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二课时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第二课时教案

ID:688234

大小:391.1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二课时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 的影响。 2、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生 活质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 它的“鱼米之乡”的美誉,要知道,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很稠密, 城市发展很快,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长江三角洲为什么是我国最大 的城市群。 2 二、新授: 教师让学生找出长江三角洲的历史、现状、地位和城市群。 历史: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 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 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现状: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 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地位: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 300 万(2010 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 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 增强。 城市群: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 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 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 样。由此,这里许多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让学生完成学生活动。 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交通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张予墨的家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张予墨 的爸爸、妈妈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表 7.1 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 3 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1. 与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 不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呢? (1)张予墨的父母生活和工作不在同一座城市。 (2)发达的高速 铁路和高速公路。 2.这种生活方式依赖的条件是什么呢? 张予墨一家人现在这种生活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 机会,收入较高;弊端是每天交通成本较高,上下班用时较多。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而且还有水乡的文化 特色,还是著名的旅游区。 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 了独居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景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 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建筑精 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杭州西湖以其秀美 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乡风貌 4 也别具特色,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因为保存着 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人文景观:,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 化和饮食文化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再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 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三、课堂小结: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且还是我国著名 的城市群,还具有水乡的文化特色,还是著名的旅游区,有机会的话, 大家一定要区那里看看呦! 四、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凭借濒海沿江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B.凭借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经济发展速度快,环境污染轻 D.通过京广线联系京津唐工业基地 2、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 ) A.长江上游地区 B.渤海和黄海之滨 5 C.江海交汇之地 D.鲁南和苏北 3、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4、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航空运输 C.海洋运输 D.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5、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崎岖 B.河湖稀少 C.城市密集 D.经济不发达 板书设计 古都: 南京、杭州、苏州、扬州 景点:西湖、乌镇、西塘、周庄、同里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