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课件:7.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ID:704294

大小:58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教学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按生产要素分 配的意义。 (2)理解在公有制范围内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以及按 生产要素分配的重要作用。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 多种分配方式。 (4)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辩证思维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对按劳分配的范围不是很清楚,对按劳分配和按 劳动要素分配不能严格区别。 3重点难点 (1)在公有制范围内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意义和作 用。 (2)辩证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关系 所有制形式 分配方式人与人关系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 决定 决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 生产力 决定 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并存的分配制度? 水平低,不平 横,多层次 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 配的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 要的扣除之后,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 度(包括劳动质量和数量),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 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尺度依据 分配对象分配结果 前提要求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生产资料 公有制 生产力发 展水平 劳动的性 质和特点 按 劳 分 配 前提条件 3.坚持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喝? 请你为解决好三个和尚的喝水问题出谋划策。 平均主义,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要将劳动与所得将结合 4.按劳分配的优越性 (1)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树量 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调动劳动者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提高劳动技能. (2)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 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 合起来。 1.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一般 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 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 收入等。 按技术要素分配:指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 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按土地要素分配:指出租土地、房屋取得收入。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 (1)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 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 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 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2)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 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 经济发展。 公有制 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经 济成分 共同发 展 按劳分 配为主 体,多 种分配 方式并 存 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 按劳分 配为主 体 地位、 基本内容、 必然性、 优越性 生产要 素参与 分配 生产要素内容、 生产要素参与 分配的意义 总结 决定 练习题 1.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 A.某国有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 B.某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D.科技工作者科技入股取得的收入 A 2.对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B.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 行这一分配方式的直接原因 C.它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 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 位 D.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D 3、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由原客车厂改制而成,当 时成立时国有资产只有570万元,几年时间内,国有资产 增长到7亿多元。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元。宇通客 车股份有限公司派发的现金股利属于 ( )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技术要素分配 B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