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什么?形成原因?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重难点)
3.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中学生该
做什么?(重点)
汉族、
55个少数民族
合称中华民族
(一)我国的民族状况:
1.构成:
2.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①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②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③共同捍卫
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④共同参加了民主革命,创立了新中国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重要国情之一]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解放前的西藏
今天的西藏
1.国家性质
2.西藏地区的重大变化,是我们国家坚持了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和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你知道西藏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我国民族关系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根本性变化)
1、是什么?
2、原因?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国
家性质决定)
(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
(二)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三)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2、民族团结
3、各民族共同繁荣
(3)体现:
(2)含义:
(1)原因:
各民族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
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A.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法律依据)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有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C.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地位平等等
突出表现:历届全国人大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参加
十三届人大在选出的代表中,
少数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总
数的14.70%,全国55个少数民
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2019年全国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
2019年两会期间,翻译组用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彝、壮7
种民族文字翻译印刷大会文件及向大会会场提供民族语言同声传译,截至3
月12日,民族语翻译组翻译人员已用7种少数民族语言累计同传近70万字,
翻译总量达300多万字。
第九十三条规定: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基本
义务教育。
印有汉族,以及蒙古、维吾尔、藏、壮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第二行:蒙古、藏
第三行:维吾尔、壮
“落实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差
别化支持政策,加大扶持人口
较少民族发展力度,大力实施
兴边富民行动,让全国各族人
民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社会。”
——2018政府工作报告
分析:不是。虽然我国各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已实现真正平等,
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还很不平衡,所以
民族之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
使,这也是现在我国为什么要帮扶少数民族发展的原因之一。
思考: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权利,是否意味着民族平等在我国已彻
底实现?
注意:
1、民族平等≠完全相同≠消除民族差别。
2、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
会方面的平等;
3、民族平等不仅是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
大灾有大爱,抗震救灾中“中国速度”见证了全国各族人民强大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
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家园被毁内乱纷争 心灵创伤
2、民族团结原则
(1)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
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3)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
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
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2)表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
间也互相离不开。
②原因: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A.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B.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①含义:
注意:各民族共同繁荣≠同步繁荣、同等繁荣、同时繁荣。 各民族共
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也包括政治、文化方面的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昆明亲切会见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干部群众代表时指出“独龙族和
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
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 1、“无优劣之分”、“权利和义务平等”、“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
俗习惯”等体现
• 2、“和睦”、“合作”、“共同奋斗”、“反对民族分裂”、“相互离不
开”等体现
• 3、 “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加大财政对民族地
区的支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等体现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1、我们应该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民族关系
2、我们应该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的义务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3、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思考:如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国家:
①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②坚持完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
由政策,为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③制定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2)公民:
④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同各种危害民族关系的思想和行为作
斗争. 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4、处理民族关
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
3、各民族共同繁荣:
2、民族团结:
4、三者的关系
5、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许多少数民族没有平等的、准
确的称谓,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含
义。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
地名等。这体现了( )
A. 各族人民都是国家主人
B. 各族人民之间和睦相处
C. 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D. 各民族都有灿烂的文化
2、为进一步帮助新疆地区的发展,多省市编制了“十三五”
援疆规划,纷纷加大援疆资金投入规模,用于新疆地区的
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加大援疆资金投入
规模( )
A. 是巩固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保证
B. 是实现各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C. 使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得以实现
D. 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2018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1周年。今天的内蒙古面
貌焕然一新,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了642倍,农牧区
居民在生活上更加注重绿色、健康……内蒙古自治区这些
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A. 消除了各民族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B. 贯彻了少数民族和汉族同步富裕的原则
C. 保证了少数民族能够自主的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
D. 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