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2、能量流动:
(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总太
阳能
(1)起点: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4)特点:单向、逐级递减
(5)效率:10%~20%
1.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2.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与特点。
3.说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碳循环01
碳循环模式图
1.碳元素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途径进入生物体?
2.碳元素进入生物体后的存在形式?
3.碳元素在不同生物间以什么形式,通过什么途径
传递?
4.碳元素又以什么形式、哪些途径返回到大气中?
5.碳元素以什么形式进行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CO2
(2)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有机物
(3)碳循环的形式: CO2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光合作用
(5)碳在生物体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循环过程的模型
例1 (潍坊•一检)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
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
由a传到b
B
误区:对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成分辨析不清
弄清箭头的方向及代表含义。
(1)双箭头的两端,生产者只有出
发箭头,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接
受箭头;
(2)消费者接受一个箭头而出发两个,
分解者则接受两个出发一个,两者之
间物质流动方向是从消费者到分解者。
例1
如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
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
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D
物 质 循 环 的
概念
02
1、碳循环的特点?
2、其他物质循环的特点?
3、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4、物质循环的定义?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
S等化学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
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定义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
也不是化合物;
全球性、循环流动、反复利用;3、特点
2、物质
能量流动VS物质
循环03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草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储存在什么物质中?
3、兔子从草中、狐狸从兔子获得什么?
4、没有光能,草能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吗?
食物链和食物网
有机物
物质和能量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碳循环)
形式
过程
范围
特点
联系
有机物 无机物 CO2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全球性、循环流动
1.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
合成与分解等过程.反之亦然
2.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______;
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______。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同时进行,彼此相
互依存,不可分割
载体
动力
原因: 1、化石燃料的燃烧
2、植被被破坏
措施: 1、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寻找新能源
2、植树造林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特点
全球性
反复利用
循环运动
关
系与能量流动
概
念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反复循环
过程碳
循
环
无机环境
中的CO2
生物群落
光
合
作
用
与
化
能
合
成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与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2)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是( )
A.CO2 B.碳酸盐 C.碳酸 D.碳元素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
A.生物群落中 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 D.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碳元素究其根
源是来自( )
A.食物中的碳 B.大气中CO2
C.燃料中的碳 D.非生物环境中的碳
A
B
B
4、如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图中的甲、
乙、丙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C.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
D.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
甲
CO2 + H2O
乙 丙
B
结束放映
结束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