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攀登:科技创新自立自强,2021高考语文作文主题必写内容!
加入VIP免费下载

作文素材:攀登:科技创新自立自强,2021高考语文作文主题必写内容!

ID:702845

大小:44.4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作文素材:攀登:科技创新自立自强,2021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必写内容! 5 月 28 日,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 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我们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各个岗位辛勤奉献的科技工作者, 致以诚挚的慰问!5 月 30 日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 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科技 事业。从革命时期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到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 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 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 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 创新工作。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 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我们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 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我们充分发挥科技创 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 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我们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 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 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 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 家和人民。 2016 年我们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8 年我们召开了两院院士大会。几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 史性成就。 ——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 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 “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 磁场,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雪龙 2”号首 航南极,76 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62 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成功问 世。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 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 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 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C919 大飞机准备运营,时速 600 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港珠澳大桥开通营运。智能制造取得长足 进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走在全球前列,5G 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 现规模化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一半以上的全球市场。甲醇制烯烃技术持 续创新带动了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界为党和政府科学应对疫情提供了科技 和决策支撑。成功分离出世界上首个新冠病毒毒株,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开发一批临床救治药物、 检测设备和试剂,研发应用多款疫苗,科技在控制传染、病毒溯源、疾病救治、疫苗和药物研发、 复工复产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撑,打了一场成功的科技抗疫战。 ——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 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 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运用科技手段构建精准扶贫新模式,为贫困地区培育科技产业、培养科技人 才,科技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炭清洁高效燃烧、钢铁多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等 多项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了空气质量改善。 ——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国防科技有力支撑重大武器装备研制发展,首艘国产航母下 水,第五代战机歼 20 正式服役。东风-17 弹道导弹研制成功,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广大科 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 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 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 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 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 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宏观世界大至天体运 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微观世界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都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 的最前沿。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深空探测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深海、深地探测为人类认识 自然不断拓展新的视野。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快速发 展,大大拓展了时间、空间和人们认知范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万物智能互联 时代。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对生物大分子和基因的研 究进入精准调控阶段,从认识生命、改造生命走向合成生命、设计生命,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 也带来生命伦理的挑战。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 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有待优化,科技投 入产出效益较低,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科技评价体系还不适应科技发展要求,科技生态需 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很多是长期存在的难点,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 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立足新发 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 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一,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 强则国家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 性的必然选择。要加快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推进对宇宙 演化、意识本质、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的探索和发现,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 基础研究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 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对企业 基础研究投入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投入 机制。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 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疫苗等领域关键核心 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 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 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投向战略性、 关键性领域。 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关键是要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正向激励企业创 新,反向倒逼企业创新。要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加快构建 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 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是科学原理和产业发展、工程研制之间不可缺少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 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大力加强多学科融合的现代工程和技术科学研究,带动基础科学和工程 技术发展,形成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第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 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 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国家实验室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适应我国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 的使命任务,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并同国家重点实验室结合,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实 验室体系。 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 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 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要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努 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培养更多杰出人才作 出贡献。 科技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需求、集成创新、组织平台的优势,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 经济强的通道。要以企业牵头,整合集聚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基地,开 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 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我国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各地区要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 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或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使之成为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 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汇聚地。 第三,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 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 好的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抓系统布局、系统组织、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 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未来的整体优势。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 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 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在项目评价上,要建立健全符合科 研活动规律的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 目的评价机制。在人才评价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 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 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 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 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 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 马”等制度。要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要真研究问题,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 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 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第四,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 财富。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聚焦气候变化、 人类健康等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要主动设计和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 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要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 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及监管框架。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 慧,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出更大贡献! 第五,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 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 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 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 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 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 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科技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持久的时间投入。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时间,1961 年中央就曾提出“保 证科技人员每周有 5 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 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 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 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要发挥两院作为国家队的学术引领作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用、创新人才培养作用,解决重 大原创的科学问题,勇闯创新“无人区”,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 素质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强化两院的国家高端智库职能,发挥战略科学家作用,积极开展咨 询评议,服务国家决策。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 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 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 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 献。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 傲、民族的光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改革院士制度,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届五中 全会提出深化院士制度改革,让院士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在院士评选中要打破论资排 辈,杜绝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加强社会监督,维护院士称号的纯洁性。 这里,我给院士们提几点希望。 ——希望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 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 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 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广大院士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 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希望广大院士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一切真 正原创的知识,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 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 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 键核心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作出重大突破。 ——希望广大院士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诚信是科学精神的必然要求。广大院士 要做学术道德的楷模,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院士们要更 加专注于科研,尽量减少兼职,更加聚焦本专业领域。 ——希望广大院士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古英雄出少年”。广大 院士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识才、育才、用才的导师作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 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尊重人才,对院士要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认真听取 包括院士在内的广大科研人员意见,加强对科研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保障,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 创新环境。 各位院士,同志们、朋友们!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让我们团结起来,勇于创新、顽强拼搏,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攀登: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优质时评 01 主席为科技创新“划重点” 时隔五年,两场科技盛会再相遇 在当天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达了节日问候,因为两天之后 ——5 月 30 日,就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个节日起源于 2016 年 5 月 30 日召开的“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会上发出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当年 年底,5 月 30 日被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两院院士大会原本是每两年举办一次,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没有举办。2020 年 5 月 29 日,在第 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 25 位科技工作者代 表回信。他在信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28 日的人民大会堂,“星”光熠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来了。2020 年 9 月,就是在人民大会 堂,敢医敢言的他被颁授“共和国勋章”。钟南山在院士大会结束后告诉《时政新闻眼》,接下来他 将投入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目前手头有 20 多个攻关课题,多数与新冠肺炎诊疗有关。 张伯礼院士也是去年给总书记写信的 25 名科技工作者之一。28 日当天,张伯礼向《时政新闻 眼》透露,目前他正在做重大新药研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他做了一个生动比喻:“卡脖子” 不好受,卡了你呼吸道怎么喘气?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是清华大学副校长,2020 年 10 月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过量子 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问题。戴琼海院士也来自清华大学。2021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成 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时,他曾为习近平总书记作过讲解。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工作者们用爱国情怀、学术造诣和科学视角,让一座 座科技创新的丰碑矗立在祖国大地上。 “攻坚战”与“主力军” 在 28 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020 年 8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曾指出,要充分发挥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后,“打好关键 核心技术攻坚战”先后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十四五”规划纲要。 打赢攻坚战,离不开主力军。在 28 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多重要?2020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 2021 年工作提出 了八项重要任务,其中列在第一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 28 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哪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 28 日的大会上是这样说的:国家实验室、 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 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一家光学镜头制造企业时说了令人振奋的一句话:创新不问 “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思考由来已久。2016 年 4 月 19 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 说:“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 揭榜。”2021 年 3 月,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被明确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 在 28 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不问出 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 要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他指出,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 出征,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要善于做“减法” 28 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话尤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他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说: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 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现场的掌声代表着人们的心声。在每次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几乎都要谈到为科技 工作者“松绑减负”的问题。 在 2014 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 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在 2016 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 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他当时谈到,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 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可谓切中肯綮。 在 2018 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 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当时也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的大会上所说,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 在 2014 年 6 月 9 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总是用别人的 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建党百年之际新的召唤。 02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重要讲话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 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这是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 总结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分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化趋势,明确 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对更好发挥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作用提出殷切希望,具有很强的 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对于我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进军具 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 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 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几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 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 跨越,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生科技领域取得显著 成效,国防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 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 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 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做好充分的思想 准备和工作准备。”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 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 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 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 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 而上,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成为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构建新发展 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必须加快 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 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 支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 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砥砺“以身许国, 何事不可为”的勇毅担当,激扬“敢为天下先”的创造豪情,勇于创新、顽强拼搏,我们一定能为建成 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3 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动员令”为广大科技工作 者指明奋斗方向 新华社记者 在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中国向世界发出了“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的宣言。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 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新时代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使命和奋斗方向,是 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 参加大会的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肩负 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创新驱动发展”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 技不断勇攀高峰,创新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小标题)定方位、抓关键,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8 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坚持党对科技 事业的领导,是科技强起来的关键支撑。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 自主创新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党中央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 战略部署,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概括了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明了新发展阶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问题。”中国工程院院 长李晓红院士说,“讲话中蕴含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为加快建设 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科技创新无论 在广度、深度、速度、精度上都呈现加速度跃升趋势。 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会场的热烈气氛,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琪院士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 我国科技事业所处的方位,面对新一轮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党中央主动识变应变,为 中国科技制定了从自主创新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整体战略。” “嫦娥五号”、火星探测,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这两项重大研究任务,让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 伟仁院士倍感荣幸。“如果当初不能承担风险,往后退了,恐怕就达不到现在的创新高度。”吴伟仁 感慨,“我们科技工作者就是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国产大飞机取得的每一个新突破,都让习近平总书记挂念。 “目前,C919 客机正在全国多地进行试飞,力争今年年底取得试航证。”C919 大型客机总设计师 吴光辉院士说,“我们要把总书记的关怀和对大飞机的要求带回去,激励大家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 坚战,建立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院士说,我国的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相对以往来说,已经迈 出了重要一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今后要在科学思想上不断创新,在空间技术 上不断突破,为航天强国、科技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 得更远。 中科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郭雷院士从事的控制理论研究,是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郭雷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是 低级重复,我们要力争在数学算法、控制算法等方面做出更多自己的高水平成果。” 长期从事芯片材料研究的王曦院士,对缺“芯”之痛有着切身感受,也深感责任重大。“大硅片是 芯片制造的核心材料,过去完全依赖进口,通过这几年努力,自主制造的大硅片已经实现量产,正 在努力进一步扩大规模。”王曦表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 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小标题)做减法、促活力,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总书记说的这些话真了不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 由衷地称赞。 面对自己工作安排的日程表,钟南山有时也无奈:“我有时也不得不‘站台’、拍视频!”经常,只 有忙完累完诸多琐事到了晚上,老院士才有时间做点自己领域的研究。 对于科技工作者这些“难言之隐”,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 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专门指出:“1961 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 5 天时间搞科研工 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 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此话一出,台下掌声雷动。”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 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总书记十分重视科技工作者的作用,这些话一下子说到关键上。让英雄 有用武之地,科研人员自己也要自立自强。” 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是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答题”。高水平的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当好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科研事业是科技工作者的挚爱,如果不是一些外界原因干扰,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希望呵护好 自己的事业。”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院士说,“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让科研人员 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很振奋人心,作为院士,一定要带头扎根学术。”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无论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突破,还是举世 瞩目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院院士展现出的专业与风骨,在历史和国人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 记。 “院士应有国士精神,真正践行人民对院士‘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的内心期待。” 多位院士表示,一方面要科学报国、勇攀高峰,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也要 带头抵制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坚守院士称号的学术性和荣誉性。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关键要有人才,要构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国 科协十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表示,高校要更加注重在基础前沿研究和关键技 术攻关的各类实践中去培养一流人才,学会要成为各个行业领域创新型人才聚集的高地,引导各领 域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空中,闪耀着一代代科学家奋力前行的夺目 光芒。 “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总书记的这句话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特邀代表、“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大庆“新铁人”王启民深有感触,创新要培养更多领军 人才,“要有铁人的‘拼’,‘十年磨一剑’的‘傻’,向各种人物、事物学习的‘智’”。 “‘破四唯’‘立新标’‘创新不问出身’……总书记的话让人振奋。”中国科协十大代表、航天彩虹无人 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永明期待,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 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潜能。 (小标题)推改革、解束缚,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 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指明了方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院士感到责任重大:“让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形成‘双轮驱动’,是我 们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由之路。” 把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科技界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底 气。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红说,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高 效的科研创新组织体系,以“大兵团作战”模式开展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 优势,才能加速攻克“卡脖子”难题。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研人员一定要多做以原创性、引领性为导向的创新。”中国科协 十大代表、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说,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就需要完 善的评价制度来“保驾护航”。 “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 制”“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改革蓝图令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 作为一所新型科研机构,之江实验室采取“宽进严出”的科研经费额度授权制,允许科学家灵活 调配或按需追加资金。“这种制度安排是基于对科学家本人的信任和对科研项目的尊重,极大激发 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之江实验室副主任郑宇化说,科研活动要回归本质,就 要遵循科研规律来设计关键制度保障。 大会继续召开,部分院士将围绕科研诚信等话题,举行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加强学风建设报告会, 中国科协也将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相关倡议。 “像珍惜眼睛一样爱惜自己的学术声誉,绝不触碰科研‘红线’。”参加大会的院士和科技工作者代 表纷纷表示。 中国科协十大代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龚旗煌说,袁隆平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杂交稻基地工作, 吴孟超 96 岁还坚持上手术台,这给我们树立了杰出的榜样。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研究真问 题、做真学问,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长远看,要注重营造和培育先进的学术与创新文化,要从孩子 们抓起,培养诚信、求真、创新的文化。科研人员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从党的 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努力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 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说。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