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二节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鲁科版 2019 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第二节化学反应 与能量转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 Ba(OH)2·8H2O 与 NH4Cl 的反应 B. 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反应物的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时,反应吸热 B. 反应 HCHO+O2 CO2+H2O 为吸热反应 C. 一个化学反应,当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D. 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 3.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华为 Mate 系列手机采用的超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 B. 原电池中的电极一定要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 C. 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是负极 D. 太阳能电池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 4.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激光 2H2O 激光 2H2↑+O2↑。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B. 该反应中水分解会释放能量 C. TiO2 在反应中作催化剂 D. 该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5.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 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 a 和 b 用导线连接后,Fe 片上发生还原反应,溶液中的 Cu2+向铜电极移动 6.已知反应 A+B=C+D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7.氢氧化钠溶于水时( ) A. 水合过程大于扩散过程 B. 扩散过程大于水合过程 C. 扩散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吸收的热量 D. 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大于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 8.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燃烧是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B. 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 CO2 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C.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 CO2 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D. 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电能属于二次能源 9.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液态水气化 D. 氧化钙溶于水 10.下列现象或变化与原电池无关的是( ) A. 银质物品久置表面变暗 B. 生铁比纯铁容易生锈 C.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 D. 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 CuSO4 溶液可使反应加快 11.乙醇作为可再生能源比化石能源具有较大的优势,如图为乙醇燃料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C2H5OH+3O2 = 2CO2+3H2O。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 a 极与用电器的正极相接 B.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质子由装置左侧向右侧移动 D. 该装置的电解质溶液呈酸性 1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13.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u 是负极 B.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显蓝色 C. Zn 棒发生反应:Zn-2e-=Zn2+ D. 该装置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14.一种高性能的碱性硼化钒(VB2)—空气电池如下图所示,其中在 VB2 电极发生反应: VB+16OH - -11e - VO4 3- +B(OH)4 - +4HO 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负载通过 0.04 mol 电子时,有 0.224 L(标准状况)O2 参与反应 B. 正极区溶液的 pH 降低、负极区溶液的 pH 升高 C. 电池总反应为 4VB + 11O + 䁕OH + 6HO B(OH)4 + 4VO4 3 D. 电流由复合碳电极经负载、VB2 电极、KOH 溶液回到复合碳电极 15.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水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 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 每生成 1molNa2Mn5O10 转移 2mol 电子 C. 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 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到正极,然后再经过内电路回到负极 16.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甲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B. 装置甲溶液中 SO42ˉ向锌片做定向移动 C. 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ˉ=H2↑ D. 装置乙中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二、综合题 17.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 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 kJ·mol -1 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已知拆开 1 mol H—H 键、1 mol I—I 键、1 mol H—I 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436 kJ、151 kJ、299 kJ。 则由 1 mol 氢气和 1 mol 碘反应生成 HI 会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________kJ 的热量。在化学反应过程 中,是将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 (3)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 ①物质燃烧②炸药爆炸③酸碱中和反应④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碳⑤食物因氧化而腐败⑥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⑦铁粉与稀盐酸反应 18.利用化学反应将储存在物质内部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科学家设计出了原电池,从而为人类生产、生活 提供能量。 一同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Cu=Cu2++2Ag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①负极的材料是________,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②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写出电极材料的名称) ③当反应进行到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材料,测得某一电极增重了 5.4 g,则该原电池反应共转移的电子数目 是________。 19. (1)如图所示,若 C 为浓硝酸,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 电极材料为 Fe ,A 电极材料为 Cu,则 B 电极的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 C 的 pH 将________ (填 “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我国首创以铝-空气-海水电池作为能源的新型的海水标志灯,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靠空气中的氧气 使铝不断氧化而产生电流,只要把灯放入海水数分钟,就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则电源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_, 负极反应为________;正极反应为________。 (3)熔盐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 Li2CO3 和 Na2CO3 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 为 负极燃气,空气与 CO2 的混合气为正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 ℃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电池反应式。 负极反应式为 2CO+2CO32--4e-=4CO2 , 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 20.丙烷是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之一,是一种优良的燃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定量丙烷完全燃烧生成 CO2 和 1mol H2O(l)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图中的括号内填入“+”或 “﹣”)________。写出表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 ①上述生产硫酸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b 是________极(填“正”或“负”),b 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a 电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②生产过程中 H+向________(填 a 或 b)电极区域运动。 (3)将两个铂电极插入氢氧化钾溶液中,向两极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可构成甲烷燃料电池,已知通入甲 烷的一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溶液的 pH 值将________。(填“下降”“上 升”或“不变”)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B 5. D 6. B 7. D 8. D 9. A 10. A 11. C 12. C 13. C 14. B 15. B 16. C 17. (1)放热 (2)放出;11;化学能;热能 (3)①②③⑤⑦;④⑥ 18. 铜;Cu-2e-=Cu2+;2Ag++2e-=2Ag;铜;银;0.05NA(或 3.01×1022) 19. (1)4H++ 2NO3-+2e-=2NO2↑+2H2O;Cu-2e-=Cu2+;升高 (2)铝;4Al-12e-=4Al3+;3O2+6H2O+12e-=12OH- (3)O2+2CO2+4e-=2CO;2CO+O2=2CO2 20. (1)-;C3H8(g)+5O2(g)=3CO2(g)+4H2O(l) △H=-2215kJ/mol (2)2SO2+ O2+2H2O=2H2SO4;正;O2+4e-+4H+ =2H2O;氧化反应;b (3)CH4—8e-+10OH-=CO32-+7 H2O;下降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