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沪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沪教版

ID:696618

大小:0 B

页数:6页

时间:2021-05-2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 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变化信息,并能根据数 据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合理的推测。 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能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初步体验到数据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验数据分析的价值。 教学重点 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变化信息,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分析,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会统计的价 值。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手机是人们最常用的工具,越来越智能的手机成了人们最亲密的伙伴。我也 习惯每天晚上要通过微信看看一天走的步数。早上看看天气情况,每隔一段时间 我还有看看理财的收益情况。在这些屏幕中都有我们数学的身影,你们发现了 吗? 一、生活导入、感知表征 1.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折线统计图 这些图叫什么? 2.揭题: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板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折线统计图。(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探究新知、合理读图 1.出示主题图 师:这里有一张折线统计图,观察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看看谁得到的信息多。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目的:复习统计图的一些元素,如:噢,你关注到了纵轴,横轴,标题) 师:……2010 年的销量最多。2009 年卖出 900 箱。你是怎么知道,2009 年销售 900 箱的?刚才大家是通过什么知道某一年份的销售量的?也就是折线统计图 中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 师:大家通过这张图读到了这么多信息,有没有人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信息?(出 示 2015) 师:2015 年的销量会怎样呢?(出示问号“?”)统计项目增加了,那么,我们 的标题应该变成 2009 年到? 师:你觉得 2015 年的销量会怎样?谁愿意上来比划一下? 师:根据前几年的数据,你们做出了自己的预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真实的情况。 师:2016 年的销量又会怎样呢?你们再来预测一下。 2.选一选 师:你想到的是下面哪种情况?并说说你的理由。(手势表示) (目的:解决 3 种变化情况) 3.交流分享 ○1 不变。你怎么看出不变的?(什么(线)平的?用我们的左臂来表示一下) 噢,线是平的,说明销售数量?一定不可能,还是可能性很小? ○2 下降。你怎么看出少了/下降的?那么○4 也是下降,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慢 慢的下降,我们可以称为缓慢下降(板书),那么○4 可以称为大幅下降(板书) 师:这些线的下降,让我们知道了数量在?(减少) ○3 上升。你怎么看出增加了/上升的?这样的上升,可以称为:缓慢上升。那这 幅图里,有没有大幅上升?师:这些线的上升,让我们知道了数量在?(增加) 小结:刚才,大家不仅关注了点还关注了线。在折线统计图中用线的上升和下降 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 师: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请看屏幕。 师:同学们刚才根据前几年的数据,做出了自己的预测,有人预测正确了,也有 人预测错了,那你们觉得,前几年做的统计有有用吗? …… 师:讲地真好,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价值。按照正常的情况,根据前期的数据显示 和变化趋势,推测销售量应该在 850 箱左右,但为了空气质量,必须大幅下降烟 花爆竹的燃放,所以,市政府出台了禁燃令。统计为我们的判断和决策提供了依 据。 三、比较分析,感悟特点 师:除了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我们以前还学过?(条形统计图) 1.第一变: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师:仔细看,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变成条形统计图,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相同:标题、横轴、纵轴都没有变化) 不同:数量的呈现形式——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 图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用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第二变: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改变条形统计图中项目的排列次序) 观察并思考: 看看这次变了什么?变了以后会不会影响统计的结果?我们还是能一眼看 出销量最多的是?(2010年),最少的是(2016年) 虽然,改变了次序,但没有改变统计的结果,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还是按一 定的顺序排列。 3.第三变: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先想象后验证: 现在,我要把这幅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了,请大家想象一下,(现在 的结果与之前的还一样吗?)会是什么样子,可不可以这么变,有没有问题? 师:现在,你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又有什么体会?(说给同桌听一听) 折线统计图中用折线来表示数量增减的变化,所以,项目不能交换,而且, 折线统计图还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看来折线统计图的功能比条形统计 图强大,那么,条形统计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往下学。 四、实际应用、类比升华 1.实际应用 师:现在许多学校都成立了校足球队,我们学校也有。这不,我们区的小学足球 联赛马上要开始了,学校足球王教练要从小杰、小丁、小徐、小张中选出一位主 罚点球的队员?你们觉得选谁? 师:需要什么?哎,对了。让数据说话。教练让他们比了一轮,每人罚 10 个球, 结果已经有了,如果要制成统计图,你会选哪一种? 四位学生罚中点球数量统计表 姓名 小杰 小丁 小徐 小张 数量(个) 4 8 5 7 ①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表示?并说明你的理由。 折线无意义,条形统计图合适。现在觉得条形统计图是有存在的必要的,我们要 根据需要来选择。 ②选一位主罚点球的队员,你会怎么选?说说你的想法。 师:有一个人不乐意了,你们知道是谁吗?他会怎么想呢? 对呀,小张说,比 一次不能代表真正的水平,所以教练让他们比了四轮。 2.类比升华 ①为了公平选拔,小丁和小张共进行了四轮比试,比赛结果已经制成了折线统计 图,从这两幅图中,你读懂了什么?根据统计结果,你会选择哪位同学作为代表? 为什么?(小组交流) 你是怎么看出,小张有稳定的发挥并有上升的趋势?而小丁不稳定? 师:对呀,通过图中的折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变化情况,而王教练就 是要大家看出这两位小朋友,罚中点球数量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了折线统计图。 ○2 这就是小张四次数据,还记得之前四位同学的数据吗?同样都是四个数据, 为什么有的制成折线统计图,而有的认为只能制成条形统计图呢?现在,你对条 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又有什么体会? 3.综合应用 师:刚才,统计为王教练的决策提供了帮助,还根据不同的统计需求,选择不同 的统计图来呈现数据。 这里有一个某市 6 周岁儿童身高 30 年动态情况的统计,你选择折线统计图 or 条形统计图?或觉得都可以。 某市 6 周岁儿童身高 30 年动态情况 年份 1980 年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平均身高(米) 1.13 1.15 1.19 1.22 (折线统计图) 师:其实,两种都可以,那哪一种更合适呢? 因为是强调动态情况,所以认为折线更合适。 出示 1.2 米标准线,知道这是什么吗?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也就是 6 周岁及以下的儿童实行免票乘用公共交 通,但确定年龄比较麻烦,所以,以身高不足 1.2 米为标准线,我小时候长得比 较矮,所以享受了挺长时间的免票。但看了这个统计,你有什么话想对相关部门 说吗? 出示 1.3 米标准线 师:是谁让相关部门做出了改变的决策? 媒体出示:2011 年 3 月 1 日起,上海市将原先身高不足 1.2 米的儿童免票乘车 标准调整为身高不足 1.3 米的儿童免票乘车。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说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点:数量的多少 线:数量增减的变化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