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三节氮的循环巩固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三节氮的循环巩固练习

ID:687571

大小:278.8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三节氮的 循环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澄清透明的是 ( ) A.K+、 - 4MnO 、Cl-、 2- 4SO B.Na+、 3HCO 、 2- 4SO 、Cl- C.Fe3+、Na+、 2 3CO  、Ba2+ D.Na+ 、 - 3NO 、 4NH 、 2- 4SO 2.在 a LAlCl3 和 NH4Cl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2b mol AgNO3,恰好使溶液中的 Cl﹣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 并加热可得到 c molNH3,则原溶液中的 Al3+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A. 2b-c 2a B. 2b-c a C. 2b-c 3a D. 2b-c 6a 3.下列物质中,能使石蕊试液最终变红的是( ) A. SO2 B.Na2O2 C.Cl2 D.NH3 4.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下面设计的方案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 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 NaOH 溶液,以便除去 HCl 气体 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为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丁装置中倒扣的漏斗主要作用是防止污染性空气逸出 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5.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NO2 B.CO2 C.Na2O2 D.KOH 6.北京 2008 奥运会金牌直径为 70 mm,厚 6 mm。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金牌是由 纯金制造;乙认为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请 你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 A.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硝酸 D.硝酸银溶液 7.将镁铁合金投入到 300mL 硝酸溶液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生成 Mg2+和 Fe3+;硝酸全部被还原为一氧化 氮,其体积为 6.72L(标准状况),当加入 300mL 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 测得质量为 28.1g。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6mol•L-1 B.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 12.8g C.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mol•L-1 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0.9mol 8.将 11.9 g 由 Mg、Al、Fe 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 NaOH 溶液中,合金质量减少了 2.7 g。另取等质量的合 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了 6.72 L NO(标准状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则最终 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 A.22.1 g B.27.2 g C.30 g D.19.4 g 9.将足量的 SO2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中,未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当通入下列气体后,仍然观察不到白 色沉淀产生的是( ) A.Cl2 B.CO2 C.NO2 D.NH3 10.一种盐 X 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 Y,Y 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 Z 溶液,Y 和 Z 反应 又生成 X,则 X 是(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 11.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 4NH Cl稀溶液、 NaOH 稀溶液、碱石灰 B.饱和氨水、 NaOH 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 C. NaOH 溶液、 4NH Cl晶体、浓硫酸 D. 4NH 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 12.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时,还原产物是 ( ) A.NO2 B.NO C.N2O D.N2 13.已知 NH3 和 HCl 都是能用来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若在相同条件下用等体积烧瓶各收集满 NH3 和 HCl 气体,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两烧瓶内充满溶液且不考虑溶质的扩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 和 HCl 分别形成蓝色、红色喷泉 B.制备干燥的 NH3 和 HCl,所需的干燥剂分别是碱石灰、浓硫酸 C.若烧瓶中改为 NO2,则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不同 D.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塞,也可引发喷泉 14.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2NO 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③向  3 2Fe NO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 ④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1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 m g 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收集到的 V L 气体全为 NO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143.5 22.4w  100.4m V  ×100% 16.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 A. 3Cu HNO ( 稀 3 2) Cu(NO ) B. 3Cu HNO ( 浓 3 2) Cu(NO ) C.Cu 浓硫酸 加热 CuSO4 3HNOCu(NO3)2 D.Cu 空气 加热 CuO 3HNOCu(NO3)2 二、填空题 17.已知 HNO2 是一种弱酸,向 NaNO2 中加入强酸可生成 HNO2,HNO2 不稳定,易分解成 NO 和 NO2 气体; HNO2 是一种还原剂,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但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 Fe2+氧化成 Fe3+。 AgNO2 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 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 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 Fe2+转化为 Fe3+而中毒, 可以服用维生素 C 解毒,维生素 C 在解毒的过程中表现出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 NaNO2 和 NaCl 的是_________。 A.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加入 AgN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C.分别在它们的酸性溶液中加入 FeCl2 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观察外观 18.SO2 在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分类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可以对它有较理性的认识。 (1)SO2 属于_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可预知其能与碱反应。 (2)SO2 能否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_,能否与 HNO3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 (3)向锌粉的悬浊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可制备一种含+3 价硫的盐 ZnS2O4,这体现了 SO2 的 _____性,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有 0.1NA 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 gZnS2O4 生成。 19.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 A、B 两室,向 B 室充入 1 molN2,A 室加入一定量的 X 固体,加热,发生化学反应 X  2Y↑+CO2↑+H2O↑,反应结束后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1) A 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生成的 CO2 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 (2)Y 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实验室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下列装置可用于作为 Y 气体的尾 气处理装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反应后 A 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48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_______倍,X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 (4)若在 A 室加入足量碱石灰(碱石灰可吸收 CO2 和 H2O,忽略固体所占体积),保持温度不变,最终活塞 停留的位置在___________刻度,此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加碱石灰前气体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20.现有下列 4 种物质:①NO2②Al(OH)3③FeCl2④SiO2 (1)与水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的是___(填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两性氢氧化物是___,该物质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有人预测①与③的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 三、工业流程题 21.氨和硝酸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如图是工业合成氨及制备硝酸的流程示意图: (1)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氨分离器中压强约为 15MPa,温度约为-20℃,分离氨应用了氨_______的性质。 (3)氧化炉中,NH3 转化为 NO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标准状况下,5.6LNH3 被氧化为 NO 时转移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_______。 (4)吸收塔中出来的尾气可用 Na2CO3 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a. 2 2 3 3 2 22NO Na CO NaNO NaNO CO    b. 2 2 3 2 2NO NO Na CO 2NaNO CO    ①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 2NaNO 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吸 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②根据反应 b,每产生 22.4L(标准状况下) 2CO 吸收液质量将增加_______g。 (5)以合成氨为基础的化肥工业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占 50%左右,但人类如果过度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影 响是_______(任答 1 点);为了维持自然界中氮的平衡,除了合理施用化肥外,人类还可以采取措施是 _______(任答 1 点)。 22.水体中植物营养素过多蓄积会加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利用微生物对含氮 废水进行处理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 (1)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有氮元素和_____(填字母)。 a.磷元素 b.氧元素 (2)根据图 1 和图 2,推断使用亚硝化菌的最佳条件为_____。 (3)过程③,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利用微生物处理含氮废水的优点为_____ 参考答案 1.A2.C3.A4.B5.B6.C7.B8.D9.B10.B11.D12.C13.C14.D15.D16.D 17.还原 BD 18.酸性氧化物 否 SO2 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相邻,没有中间价态 能 SO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HNO3 具强氧化性 氧化 Zn+2SO2=ZnS2O4 9.65 19.2mol 11.2L ACD 12 96g/mol 3 2:3 20.① 3NO2+H2O=2HNO3+NO ④ ② Al(OH)3+OH-=AlO 2  +2H2O 溶液由 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红棕色气体变无色;反应后气体与空气接触变红棕色 21.N2+3H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3 易液化 4NH3+5O2 催化剂 Δ 4NO+6H2O 1.25mol NaNO3 NO 32 水体富营养化(或土壤酸化板结、赤潮、酸雨光化学 烟雾、臭氧层空洞等合理答案) 氨氮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工业污水处理后排放、养殖业污 水处理后排放、出行多使用公共交通用具,减少私家车使用或植树造林等其他合理答案) 22.a pH=8、32℃ 2HNO2+O2 硝化菌 2HNO3 降解能力强,条件温和,处理产 物为氮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