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一节铁的多样
性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 Fe2+,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 Fe2+转变为 Fe3+,生成
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 O2 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 C 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 C 具有
A.酸性 B.碱性 C.氧化性 D.还原性
2.制备氯化物时,常用两种方法:①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②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用以上两种
方法都可制得的氯化物是( )
A.AlCl3 B.FeCl3 C.FeCl2 D.CuCl2
3.下列物质能与铝粉组成铝热剂的是( )
A. 2 3Cr O B. 2MnCl C. 2 2Na O D. MgO
4.下列金属①铁、②镁、③锰、④矾、⑤铬,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实验室用 FeCl2 和烧碱制备 Fe(OH)2,为了生成的产物不容易被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 FeCl2 和烧碱溶液所用的蒸馏水通常要煮沸
B.可在 FeCl2 溶液的上面加一层苯,以隔绝空气
C.向 FeCl2 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时,胶头滴管尖嘴不能伸入到试管内
D.产生 Fe(OH)2 沉淀后,不能震荡试管
6.有 NaCl、FeCl2、FeCl3、MgCl2、AlCl3 五种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盐酸 B.烧碱溶液 C.氨水 D.KSCN 溶液
7.下列物质不能与 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Al B. 2 3Fe O C. 3 2Ca HCO D. 2 3Al O
8.《新修本草》是我国古代药物学著作之一,其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
者,正如琉璃……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据此推测,“青矾”的主要成分为( )
A. 4 2CuSO 5H O B. 4 2FeSO 7H O
C. 2 3 2Na CO 10H O D. 2 4 23Fe SO 9H O
9.铁的常见化合价有+2 价和+3 价。据研究,铁在浓 HNO3 中发生钝化时,可生成一种化学式为 Fe8O11
的化合物,它可以看作由 FeO 和 Fe2O3 组成的复杂氧化物。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
A.FeO·3Fe2O3 B.FeO·2Fe2O3 C.2FeO·3Fe2O3 D.2FeO·Fe2O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3Fe ,无 2Fe
B.铁粉用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起到还原作用
C. 3FeCl 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原因是 3FeCl 能从含有 3FeCl 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D. 2+ -1c Fe =1mol L 的溶液中, +K 、 +
4NH 、 4MnO 、 2S 能大量共存
11.把 1.0 mol/L CuSO4 溶液、1.0 mol/L Fe2(SO4)3 溶液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等于混合
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此时溶液中 Fe2+的物
质的量浓度为( )
A.1.0 mol/L B.2.0 mol/L C.3.0 mol/L D.4.0 mol/L
12.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均由一步反
应实现的是( )
A. 2 3Na NaOH Na CO NaCl
B. 2 3 33Al Al O Al OH AlCl
C. 2 42Mg MgCl Mg OH MgSO
D. 2 2 3Fe FeCl Fe OH Fe OH
13.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 Fe2O3
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
C.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Fe 与 H2O 不反应,但能与空气中的 O2、H2O 共同作用发生反应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均能使 Fe2O3 还原成单质铁的是( )
A.CO、O2、H2 B.CO、CO2、C
C.CO2、H2O、O2 D.Al、C、H2
15.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各
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KOH、K2CO3、KNO3
C.H2O2、H2O、O2 D.Fe2O3、FeCl3、Fe(OH)3
16.某混合物由 0.56gFe、0.24gMg 及 0.32gCu 组成,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物全部溶解
B.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
C.反应过程中共产生 0.04molH2
D.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在氧气流中充分灼烧,可得到 0.4g 黑色粉末
二、实验题
17. 3 2 4 23K Fe C O 3H O (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
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装置 B、F 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 E 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
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 A 中的残留物含有 FeO 和 2 3Fe O ,检验 2 3Fe O 存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制备 Fe(OH)2 白色沉淀。
请回答:
(1)装置 5 的作用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关闭 K2,打开 K1,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打开 K2,关闭 K1,发现 3 中溶液不能进入 4 中。
请为装置作一处改进,使溶液能进入 4 中__________。
(3)装置改进后,将 3 中反应后溶液压入 4 中,在 4 中析出了灰绿色沉淀。从实验操作过程分析没有产生白
色沉淀的原因__________。
19.用下面两种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 2Fe(OH) 沉淀。
Ⅰ.方法一:用 4FeSO 溶液与不含 2O 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 溶液反应制备 2Fe(OH) 。
(1)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2O 常采用的________方法。
(2)生成白色 2Fe(OH) 沉淀的操作是用长胶头滴管吸取不含 2O 的 NaOH 溶液,插入 4FeSO 溶液液面下,
再挤出 NaOH 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Ⅱ.方法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用不含 2O 的 NaOH 溶液、铁屑、稀 2 4H SO 制备 2Fe(OH) 。
(1)在试管 A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 B 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 2Fe(OH) 沉淀,在试管 A 和 B 中加入试剂,塞紧塞子,打开止水夹后的实验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
(4)这样生成的 2Fe(OH)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0.某研究小组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花肥的主要成
分及相关性质。(已知: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 2Fe 氧化为 3Fe )
首先对该花肥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 4FeSO ;b.含有 4FeSO 和 2 4 3Fe SO ;c.只含有 2 4 3Fe SO
将花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 X,然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 操作 现象
Ⅰ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mL 1mol/L NaOH 溶液 产生红褐色沉淀
Ⅱ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 溶液 溶液显红色
(1)提出假设 b、c 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对实验Ⅰ的预期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产生该预期现象的依
据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
(3)由实验Ⅱ得出的结论是_____。结合实验 I、Ⅱ推测实验Ⅰ的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相符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该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再加入 1mL 水 溶液显红色
Ⅳ 取 2mL 溶液 X,加入 1 滴 KSCN,再加入 1mL 氯水 溶液显红色,且颜色比实验Ⅲ的深
(4)实验Ⅳ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请表述提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_____。
(6)在明确了溶液 X 的主要成分后,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溶液 X 与锌粉的反应,进行实验 V: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Ⅴ 取 2mL 溶液 X,加入少量锌粉 无明显现象
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锌粉漂浮在试管中,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
学为确认是否有反应发生,查阅资料发现 2Fe 遇铁氰化钾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据此对实验 V 做了改进,
进行实验Ⅵ、Ⅶ:
实验序号 操作 现象
Ⅲ 取 2mL 溶液 X,加入 3 滴铁氰化钾 产生蓝色沉淀
Ⅳ
取 2mL 溶液 X,加入少量锌粉,再加入 3 滴铁氰化
钾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量比实验Ⅳ
的多
由此可知,实验 V 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并不意味着没有反应发生。写出实验 V 中锌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A3.A4.C5.C6.B7.B8.B9.C10.B11.B12.B13.A14.D15.B16.D
17.隔绝空气,使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后续装置 2CO CO 先熄灭装置 A、E 的酒精灯,冷
却后停止通入氮气 取少许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 1~2 滴 KSCN 溶液,溶液变红色,
证明含有 2 3Fe O
18.液封,防止空气进入装置 4 中 在装置 2、3 之间添加止水夹 装置 4 中的空气没有排尽
19.煮沸 避免生成的 2Fe(OH) 沉淀接触 2O 铁屑、稀 2 4H SO 不含 2O 的 NaOH 溶液 检验试
管 B 出口处氢气的纯度,当排出的 2H 纯净时,再关闭止水夹 两试管中充满 2H 且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可防止 2Fe(OH) 被氧化
20. 4FeSO 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 2 4 3Fe SO 2
2Fe 2OH =Fe(OH) 、
2 2 2 34Fe(OH) O 2H O 4Fe(OH) 花肥中肯定有 2 4 3Fe SO (或假设 a 不成立) 溶液 X 中存
在 3Fe ,与 NaOH 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 2Fe 与 NaOH 反应生成的沉淀的颜色变化(或 2Fe 已
全部被氧化为 3Fe ,溶液 X 中无 2Fe ,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 2 3
2Cl 2Fe 2Cl 2Fe 花肥
的主要成分中含有 4FeSO 和 2 4 3Fe SO (或假设 b 成立) 实验Ⅲ证明溶液 X 中有 3Fe ,实验Ⅳ中加
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 3Fe 的浓度变大,也就是溶液中原来存在的 2Fe 被氯水氧化为 3Fe ,因此原
溶液中有 2Fe ,即假设 b 成立。 3 2 2Zn 2Fe =Zn 2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