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劳动光荣”( 第二单元)知识拓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劳动光荣”( 第二单元)知识拓展

ID:705896

大小:28.7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6-0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劳动光荣”( 第二单元)知识拓展 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 的美德。就像 2019 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作文试题所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 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靠各行各业人们的辛勤劳动。”可见,劳动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着重要意 义。而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了一个单元——第二单元。 在这一单元的六篇作品中,三篇人物通讯报道了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一篇新闻评论倡 导践行工匠精神,两首古诗歌咏劳动的美与欢乐——它们从不同角度彰显了劳动的伟大意 义,体现了劳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通过课本相关篇目来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 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写作的角度来进行相关的课外拓 展。 01 人物通讯——为劳动者点赞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劳动者,他 们虽岗位不同,但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辛勤劳动与创造为社会做出巨大贡 献,令我们感佩和景仰。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三篇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分别 讲述了科学家袁隆平、售货员张秉贵和植物学家钟扬的故事。在该单元的学习任务中,对 这三篇人物通讯的要求是梳理其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下面,我们就以《喜 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来看看文章作者是如何报 道袁隆平这位时代楷模的。 课本点击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这篇人物通讯,采用了 正副标题的形式。正标题为虚,引用了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中“喜看稻菽千重浪,遍 地英雄下夕烟”的诗句;副标题为实,交代了这篇人物通讯的主人公及其所获奖项。这一 标题不仅表达了袁隆平在农业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而且还隐含着对未来农业更广阔 前景的展望,以及作者对袁隆平突出贡献的赞叹。 文章由四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第一部分“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主要写袁隆平发现、护理、研究“天然杂交稻株”的过程,表现了袁隆平对科研工作的严 谨、一丝不苟和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第二部分“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主要写袁 隆平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表现了他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的品质; 第三部分“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主要写袁隆平以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回应贬斥 杂交水稻是“三无稻”的文章,表現了他作为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捍卫真理的科学精 神,同时也表现了其平和的个性;第四部分“饥饿的威胁在退却”从袁隆平参加电视台活 动时提及的梦写起,引出他对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表现了袁隆平不断进取、心怀天 下的精神。 片段赏析 片段一 2001 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 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片几百亩大的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 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 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 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形象”…… 赏析“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如果只看这些动作描写, 很难一下子就把它和科学家联系在一起。这娴熟的动作似乎更像是在描写一位普普通通的 农民。看,“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稻田,不正是对一位珍爱庄稼的老农的生动刻画吗? 连作者都不禁产生错觉。这些神态、动作描写勾勒出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而正是这 平凡的形象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不平凡的精神品质——对待 科研工作一丝不苟,深入实践。 片段二 那是 1961 年 7 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 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 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 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赏析“粉笔灰尘”“讲义夹”显示了袁隆平的教员身份,然而他更是一位要“拼尽毕生 精力用农业战胜饥饿”的农业科学家,“匆匆来到”试验田,“一行行地观察”,彰显了他强 烈的使命感、责任心,以及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当年袁隆平发现那“形态特异、鹤立鸡 群的水稻植株”时,作者本不在现场,但此处对袁隆平神态、动作的刻画让人感觉当时作 者似乎就在袁隆平身旁——作者通过细致传神的描写,带领读者共同见证了这“农业史上 的经典事例”。 片段三 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 14 天了。突然他的 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 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赏析“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一句,作者将三组 动词连用,不加标点。这组紧凑的动词不仅体现了艰辛的科研过程,也表达出袁隆平对找 到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期盼之情与坚定信念,刻画了他不惧工作艰辛、深入田间地头潜心研 究的形象。此外,“突然”“马上”“终于”等副词的使用,与后面的动作描写密切结合,进 一步细化了袁隆平在创新探索过程中的情感变化,带动读者也随之心潮起伏。 技法延伸 雕琢细节 以事显人 ——如何写好一篇人物通讯 新闻分为消息和通讯。消息立足于让读者“早知道一点”,通讯立足于让读者“多知道 一点”。消息类似于发电报——言简意赅速度快,通讯类似于写信——娓娓道来叙述详。人 物通讯要求选材广泛、以事显人,表现人物的举止言行、人生阅历、思想观念、精神状态 等,以期达到彰显时代精神和人物风貌、教育感染读者的目的。 写好一篇人物通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要进行很多准备工作,同时要掌握一些写 作方法。 一、充分采访,积累素材 没有扎实的采访就没有好的新闻报道。 采访的主要环节包括:采访前的准备(创意策划和主题拟定、采访方案的设计),采访 的实施,采访记录和核实。采访前要制定访谈大纲,对所采访的对象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 以此确定访谈角度,提炼出问题链条。要立意先行,尽量围绕人物的核心事迹或突出精神 进行提问。提问要简明扼要,从周边到核心,同时要注意倾听理解,随机应变,还要注重 多方位、多角度采访。最好再访谈一下被采访者的身边人,譬如家属、同事或朋友,通过 广泛了解采访对象的周边人物,以期更加深入、全面、立体化地了解采访对象,从而获取 更加丰富的人物资料。必要时甚至可以进行体验式采访、追踪采访,感同身受地理解被采 访者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抉择。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仰视无法做到客观叙述。也不能俯 视,最好是平视。要尊重采访对象,不论是领导、学者、明星,还是基层普通百姓、普通 劳动者都要秉持尊重理解的人文精神,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这样写通讯时心态才会自然、 健康。 二、抓住主线,选例精准 积累了大量素材之后,“巧妇有米可炊”了。但是,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是否要面面 俱到地如实写出来?非也。写人物通讯千万不要写成人物小传,叠床架屋,从他的出生一 直写到当下,写成了个人履历表。要抓住最能展示人物精神境界、思想品质的事例去写, 把写事与揭示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以事写人,又以事托神。 著名记者金凤曾说过:“一盆疯长的花卉,枝叶蔓延,不加修饰和剪裁是开不出好看的 花朵的。”写作之前,先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我要报道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特别之处在哪 儿?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和别人眼里的有无反差)?他是怎样做到(这件事)的?他有 过挫折吗?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最不寻常、最令人感兴趣的心灵上的东西是什么?是怎样 形成的?抓住主线,再辅以三五件精准事例,详略得当,文章的框架就产生了。 三、雕琢细节,突出个性 过去,有些人物通訊在报道各个领域的先进模范人物时,重点在于宣传那些在工作领 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具有高尚的集体主义情操的,在人格、能力、品质方面都完美化、偶 像化的人物形象。而当今,越来越呼唤真实人性的回归,关注普通个体或群体。用充满人 情味与生活气息的描写来打破“神人或英雄”的形象塑造,这就要靠细节的雕琢。 比如写“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 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生动地反映出袁隆平见到一株天然杂交稻时的激动又小 心翼翼的心理,非常真实。再比如,写钟扬教授 2000 年到复旦大学工作时,“毫无怨言地 接受了这个连煤气、热水器都没有的房子,洗着冷水澡住了半年”这一细节,虽与他的“种 子事业”关系不大,却暗含了主人公吃苦耐劳、专心学术的大义。 细节除了有凸显人物品质这一作用外,不同角度的细节汇聚起来,还能塑造一个立体 丰满有个性的人物。过去有些人物通讯简单片面,写英雄就是大义凛然,写科学家就是舍 己忘我、全身心投入工作。人非圣人,孰能无情?人有多重身份,袁隆平既是科学家,也 为人师、为人夫、为人父;“警界女神警”任长霞既是忠党爱民、满腔正义的“女包公”, 也是一位内心柔软细腻的好妈妈。他们都是立体鲜活的真实可信的人,是读者又尊重又亲 近的本色英雄。 如何克服“千人一面”“百人同腔”,将人物写得个性非凡呢?这就要考虑人物的身份、 修养、性格和职业特点。《光明日报》有一篇报道北京儿童医院的 B 超医生贾立群的文章, 写了这样一件小事: 他脾气好,检查时,有患儿家长提出“特殊要求”:“大夫,您能把白大褂脱了吗?我 们家的孩子一看见白的就害怕。”白大褂脱下后,露出里面的羊毛衫,可孩子还是哭个不停。 家长又说:“您那毛衣上还有白色的条块,您能不能把毛衣也脱了呀?”好在里面还有件衬 衣,正好是蓝色的,孩子这才安静下来,做了检查。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写了贾立群医生的好脾气,对如此“无理取闹”的家长都能如此包 容,其职业素养可见一斑。 还有一段文字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在北京第二医学院,贾立群成了每天学习到最晚的人之一。一次,他把人的头颅骨借 到宿舍,抱着它反复琢磨。不知不觉睡着了,再睁眼时,他发现头颅骨正和自己躺在一个 枕头上。 如此有画面感的文字,展示了人物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为何贾立群 能够成为技艺高超、声名远扬的好医生了。这样一个妙手仁心的医生形象,就是通过一件 又一件小事、一处又一处细节塑造起来的。 四、标题亮眼,情感真挚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每天都有诸多新闻涌入我们眼帘。因此要想从众多新闻报道中脱 颖而出,一个亮眼的标题必不可少。好标题绝对不是靠“重磅!惊呆!”这类具有噱头味道 的字眼取胜,而是用多种文学手法修饰,既简短通俗,又有故事性,从而激发起读者的阅 读兴趣。有的标题重在造境,比如《侠骨柔肠护百姓》;有的标题重在立人,比如《点子警 察》;有的标题重在反差,比如《“泥腿子教授”胡承霖》;有的标题重在传达人物的生活智 慧,比如《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不一而足。亮眼的标题既是对所 报道人物的凝练性总结,也体现了民众对所报道人物的情感,还蕴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 人物通讯不是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而是蕴含了报道者主观情感的文艺作品。只有作者 热爱自己所写的人物,采访时才能满腔热忱,心贴心地交谈,才能挖到有感情、有价值的 生动素材。只有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揉进字里行间,下笔含情,才能感动千千万万人。《心有 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里有一段这样描写张秉贵:“那时候啊,张秉贵有气往肚里咽,有泪 朝心里流,挨了打,还要装出一副笑脸赔不是。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 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这 段文字时,想必作者一定是将自己当作了张秉贵,设身处地体察他的心理,才写出了如此 动人的文字。 02 新闻评论——践行工匠精神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针对当前发生的重大新闻时事或重要的社会问题,运用综合分析 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评论的一种新闻文体。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选择了一篇新闻评论——《以工匠精神雕琢时 代品质》。这篇新闻评论结合时代特点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点明其在当代的价值, 既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也廓清了对工匠精神的一些误解,可以深化 我们对劳动的认识,激发我们尊重劳动、追求卓越的情感。 下面,我们就以这篇新闻评论为例,一起来探讨、学习、体会其具有的有的放矢、直 面现实的新闻品格。 课本点击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原载于《人民日报》。在这篇新闻评论中,作者联系当今 时代关注的热点,由表及里地深入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内涵,表明其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作者认为,工匠精神厚植于健康市场环境和国家的深厚人文素养中,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 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体现了爱岗敬业、劳动光荣 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場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工匠精神不仅是要炉火纯青地掌握地一门技术,还是一种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蕴藏着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片段赏析 片段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 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 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 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 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 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赏析 文章开篇由一位企业家的话引出工匠精神这个话题,紧扣时代特征,指出当今企 业文化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点明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辩证地 论述了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尤其强调这种精神对个人、企业、民族乃 至国家的重大意义,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意义。 片段二 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 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 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 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 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赏析 本段文字以整句的形式,层层推进地表明工匠精神不仅是炉火纯青地掌握一门技 术,它更是一种生命哲学和人生信念。这种生命哲学首先表现为热爱职业,然后去努力追 求卓越,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将工匠精神的境界用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表现出来。 同时,这组整句多用四字成语,且化用古诗句,使得语言文采斐然,读来朗朗上口;用排 比手法,增强了语势,强调了“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的观点,让论述更加有力。 技法延伸 力度、深度、广度 ——如何写好一篇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事件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其既有新闻作品的 属性,又有议论文章的特点,要求评论者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评析现实社会中的现象,透 过现象看本质,依据新闻事实、现实需要提出观点主张,逻辑严密地进行阐述。 写好一篇新闻评论,关键点不在于喊的声音有多高昂,情绪有多饱满,而在于角度的 选择。不同的角度会发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角度分析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达和传播效果。 寻找好的新闻评论角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考虑。 一、针对现实,让新闻评论有力度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的特性之一,这要求评论的角度要有的放矢,针砭时弊,发出时代 最强音,这样才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评论的对象是 时代品质需要的工匠精神,这是一个关乎企业活力、社会风气乃至国家命运的重要话题, 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曹林在《时评写作十讲》中指出,要写好新闻评论,就要对时事 新闻保持着关注的习惯,通过日常的关注,培养时代感,形成对我们身处的时代最基本的 认知。唯有关注时代、了解时代,才能让新闻评论的选题、语言、观点、立场和判断,贴 近这个时代、反映这个时代、融入这个时代,带有这个时代的味道和温度。 例如,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因在境外视频网站上拥有超高人气和关注度,引发人们的 热烈讨论。针对这则新闻,有的评论聚焦于“网红”的包装炒作,有的则批驳乡土社会代 表不了中国全貌。如若结合“文明互鉴”的时代语境,我们就不难发现李子柒的作品具有 文化输出的意义。她的作品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中国人的田园 生活,既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也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 窗口。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这是需要 我们立足当下、深入思考的问题。让世界读懂中国,这是一个时代命题,优秀的新闻评论 需要切中时代脉搏。 二、纵深开掘,让新闻评论有深度 在网络表达日益活跃的今天,我们每天都被裹挟在各种新闻报道之中。因此,在对新 闻事件、热点话题进行评论时,需要抽丝剥茧、直面现实、持中守正,这就需要评论作者 由表及里地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正是在对工匠精神 之内涵深入挖掘的基础上,分析工匠精神的作用。一方面,文章廓清了社会上对工匠精神 的偏见误解,在反驳错误认识中对比立论;另一方面,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工匠精神的背后 是因热爱而付出、因追求而卓越、因有境界而淡定的思想品格、生命哲学与人生信念。当 文章挖掘出“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时,其对于时代、国家的重要意义便顺理成章。新闻 评论应以理服人,大道和真理需要通过层层分析、论证,才会有说服力、有深度。 三、引导舆论,让新闻评论有广度 消息报道及时、快速、量大,但也常常令受众陷入信息的海洋里,无所适从;同时社 会的复杂变化也可能会令读者产生困惑,需要有人解疑释惑。新闻评论要从公共利益的角 度出发,回答读者关心的问题,引导公众舆论健康地发展。例如,一架已经滑向跑道又紧 急滑回的飞机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对老夫妇突然收到亲属去世的噩耗,临时想要 更改行程。机组成员随后做出滑回决定,航班延误 50 分钟后起飞。航程已经结束,但舆论 场的争论才刚开始,央视新闻发起的投票显示,2.6 万人支持机组成员的做法,2.7 万人表 示反对。面对争议,《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 “于情,乘客突遇家人变故,急切、悲怆之情可以理解,机组的决定凸显了人本价值, 也体现对人的尊重;于理,机长肩负着整机人的生命安全,正如海南航空在后续回应中所 言,因为旅客情绪激动,滑回不僅仅是充满人情味儿的暖心之举,同时也是考虑到了航班 安全的负责任之行;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飞行中,对于任何扰乱民 用航空器内秩序、危及飞行安全的行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机长有权采取必要的适当 措施。机长享有最高指挥权,在突发情况下,有权依据经验和专业理性权衡、快速决策, 做出最有益于航程安全和顺畅的决定。应该说,于情于理于法,机组的处理都没有太多可 指摘的地方。” 针对这一事件,大家应该有这样一个共识——“支持滑回不代表否定规则和制度,不 支持滑回也不代表道德缺陷。”由此,评论提出,“捍卫规则还是捍卫良善,从不是一个单 选题……一个良性的社会中,恪守规则和制度不意味着冷冰冰,呼唤人性温度也不意味着 无条件、无限度的高尚……这正是:情理法理相辅相成,规则良善皆不可抛。”这则新闻评 论能对事件进行了辩证思考,较好地发挥了新闻评论公众性、引导性的作用。 03“劳动精神”主题拓展 媒体声音 不能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立起来 从“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到“业精于勤,荒于嬉”,从“成由勤俭败由奢”,到“一 勤天下无难事”……所谓的勤与劳,包含着丰富的含义,既有动手层面的劳动,也有动脑 层面的劳动,比如古人所称的“宵旰忧勤”中的勤、“宵旰忧劳”中的劳,就不可能只是干 体力活。即便传统意义上的劳动模范,所做的也不只是体力劳动,他们“技可进乎道,艺 可通乎神”。如果只是简单重复的“低级”劳动,而没有创新精神,没有日复一日地钻研, 就不可能成为大国工匠,也不可能被评为劳模。 马云说:“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拼体力,而是拼内心、拼头脑。”其实,不是说体力劳 动不好,而是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定义了劳动。随着时代进步,拼头脑确是趋势。 时代在变,劳动精神永远不变,热爱劳动的人是幸福的,也是有充实感和成就感的。崇尚 劳动,就应该抛弃“劳力者治人、劳心者治于人”的错误观点,也应该反对将体力劳动与 脑力劳动相对立的观点。一言以蔽之,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只要动起来就值得激 赏。 ——摘自《光明日报》 人工智能来了,人类仍需要劳动 人工智能来了,人类还需要劳动吗? 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会让一些劳动失去意义。就以电子通讯来说,最开始,电报是人 类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于是有了发报员,后来出现了电话,接线员成了新宠,发报员没 那么受欢迎;再后来就是移动电话,发报员没有了,固定电话都少了,接线员也失业了; 再后来连移动电话的使用都少了,大家用互联网了!每一次技术革命消灭了一些行业,又 会产生一些新行业。如互联网来了,才有了快递小哥!人工智能也一样,它会帮我们干活, 但不会让劳动消失。人工智能帮我们干那些我们不喜欢的工作,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干 我们自己喜欢的工作。到那个时候,劳动也许真的就成了我们的必需品,而不是为了生存 才不得不为之。到了那一天,我们也就能彻底了解,劳动和幸福之间原来是一种多么直接 和确定的关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才是一种悲哀! ——摘自“央广网”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有工匠精神的“螺丝钉”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过去的世界都与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过去 40 年世界经济增长 主要靠网络技术创新推动,搜索引擎是过去 20 年整个互联网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创新的基石, 是最大的推动力。然而,互联网只是前菜,人工智能才是主菜。”对于技能人才而言,人工 智能不仅不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反而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开始,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高新技术开发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面临着严重的 人才断层与瓶颈,必须寻找新时代的工匠。并且,作为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更应该具有前 瞻性的眼光和思维,走出思维定式,打破水桶“短板”,从而实现技术、人际和概念技能的 整体性推进。 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技能人才而言,专业是第一位的,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 要有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先进做法推而广之的能力。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素材积累 崔蕴:情系航天为国 “作为一名中国航天人,既要有为国奉献的精神,更要有在一个岗位上持之以恒、潜 心钻研、默默耕耘的情怀。”从一名普通火箭装配工,到国家级技能大师,获得“海河工匠” 称号的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副主任崔蕴感慨良多。 “既然干,就要把这份工作干好、干到极致。”崔蕴对于火箭装配制造的痴迷无人能比, 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就是为火箭而生的,500 多件装配工具他全能熟练运用,火箭的内部结 构全都装在了脑子里。崔蕴说:“航天产业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很多最新的技术和材料都 要应用于火箭的生产中,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让航天精神和操作技艺薪火相传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天津火箭基地的总装车间, 老花镜、手电筒、放大镜、望远镜、激光笔、卷尺这六个物件是崔蕴不离身的“家当”,这 些是用来严格检查和指导徒弟们工作的。在徒弟的眼中,崔蕴既是严厉的老师,也是慈祥 的长者,他关心每个人的成长,时刻提醒团队成员精益求精、团结协作。 蓋立亚:让中国智能机床冲击世界一流 1999 年,盖立亚大学毕业后入职沈阳机床集团公司机床研究所。这一年,公司正好从 生产制造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转型。盖立亚跟着一位资深工程师研发 CKS6132 数控机床设 计,2000 年时,这位工程师生病住院,重新安排人可能赶不上交货时间。所长问盖立亚: “你敢干不?”盖立亚没有细想,就答应了。 当时,研究所能够用于产品设计的电脑只有五六台,刚来的年轻人白天几乎没机会使 用。盖立亚就等别人下班了再用,一干就是一个通宵是经常的事。盖立亚认为,大学书本 中的经典车床再也不是市场的主流,便力主创新,瞄准新观念、新方法,创造新成果。久 而久之,同事都叫她全机能产品的“小鼻祖”。 如今,在机床行业工作 20 多年的盖立亚已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四项 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成为“代表中国一流冲击世界一流”的业界重要领军者。对于这位“奇 女子”,同事们如此评价:“业内同行啃不动的‘硬骨头,她能啃下来;别人不敢揽的‘瓷 器活,她手里总有‘金刚钻。其实,她的秘诀也不神奇,就是‘认真+好学+创新。” 夏立:一丝一毫提升“中国精度” “技艺吹影镂尘”“组装妙至毫巅”,在 2019 年 3 月 1 日央视“大国工匠 2018 年度人 物”颁奖典礼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54 所的高级钳工夏立收获这样的赞誉,并荣膺 “大国工匠”称号。 大型射电望远镜,被称作“观天神眼”。在它们的制作过程中,1 毫米被分成 100 份, 每一份称为“1 丝”。夏立就是一位在“丝”的维度上工作的人。在他身上,人们可以看到 工匠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不局限于简单的“唯手熟尔”,有想法、重思考。在强调标准化和 精细化的背景下,他结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潜心研究,优化工艺流程,主动创新,促使 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表面看,拧螺丝是用手,可实际上得用脑。” 无论是在同事的口中,还是在自我的评价里,夏立都并非人们印象中练坏几把锉刀、拧废 几把扳手练出的大国工匠。更多的时候,同事看到的他举重若轻,总能轻松搞定各种“疑 难杂症”。 从 17 岁进入 54 所当学徒,至今已经 32 个年头了,夏立仍然保持着“每日一省”的习 惯——每天下班回家后,在脑子里对当天的工作过一遍,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30 多年 来,夏立亲手装配的天线,不仅亮过“天眼”,还指过“北斗”,送过“神舟”,护过战舰, 他用一次次极致的磨砺,一点点地提升着“中国精度”。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