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片段设计表
教学片段标题:八年级下册 2.5.1 矩形的性质(节选)
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知道矩形的定义及边、角、对角线
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在心理上易受到下列因素影响:一是受日常用语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矩形常被称作长方形,容易给学生造成矩形是另一种图形的错误认
识。二是受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矩形的性质以前,已经学习了平行四
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对特殊四边形的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但有些学生容
易将两种图形的性质混淆,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帮助学生抓住图形的本
质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
2.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理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
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教学重难点:
矩形的性质(重点)
矩形的性质灵活应用.(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矩形的定义,边、角、对角线的性质,请同学们举例说
说生活中矩形
教学说明: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例子入手,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
和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例:如图 2-43,矩形 ABCD 的两条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AC = 4 cm, ∠AOB =
60°. 求 BC 的长.
教学说明:利用所学的矩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与计算,一方面学生熟练
运用,另一方面加深理解.
三、随堂练习
1、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的长度为 2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夹角为 60°,
求矩形的各边长.
2、如图,四边形 ABCD 为矩形,试利用矩形的性质 说明:直角三角形 ABC
斜边 AC 上的中线 BO 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矩形的哪些性质?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加深印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五、布置作业
1、习题 2.5 中的第 1、5 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作业部分.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