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必修2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 1.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 村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在该史学家看来,苏联( ) A.重点发展农业 B.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 D.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2.1928 年斯大林明确提出一个“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 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 时候付出更多的钱。斯大林这一做法旨在( ) A.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平衡 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 3.1921 年 10 月,苏俄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2-1924 年, 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币值,规定工商业税额。这一做法( ) A.强化了国家计划管理 B.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 C.加快了工业的国有化 D.实现了对工商业改造 4.《全球通史》中写道:“(苏俄)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 10%,粮食产量从 1916 年 的 7400 万吨下降到 1919 年 3000 万吨。”为应对这一局面,1921 年俄共(布)采取的措施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5.“当时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封锁、被包围,与世界隔绝,以后又与南方产粮区、与西 伯利亚、与产煤区隔绝,我们无法恢复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是‘一种功 劳’”。列宁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已成为一种经济体制 B.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 C.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D.是苏俄特定时代的产物 6.1919 年 3 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 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 替贸易”。这一认识( )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7.电影《列宁在 1918》中出现了运粮的红军战士途中晕倒的画面,再现了苏俄国内战 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为解决前线粮荒,苏俄政府( ) A.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要求农民交粮食税 C.广泛建立集体农庄 D.废除实物分配制 8.1919 年初,苏俄政府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 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前线军事斗争胜利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 9.二十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已经顺利地完成 C.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D.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生实质改变 10.列宁说:“到 1921 年春天,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 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 有灭亡的危险。”材料中“退却”的实质( )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11.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 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 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 ) 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12.如图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的苏联,见证了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了拖拉机的情 景。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粮食不足的问题并不严重 B.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D.公有制经济得到民众支持 二、非选择题 1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 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就是在干蠢 事,就是自杀。说它是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是自杀,是因为试行这 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 ——《列宁选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苏联模式“僵化” 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 示? 第 20 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 1.有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 村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在该史学家看来,苏联( ) A.重点发展农业 B.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以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 D.重视发展商品经济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 看作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殖民地’”表明苏联以牺牲农业来发展重工业,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材料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排除。 2.1928 年斯大林明确提出一个“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 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 时候付出更多的钱。斯大林这一做法旨在( ) A.促进工农业发展的平衡 B.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积累工业化建设资金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要农民除了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业品上,他 要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可知,这种做 法通过对农村、农民的剥夺,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故 D 项正确。A、B 两项不是其目的所 在,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1921 年 10 月,苏俄政府重建国家银行,统一管理货币流通事务。1922-1924 年, 实行货币和财政改革,稳定卢布币值,规定工商业税额。这一做法( ) A.强化了国家计划管理 B.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 C.加快了工业的国有化 D.实现了对工商业改造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1921 年”“1922-1924 年”可知当时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根据 材料中“货币流通事务”“工商业税额”等信息可知,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社会主义,B 项正确。计划经济形成于斯大林时期,排除 A 项;C项与新经济政策不符,也 属于斯大林时期,排除;D 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排除。 4.《全球通史》中写道:“(苏俄)工业已下降到战前水平的 10%,粮食产量从 1916 年 的 7400 万吨下降到 1919 年 3000 万吨。”为应对这一局面,1921 年俄共(布)采取的措施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921 年俄共(布)开始实 行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以实物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在工业上借用资本家的资金和经验发展 工业,故 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1918 年开始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 排除 A 项;C 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D 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与材料时间 不符,排除。 5.“当时苏维埃俄国四面被封锁、被包围,与世界隔绝,以后又与南方产粮区、与西 伯利亚、与产煤区隔绝,我们无法恢复工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确实是‘一种功 劳’”。列宁意在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已成为一种经济体制 B.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 C.符合俄国的具体国情 D.是苏俄特定时代的产物 答案 D 解析 “四面被封锁、被包围”反映了在特定的背景下,为巩固新生政权,而采取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这说明其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故 D 项正确。A、B 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故排 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C 项错误。 6.1919 年 3 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 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 替贸易”。这一认识( )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 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 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 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 答案 A 解析 根据时间信息“1919 年 3 月”和材料中的“消灭货币”“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 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等可以看出,列宁主张进一步推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实施,这一认识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 A 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对马克 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排除 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排除 C项;列宁的这一认识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发表的,与新经济政策没有关系,排除 D 项。 7.电影《列宁在 1918》中出现了运粮的红军战士途中晕倒的画面,再现了苏俄国内战 争期间严重缺粮的情况。为解决前线粮荒,苏俄政府( ) A.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B.要求农民交粮食税 C.广泛建立集体农庄 D.废除实物分配制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故 A 项正确。B、D两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是斯大林 模式的体现,排除。 8.1919 年初,苏俄政府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 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前线军事斗争胜利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引起工农内部之间的猜疑 答案 B 解析 余粮收集制集全国之力保障前线军队的供给需要,有助于前线军事斗争的胜利, 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分配制度,不是所有制,排除 A项;该分配方式打击了农民生产积 极性,排除 C 项;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9.二十世纪 20 年代初,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苏俄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已经顺利地完成 C.苏俄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 D.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生实质改变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生产力的 发展要求,并遭到农民反对,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调整生产关系,于是开始实行新经济政 策,故选 C项。A、B、D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10.列宁说:“到 1921 年春天,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 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 有灭亡的危险。”材料中“退却”的实质( ) 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背离社会主义道路 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1921 年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再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但没走通,1921 年, 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的关系发展资本主义,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故 B 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排除;C、D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1.一位俄共领导人抱怨说,经济政策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列宁解释 说,政策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用非共产党员的手 来建设共产主义”。该政策( ) A.保证了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B.利用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 C.开创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去建立……通往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结合所 学可知,该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D项正确。A、B、 C三项均不是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排除。 12.如图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的苏联,见证了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了拖拉机的情 景。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粮食不足的问题并不严重 B.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进程加快发展 D.公有制经济得到民众支持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如图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的苏联,见证了农民举行仪式欢迎新添 了拖拉机的情景”以及图片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 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 除;B 项出现在 30 年代后期,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民, 农民并不满意,故排除 D项。 二、非选择题 1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了中国许多有益的启示。阅读材料: 材料一 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那它就是在干蠢 事,就是自杀。说它是蠢事,是因为这种政策在经济上行不通;说它是自杀,是因为试行这 类政策的政党必然会遭到失败。 ——《列宁选集》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 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文选》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蠢事”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的具体理由;苏联模式“僵化” 在经济方面有哪些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益启 示? 答案 (1)“蠢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消极影响: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原因: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符合国情(实际)。 表现:斯大林模式;高度集权;取消市场;指令性计划;平均分配产品。(任意三点即 可) (3)启示: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市场是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调整必须符合国情等。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 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或资本主义的发展”的“蠢事”即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 产生的消极影响是导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列 宁的思路”即是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思路“比较好”的原因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 济、符合俄国国情。“后来苏联的模式”是斯大林模式,其“僵化”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高 度集权、取消市场、指令性计划、平均分配产品等。第(3)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 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要认清国情,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市场只是经济手段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