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高中历史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检测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某时期中共的宣传口号先后包括:“苗人下山来与汉族共同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 阀”“保护喇嘛,信教自由”“抗日反蒋,保护回民”“苏维埃分田地牛羊粮食房屋财产给回 番穷人”等。这些口号( ) A.为国民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B.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 C.有利于红军实施战略转移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火柴大王”刘鸿生 1928 年提出华资火柴厂商同业合并的竞争策略,后极力促成火柴业的 同业联合,先后组建了“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实行规模经营。 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A.获取高额利润 B.面临外资竞争 C.提高管理效率 D.创新经营模式 3.民国十二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保持 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国及专力军事两个旧观念。 此后国共两党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国民革命 B.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 C.进行重庆谈判,实现国内和平建国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建立联合政府 4.1919 年 6 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 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 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由此可知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C.爱国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5.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表明,毛泽东 A.抛弃了“城市中心论 B.成为了党的领导核心 C.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D.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 6.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当时情景:“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 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这 里记述的应是 A.湖北新军发动革命 B.国民革命军北伐 C.工农红军长征 D.八路军抗日斗争 7.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C.工人罢工斗争不断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8.“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一举”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下列关于 1927—1936 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资本受益最大 B.轻工业得到发展 C.官僚资本对金融业的控制削弱 D.完全没有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支持 10.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对于青年学生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痛打驻日公使章 宗祥的公开质疑:“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 纵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 得。……。”下列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 A.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内从事爱国活动 B.反对五四运动 C.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外从事国民运动 D.维护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11.1934 年 11 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 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 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 当主席。”该“匪区”应该是 A.国民党统治区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农村革命根据地 12.1929 年 12 月 28 日,毛泽作了长篇政治报告,并形成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该决议 指出,为了纠正红四军党内、军内严重的消极腐败现象,必须加强正面教育,从思想上纠正各 种错误观点,这一决议 A.旨在进一步正王明的“左”倾错误 B.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C.表明中共在政策制定上已完全独立 D.促进了红四军的健康发展 13.五四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 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②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 ③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④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1924 年~1927 年间,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有可能遇 到的事情是 A.参加五四运动,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北伐战争的新闻 C.从新闻媒体中得知红军和毛泽东到达陕北 D. 从东北来的客人带来消息:沈阳的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 15.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如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 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注:1922 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 A.1902 年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B.1922 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 C.总体而言国民政府比清政府和北洋政府都更加重视科学教育 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对科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16.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极大促进了 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这场运动史称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17.1921 年 5 月 4 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引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由 此可见,胡适 A.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 B.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C.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 D.希望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 1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这一著作诞生时, 毛泽东正战斗在如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9.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后,曾下令焚毁一切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日本侵 略者采取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推行日本的奴化思想 B.减轻中国学生的学习负担 C.消除中国文化中的封建因素 D.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20.1929 年 12 月,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确定了 “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是( ) A.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二、简答题 21.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 1840 年鸦 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和不同的思想主张。 (1)迈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的标志是什么? (2)西方启蒙思想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浪一浪救国图强的思想潮流,请 具体列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 (3)马克思主义被誉为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在中国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第一人 是谁?写出其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作品名称。 三、材料分析题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 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二 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核定地价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③必修》 材料三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到 敌人控制薄弱的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 革命道路。 ——摘编自人教版必修《历史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什么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主要内容分别对应同盟会 16 字纲领的什么内容? (3)材料三中毛泽东“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 路?根据材料三,指出他开辟这一革命道路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7 年再次科举落第之后,洪秀全完全崩溃了,精神陷入错乱,大病一场。他 在病中朦胧地看见自己升到了天堂,看见天父上帝和他的兄长耶稣。天父上帝身穿黑色龙袍, 长长的金须,更增添了他的威严。他指定洪秀全去铲除魔鬼,继承皇位。 材料二 孙中山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尝试,被列宁称赞为对唤醒人民、争取自由 和建立彻底民主的制度作出了许多贡献,“终于推翻了中世纪的旧制度和维护这个制度的政府, 在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 材料三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命新思想为将来革新 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 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 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 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 爱国之运动。倘能继续增高,其将来书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 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 价值之事。 ——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铲除魔鬼”的含义,并分析洪秀全这一认识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列宁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述孙中山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6.B 7.B 8.C 9.C 10.A 11.D 12.D 13.C 14.B 15.C 16.B 17.C 18.A 19.D 20.B 21.(1)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2)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新文化 运动代表陈独秀民主和科学 (3)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2.(1)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后期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 (2)内容:民族、民权、民生。民族对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对应“创立民国”; 民生对应“平均地权”。 (3)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原因: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农村 力量薄弱,利于开展革命。 23.(1)“铲除魔鬼”的含义是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原因有:阶级矛盾激化是根本原因,民 族矛盾激化,自然灾害,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2)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民主共和政府很快夭折, 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未改变,因此列宁对辛亥革命 的评价不全面。 (3)五四运动作为文化运动价值很大,五四运动推进了思想解放,认识到民众思想解放的意 义,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对国民党革命思想的转变 有很大价值。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