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日军
①卢沟桥
②借口
③突然
蓄谋已久
国民党:二十九军
军长:佟麟阁
一三二
师师长:赵登禹
7月底:平津沦陷
8月—11月:淞沪会战
11月:上海沦陷
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7年7月7日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抗战,标志全国性抗
战的开始
国民党第二十九路军反击
“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
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抗日英雄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
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
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
重。国家多难,军人应
当以死报国。
——佟麟阁
抗日英雄赵登禹
“抗日救国,乃军
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
一时,只有不怕牺牲,
才能为国争光。”
——赵登禹
7月底,平津沦陷
“淞沪会战”
11月,上海沦陷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失陷。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
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
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的侵华战争
二.“八一三”事变和“淞沪会战”
1.平津失陷后,日本是怎样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的?---
事变名称和时间\地点?这次战役的名称是什么?日本
为什么要制造这一事变?
2.结果.
1937.8.13.上海.
上海沦陷.
12.13南京沦陷.
新知讲解
01
02
03
04
杀人比赛的少尉
野田和向井
日军把青年
当作刀靶练习刺
杀
日军砍杀南京青年被日军惨杀的中国人头颅
新知讲解
南京城总人数 时间 地点 死亡人数
53.5-
63.5万
6个星期里 南京城 30多万人
12月15日 汉中门外 3000
15日晚 海军鱼雷营 9000
16日傍晚 中山码头 5000
17日 上元门江边 3000
18日 幕府山下 5.7万
新知讲解
南京大屠
杀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估算,如果所有
南京大屠杀的罹难者手牵手站在一起,
这一队伍可以从南京绵延到杭州,总
距离长达200英里左右。他们身上的
血液总重量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
体则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
暴行之一:屠杀中国百姓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
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
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刀劈 —— 砍杀训练战争使人变成“魔鬼”
下关江边的尸体
杀人比赛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67年前,300000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
杀!!!
请看下组图片,
你的感受是什么?
广田弘毅在致日驻
美国大使馆电中承
认日军在南京等地
用血腥手段使“不
少于30万的中国平
民遭杀戮”
日军惨杀的妇女
被残杀的男女村民的头颅
731部队用于放人肉的铁槽 731部队用的骨锯
用于挂人肉的铁钩 被日军细菌弹杀死的中国青年
新知讲解
凝视
“3”后面是一个个零吗?
不——分明是一颗颗屈死的头颅, 正面对
屠刀,怒目相看!
“3”后面是一个个圈吗
?不——分明是一双双愤怒的双眼,面对着
冤屈,在无声呐喊!
字字在喷火,声声在呐喊:勿忘国耻,奋发图强!
新知讲解
1894 1900 1931 1937年
7月7日
1937年
12月13日
新知讲解
“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
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
分崩,不如抗倭作战。”
--《蒋中正日记》,1937年8月4日
7月30日,中国军队撤离天津,天津沦
陷。图为日军侵占天津市区。
1936年6月,蒋介石说:“当战争来临时,
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
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
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
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
民族的希望在哪里?
板书设计
民
族
之
“
悲
”
情
日
本
发
动
全
面
侵
华
战
争
当堂训练
1.关于九一八事变与卢沟桥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后中国政府都进行了积极的反抗 B. 日本进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 都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 都是日本蓄谋已久的
2.面对日寇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
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当堂训练
3.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他们歪曲南京大屠杀,抹杀侵略史实,篡改教科书,参
拜靖国神社……对这些行径,我们中学生的态度是( )
①用历史事实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②将日本人民同日本右翼分子区别开来
③憎恶、痛恨侵略战争,热爱、维护世界和平 ④反感、厌恶日本人,抵制、损毁日货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 事变已经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划线
部分应选( )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二八”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