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 江苏兴化市戴泽中学 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强化训练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科版 - 江苏兴化市戴泽中学 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强化训练

ID:700996

大小:372.2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10 页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强化训练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运动的 −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从开始到 5min 这段时间,甲和乙相对静止 C. 10min 后,甲相对于乙向西运动 D. 从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相遇的整个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2. 甲、乙两车从相距 20 米的 A、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 − 图象 分别如图 别 、 㤵 所示,速度分别为 甲、 乙,已知甲车向北行驶。经过时间 t 后, 两车相距 10 米。则 A. 甲 乙,t 一定为 10 秒,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 0.े 向北行驶 B. 甲 乙,t 可能为 30 秒,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以 1े 向北行驶 C. 甲 乙,t 可能为 10 秒,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以 0.े 向南行驶 D. 甲 乙,t 可能为 30 秒,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以 1े 向南行驶 3.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成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为 1.े B.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162m C.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 75dm 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 1mm 第 2 页,共 10 页 . 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 速度不变 ,他发现每隔 1 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 他还发现每隔 2 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 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A. 212 12 B. 12 312 C. 12 212 D. 312 12 . 我国自主研制的 C919 大型客机飞机承载着中华民族 的飞行之梦,C919 的惊艳亮相让中国人倍感骄傲。 飞行过程中会经历起飞加速、定速巡航匀速飞行、减 速降落等过程。如图所示为该飞机在某段飞行中的 − 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B. BC 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 20ेC. DE 段为定速巡航匀速飞行阶段,速度为 12.݇ेे݉D. 飞机在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12݇े . 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 A 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将它通过的路径 AC 分成相等的两段, 1 、 2 分别表示通过 AB 段、BC 段的平均速度,v 表示 AC 段的平均速度,则 1 、 2 与 v 的关系是 A. 1 2 B. 1 2 C. 1 2 D. 1 2 7.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 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 O 的距离 S 随 时间 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 点开始运 动,但物体A 比B迟 3s 才开始运动 0时刻,A 在 O 点,B 在距离 O 点 5m 处; 从第 3s 开始, ,5s 末 A、 B 相遇; 内,A、B 的平均速度相 等. 第 3 页,共 10 页 A. 只有 正确 B. 只有 正确 C. 只有 正确 D. 只有 正确 8. 小木船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 B. 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流动的 C. 以河水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静止的 D. 以船为参照物,船上的人是运动的 9. . 神舟十号运载火箭长 े. 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 射后第 10s 的位置图象,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 10s 内的平 均速度最接近于     A. ेB. ेC. 1ेD. 20े10.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 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A. 风 B. 船 C. 云 D. 岸 11. 小船以速度 v 从河边 A 点沿河岸划至 B 点又返回 A 点.不计船掉头时间,若水不 流动时往返时间为 t,那么水速为 0 时,往返时间为     A. 0 B. 2 −0 C. 2 2 −0 2 D. 2 2 0 2 12. 小明在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山路,上坡的路程是下坡路程的 2 3 ,,若他上坡的速 度是 0.े ,下坡的速度是 1.2े ,则他在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1.2े B. 0.े C. 1े D. 0.े13. 小名和张伟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名都要比张伟提前 10m 到达终点,若让小名将 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 10m,张伟仍在起点处与小名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 则     A. 小名先到终点 B. 张伟先到终点 C.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4.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 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说法 错误是 第 页,共 10 页 A. 甲、乙匀速下降,丙停在空中,乙速度最大 B. 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上升,丙速度最大 C. 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下降,甲速度最小 D. 甲、乙匀速下降,丙匀速上升,丙速度最小 二、填空题 15.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被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 cm;如图乙所 示,秒表的读数为 4min______s。 16. 足球比赛罚点球时,点球位置距球门 .1े ,球速可达到 10݇े ,即______ े , 则点球飞到球门需要约______ . 守门员扑点球时,我们往往看到球向球门左边飞去 而守门员却扑向右边,这说明足球到达球门的时间要______ 填“大于”或“小 于” 人的反应时间. 17.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a 所示,在 0 时刻该图 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 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 b 所示。在 0 时刻,甲通过的 路程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乙通过的路程。 18. 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 0.2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 小球从 D 点运动到 F 点的路程为______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 。请 你说说小球由 A 到 F 的过程不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理由______。 第 页,共 10 页 19. 声音在 1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________ े ;夏夜,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 8s 才传来雷声,雷声持续了 3s 钟才停止,放电的云与你相距约为________m。 20. 一辆长 10m 的大货车,以 72݇े 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 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 20s,则隧道长为________m,大货车全部在隧道中的时间 是_______s 21.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 小车在 AB 段运动的路程 是______dm,在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 是 े ; 3 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 的时间 1 ,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 1 。 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 撞击金属片的时间 2 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 2 。 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 1 2 ,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 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原因是什么? 。 第 页,共 10 页 22. 在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某物体在平直路 面上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像如左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运 动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图 4 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的 物理量是__________。小华同学在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 情况时,描绘出了如右图所示的速度 − 时间图像.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速度 − 时间 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部分 即右图中阴影部分 的面积也可以描述上述的物理量。根 据图像可知小车在 1 秒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  े 。 23. 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_同学,他的速度是________ . 这里比较 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是在相同________的条件下比时间的方法. 24. 体育课上,小明和小红在操场上沿直线跑步,他们通过的路 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通过图象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1 ______; 2 ______。 25. 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剪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 图甲所示 ,再将它们做成图 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 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________ 选填“A”或“B” 所 示的位置释放.若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第 7 页,共 10 页 ___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___来比较 下落的快慢. 2 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 3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________ 选填“下落的时间”或“下落的路程”,下同 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或换用锥角较________ 选填“大”或 “小” 的纸锥进行实验. 26. 10 月 17 日上午,“长征二号”P 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成功 将宇航员和“神舟十一号”飞船送入太空。经过两天独立飞行,飞船完成与“天宫 二号”交会对接 . 如图所示,此时相对于“天宫二号”,飞船是______ 填“运动” 或“静止” 的。对接后,两名宇航员通过直径约 80______ 填单位符号 的通道进 入,交会对接过程是在太阳照不到的地球阴影区完成的,从光学角度看,阴影成因 是光的______现象。 27. 如图所示,小华坐在火车甲上,看到旁边的火车乙向东行驶,则相对于火车乙,火 车甲______ 选填“一定”或者“可能” 是运动的;甲乙火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是 下列情况中的______ 填序号 甲火车停在站台上,乙火车向东行驶; 甲火车停在站台上,乙火车向西行驶; 甲火车向西行驶,乙火车向东行驶; 甲火车向西行驶,乙火车停在站台上; 甲乙火车向东行驶; 甲乙火车向西行驶。 第 页,共 10 页 28. 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 别 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 每隔 0.02 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 ______球运动快, 㤵 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球的运动。这段时间内甲、乙两 球的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第 页,共 10 页 答案 1. D 2. B 3. A 4. A 5. B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C 12. C 13. A 14. C 15. 1mm 2.02 7.16. 30 0.30 小于 17. 路程 小于 18. .00 ; 0.2 ;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不相等 19. 340;2720 20. 30 121. 1 2.00 0.3 3 不妥当,小车从斜面中点滑到底端,与小车从顶端滑到中点的运动过程相同,不能 探究小车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22. 匀速直线运动;路程; 0.123. 丙; 7.े ;路程 24. 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他俩的平均速度相同 25. 1 时间;路程; 2 刻度尺;秒表; 3 下落的时间;下落高度;大。 第 10 页,共 10 页 26. 静止 cm 直线传播 27. 一定 28. 甲 乙 甲 3:5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