苛秽,存其清约订定新律 20 篇,620 条,27600 余字。律与令合 2926 条又从令中划分出条例章程,称为故事,各归本官府执掌。268 年,新律修成,晋武帝令抄 录死罪条目,在亭、传(旅舍)悬挂,使人民之所趋避。从汉律令和说解 773 万字省约到 12 万字在法律编纂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人民生活上,多少减轻些动辄得罪轻重无准的 威胁。久经丧乱的广大劳动群众这才有可能来恢复社会经济,补救战争的创伤。晋书·食货 志》说,太康年间,“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成安其业而乐其事”+自东汉末大乱以来, 这算是一个难得的光明时期。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律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晋律法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2.C3.D4.C5.D6.C7.D8.C9.B10.C11.C12.B13.C14.C15.B 16.意识:①“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或“大德小刑”);②政府垄断法律教育(或禁 止民间私自授法传法),法律教育淡薄;③法律与儒学、儒家伦理相结合(或法律意识受儒 家思想影响)(或以礼入法); 原因:①先秦儒学的影响(或受荀子思想影响);②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或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解释;④统治者对法律 的控制(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 17.(1)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 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 (2)社会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 18.(1)特点:根据前朝法律修订,废除前朝的严刑酷法;律令适用范围明确;注重法律宣 传;法律条文及解说删繁就简。 (2)影响:维护了西晋的政治统治,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 了社会秩序;对国人起到了警示作用,对于防范国人犯罪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战后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对后代律法的编第产生了积极影响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