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
课题 5.4 平移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 总课时数 1 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经历作图的操作过程,理解平移的内涵,掌握图形平移的特
征,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2.通过小组探究质
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情投入,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及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欣赏意识.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的距离所决定的,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
后的图形.
难点:确定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过程 札记
一.情境导入
1.我们先观看以下几种生活现象,有哪些几何变化?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点 1:平移的相关概念
问题 1: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一模一样的爱心呢?有几种方法?
导学提纲
问题 2: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平移的实际例子吗?(举手回答)
问题 3:图形平移运用了什么原理,根据是什么?
平移的概念:
(二)探究点 2:平移的性质
动动手: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思考:(1)线段 AB 与 DE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2)线段 AC 与 DF 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
问题:三角形 ABC 沿着水平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 DEF`的位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
且相等外,你还发现了什么现象?
导学提纲
三.典例导学
(一)平移的概念
1.下面 2,3,4,5 幅图中哪幅图是由 1 平移得到的?
2.经过平移,图形上每个点都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不同
B.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C.不同的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D.无法确定
A
B
C
D
E
F
导学提纲
3 如图所示,请将图中的“蘑菇”向左平移 6 个格,再向下平移 2 个格.
(二)平移的性质
4.如图所示,△DEF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 ED 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5 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
________.
四.目标检测
1.如图所示,△FDE 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ABC.( )
A.沿射线 EC 的方向移动 DB 长; B.沿射线 EC 的方向移动 CD 长
C.沿射线 BD 的方向移动 BD 长; D.沿射线 BD 的方向移动 DC 长
2.如图 2 所示,下列四组图形中,有一组中的两个图形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组图形是
O
F
E
C
B
A
D
O
F
E
C
B
A
D
导学提纲
( )
A
B
C
D
3.如图所示,△DEF 经过平移可以得到△ABC,那么∠C
的对应角和 ED 的对应边分别是( )
A.∠F,AC B.∠BOD,BA; C.∠F,BA D.∠BOD,AC
4.如图所示,右边的两个图形中,经过平移能得到左边的图形的是( )
D
C
B
A
5.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线段( )
A.互相平行且相等; B.互相垂直且相等 C.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二、填空题
6.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________和_________都相
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________.
7.如图所示,平移△ABC 可得到△DEF,如果∠A=50°,∠C=60°,那么∠
E=____度,∠EDF=_______度,∠F=______度,∠DOB=_______度.
四、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O
F
E
C
B
A
D
O
F
E
C
B
A
D
导学提纲
(一)小结
(二)延伸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