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上海)物理高二第二学期(试用版)-第十二章 A 原子的核式结构 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科版(上海)物理高二第二学期(试用版)-第十二章 A 原子的核式结构 课件

ID:700597

大小:59

页数:13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A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历史的脚印 o 公元前460年,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克提 出“原子”(Atom)概念。(Atom一词起源 于古希腊文“a-tomos”) o 1808年,英国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 o 原子是不可分的。 o (1)1858年,盖斯勒(Heinrich Geissler, 1815—1879)在自制的玻璃管中的阴极和阳极之间 发现了稀薄气体放电现象。 o (2)1871年,哥耳德斯坦(Eugen Goldstein, 1850一1930)观察到,这种阴极发出的东西与阴极 所用材料无关,他把它命名为阴极射线。 o (3)1875年,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 1832—1919)经过几年的实验,说明阴极射线是由 带电的粒子组成的。 阴极射线 的研究 历史的脚印 o 1897年,汤姆生(J.J.Thomsmn)测出阴极射 线粒子的电荷与与质量的比值——电子的发 现。 o 问题:原子里除了电子还有什么?(请根据 以上结论进行推理并说明理由) 初期的原子模型 o 1)1871年,韦伯的原子模型:质量极小的正电粒 子围绕质量较大的负电粒子旋转。 o 2)1901年,法国的佩兰设想:原子的中心是些带 正电的粒子,外面围绕着电子。 o 3)1903年,勒纳德健设想:有正、负电荷组成的 “刚性配偶体”。 o 4)1903年底,日本的长冈半太郎提出一个“土木 星模型”:电子均匀分布在一个环上,中心是一个 大质量的正电球。 o 5)1904年,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原子里面带正电 荷的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中,而负电荷的 电子则一粒粒的镶嵌在球内。 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 o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跟原来的 运动方向偏离不多(平均2°~3°)。 o (2)少数的α粒子产生较大的偏转。(占1% 还少) o (3)极少数的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 偏转(占1/8000),个别α粒子被反弹(占 1/20000)。 α粒子散射实验结论分析 o (1)大多数α粒子不偏转的原因是它们运动 过程中几乎没有受到阻碍,说明原子内几乎 是“空”的。 o (2)少数的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说明有带 正电的物质对他们产生库仑斥力的作用。 o (3)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它 们和某种物质发生了碰撞,而且这种物质占 据了很小的空间。 构想原子模型 o实验模拟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 o原子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 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 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 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 运动。 卢瑟福 o 卢瑟福1871年出生于新西兰,小时候上学时 学习很优秀,1892年从新西兰大学毕业后去 了英国。后来在汤姆生门下当一名研究生, 经汤姆生推荐到加拿大出任一所大学的物理 教授。1919年卢瑟福接替他的老师汤姆生担 任了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试验室主任。由 于他对原子物理学的突出贡献,被人们尊称 为原子物理之父。 历史的脚印 o 1912年,盖革、马斯登用实验证实了带正电 的原子核的存在。 o 1913年,莫塞莱用元素特征谱线与原子序数 的关系证实了核外电子环的存在。 o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后来得到进一步修正。 小结 o (1)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还要小的电子,证明原 子是可分的。 o (2)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 o (a)绝大多数α粒子穷过金箔后,跟原来的运动 方向偏离不多; o (b)少数的α粒子产生较大的偏转; o (c)极少数的α粒子产生超过90°的大角度偏转, 个别α粒子被反弹。 o (3)卢瑟福基于α粒子大角度散射实验结果,提 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o 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建 立物理模型、用新的物理模型代替旧的或不 完善的物理模型过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