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第八章 浮力
第三节《浮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八年级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体现“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满足每个学生
的发展基本需求”;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
在设计本节课时,努力做到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合
作、交流等方式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注重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
等交流共同探索”的教学思想。
教材分析
本节《浮力的利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浮力》及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浮力的
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大小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
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
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
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
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
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
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②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②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合作互助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师友互助,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三只改造后的乒乓球、三枚鸡蛋、三只烧杯、密度计、橡皮泥、小蓝瓶、注射器、玻璃
球、橡皮泥、氢气球
教学过程
教 学 流 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由几张照片引起的联想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
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3.知道轮船、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
知识回顾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的______产生的。
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______
三.浮力的计算方法:
①称重法:__________
②阿基米德原理:____________
根据图片播放,
师友共同合作完
成此环节问题,
两题对比引发学
生的思考。
利用课件出示本
节学习目标,师
友合作共同回顾
知识,并回答问
题。
通过观看图片,
进一步引发学生
的思考,大大提
高 学 生 求 知 欲
望。
通过对上节课知
识的复习,帮助
学生思考浮力的
利用,为下一步
引出课题做好铺
垫。
③压力差法: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互助释疑】
探究一、浮沉初体验
乒乓三兄弟之大冒险
探究二、长大后三兄弟的奇妙之旅
讨论: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一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你能否根据物体密度与液
体密度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
师友交流:物体的浮沉条件
例题分析
煮汤圆时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把汤圆放入锅中,汤圆
会沉到底部,但过一会汤圆浮到水面上来,请你利用浮
力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通过教师演
示 实 验 观 察 现
象,完成问题归
纳物体的浮沉条
件
师友合作,应用
所学知识解决生
活问题
通过此环节大大
培养了学生的观
察能力,分析问
题能力得到有效
提升。
通过此环节,做
到学以致用,并
为下一环节做好
知识的铺垫。
【合作探究 互助提高】
浮力的应用
由橡皮泥引发的思考
探究轮船、密度计工作原理。
游戏小热身
小蓝瓶的秘密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学生利用分组实
验,师友合作,
分析轮船、密度
计、潜水艇的工
作原理
实验体会更加直
观,更易于让学
生体会及把握工
作原理。实验物
品取自于生活,
学 生 更 易 于 操
作。
【精讲点拨 互助拓展】
由氢气球引起的思考?
教师找四名同学同时松开绑好的气球,观察现象。
讨论为何此气球可以飘起
热气球、飞艇工作原理
学生在教师引导
下,观察为何我
们现场吹起的气
球无法飞上天,
但教师松开的卡
通 气 球 可 以 飞
起,并悬于空中,
学生通过观察,
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的进一
步拓展浮力的应
用,将液体引向
了气体,进步让
学生体会浮力在
气体中的应用。
演示器材都来自
于生活,学生容
易理解,没有距
离感,让物理贴
近生活,服务于
生 活 贯 穿 于 始
终。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1、盐水选种
2、由潜水艇,你想到了什么动物?
生活小妙招
用什么方法来快速比较牛奶与水的密度大小
学 生 交 流 谈 体
会,谈收获。
此环节让学生通
过交流强化本节
重点。
通过习题巩固查
找不足,检验知
识的把握情况。
并能运用所学知
识解释生活实际
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浮力的利用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判定
受力分析法 密度比较法
二、浮力的应用
轮 船 空 心
密度计 漂 浮
潜水艇 改变自身重力
氢气球和飞艇 改变自身体积
教学反思
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
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
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
节内容是在上节课学习了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与
上节课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后者意在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
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层层设关,激发他们用合作探
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选材主要来自于生活,学生易于把握,易
于理解,同时也紧扣物理服务与生活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