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
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金属材料
课时1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铁锄与铁犁 司母戊鼎 铝窗
•商朝,人们已开始使用青铜器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
•100年前开始了铝的大规模使用
产量:铁>铝>铜
如果在你们面前有几种金
属,你们将如何研究得出它们
的物理性质?
可以
砂
纸
磨
看
光
泽
双手掂看密度
火
上
烤
看
导
热电路连看导电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
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
的密度大小。
3.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
一下它们的硬度。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
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
试它能不能传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
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铜、铝和铁丝的物理性质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金属光泽与打磨前不一样
密度大小不相同
硬度大小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金属能导热。炊具加热时有没有被熔化?说明它们的
熔点怎么样?
金属具有导电的通性
三、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问:铜抽成铜丝或打成铜片 ,金属
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有延展性
1.大多数为银白色 除
2.常温下大多数为固体
3.大多数有金属光泽
5.大多数的熔沸点高,密度较大,
有一定的硬度
4.大多数金属能导电导热
6.大多数有良好的延展性
铜(紫红色)
金(黄色)
汞(液态)
金属的一些共性:
思考: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
什么关系呢?
如用铜、铝 铁各制一样物品,你们想
制什么?说说利用其什么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100作标准)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优) 100 99 74 61 27 17 7.9(良)
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大)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小)
熔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高)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低)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作标准)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大) 9 4-5 2.5-4 2.5-3 2.5-3 2-2.9 1.5(小)
• 讨论:1 .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
铅制?2 .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
制而不用银制?
3 .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
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怎么样?
使用是否便利
废料是否
易于回收
价格
是
否
美
观
对
环
境
的
影
响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
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___,
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资源
四、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
质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但不是唯一的
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多
种因素。
金属之最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熔点最高的金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铁Fe
银Ag
钨W
汞Hg
硬度最大的金属——
硬度最小的金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密度最小的金属—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铝 Al
钙Ca
锇 Os
锂 Li
铬 Cr
汞Hg
• 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
要用照明工具。下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1)右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
(填序号)。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
铝的_______性。
(3)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_性。
练习
①②④
延展
导电
• 下列铁的用途中,涉及了铁的哪些性质?请把有关性质填
在横线上。
(1)烧菜用的铁锅、铁铲一般都要装上木柄 ________
(2)铁块可以制成铁丝或铁片 ________
(3)油罐车行驶时,罐内石油振荡产生静电,易发生火灾,
因此车尾有一条拖地的铁链 ________
• 日常生活中,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
.
下列对金属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B.金属的熔点都比较低
C.金属大多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 D.金属缺乏延展性
导热性
导电性
延展性
汞(Hg)
C
课题一、金属材料
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固体、有光泽、能导电导热、熔沸
点高、有延展性
2.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一、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三、金属的物理性质
四、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1.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