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第6章《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沪科版高中化学拓展课程第6章《金属元素》检测题(含答案)

ID:685561

大小:115.9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属元素》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向 Ca(HCO3)2 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2O2(设溶液体积不变),推断正确的是 A.产生 CO2 气体 B.产生白色沉淀 C.所得溶液的碱性一定减弱 D.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 HCO3 - 2.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投入 MgCl2 溶液中,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钠与 H2O、酸反应的实质均是 Na 与 H+反应 D.钠投入 FeCl2 溶液中能把 Fe 置换出来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过氧化钠可用于羽毛的漂白 C.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4.高温下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可以用来焊接钢轨,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置换出的铁呈 熔融态,从而达到焊接目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被还原的物质是氧化铁 C.该反应的还原剂是铝粉 D.该反应可以用来冶炼某些熔点高的金属 5.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 Na2O2 或 K2O2 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 Na2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a2O2 中阴、 阳离子的个数比为 1:1 B.Na2O2 分别与水及 CO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 时,需要水和 CO2 的质量相等 C.Na2O2 分别与水及 CO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 O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2O2 的漂白原理 与活性炭的漂白原理相同 6.在 Fe2(SO4)3 溶液中,加入 ag 铜,完全溶解后,再加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残余 固体,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 H2SO4 中,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残余固体一定没有铜 B.残余固体中含有铁和铜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Cu2+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一定会变血红色 7.在由 Fe、FeO、Fe2O3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 100 mL 1 mol· L-1 的硫酸,刚好使混合物完全 溶解,并放出 0.224 L 气体(标准状况),此时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 用足量的 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得到铁单质: A.11.2 g B.5.6 g C.2.8 g D.无法确定 8.已知氧化性 Fe3+>Cu2+把铁和铜加入到氯化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后铁有剩余则 ( ) A.溶液中有 Fe2+、Cu2+ B.剩下的固体是 Fe 和 Cu C.溶液中有 Fe3+、Fe2+ D.剩下的固体是 Fe,无 Cu 9.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 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 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 Fe(NO3)2 晶体是否氧化变质的方法是将 Fe(NO3)2 样品溶于稀 H2SO4 后,滴加 KSCN 溶液, 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K2CO3 溶液和 NaHSO4 溶液不需用其它试剂,仅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即可鉴别 C.向盛有某溶液的的试管中加入稀 NaOH 溶液,试管口处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无变 化,证明原溶液中不含 NH4 + D.因铵盐受热易分解,故铵态氨肥不宜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 11.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向饱和 2 3Na CO 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或只有极少量气泡出现 D.向 3NaHCO 溶液中滴加足量的 2B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3 3 2 32HCO Ba 2OH BaCO 2H O CO         12.短周期元素 W 、X 、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原子是所有元素中半径最小的原子,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B.元素Y 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C.元素 W 、 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 D.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2XZ 13.将 2.48 g Na 和 Na2O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 mL 混合气体,将 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 Na 和 Na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1 D.3∶1 14.将 20gNaHCO3 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 13.8g,则此 NaHCO3 的分 解百分率为 A.84% B.42% C.53% D.67% 二、填空题 15.对比分析钠及其化合物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个,其中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 中人员供氧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常用到苏打和小苏打,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方法①:如图所示装置,这是根据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加以鉴别的。实验过程中,当 试管 B 中盛放的澄清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时,试管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方法②:取等质量的苏打和小苏打分别放入试管中,再分别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比较相同 条件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请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 Fe(OH)3 胶体和 FeCl3 溶液的方法是__。 (2)电子工业用 FeCl3 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 FeCl3 溶液与铜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__。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 FeCl3 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 KSCN 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 ②溶液组成的测定:取 50.0mL 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 AgNO3 溶液,得 21.525g 白色沉淀,则 溶液中 c(Cl-)=__mol·L-1。 三、实验题 17.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金属钾的性质。他们通过 Na、K 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查找有关资料,知 道了 Na、K 属于同一类物质,且 K 燃烧生成 KO2。请完成下列内容: (1)观察钾的切面。硬度:____,颜色:______ (2)预测钾的性质,并进行实验验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_____________; ②点燃,发生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 ③与水剧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单质,其化学性质比钠活泼。 (4)该小组研究钾的性质用到了哪几种方法。 答:_____________。 1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 Al 和 Fe2O3 的混合物进行铝热反应,并探究熔落物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铝热反应时,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小孔用水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Ⅱ.已知:Al、Fe 的熔、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Fe 熔点(℃) 660 1 535 沸点(℃) 2 467 2 750 (1)某同学猜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落物是铁铝合金。理由:该反应放热能使铁熔化,而 铝的熔点比铁低,所以铁和铝能形成合金。你认为他的解释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填“合 理”或“不合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落物中含有金属铝: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9.有 A、B、C、D、E、F 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 ①A+B→C+E ②C + NaOH→蓝色沉淀 D + F ③ D→A+E ④F + Ba(NO3)2 → 白色沉淀 + NaNO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④_________。 20.图示中,A 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 是含有 A 元素的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焰色试验 均为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E_____。 (2)以上转化过程中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78gB 固体加入水中发生反应,恢复至室温后再加入适量水稀释至 500mL,此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mol/L。 五、计算题 21.把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放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 3.36LH2(标准状况),把等 质量的镁铝合金粉末放入 100mL 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 5.6LH2(标准状况),(已知镁不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求:(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 (2)该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22.用标签如图的浓硫酸配得 200 mL 某浓度的稀硫酸,现将 27.2 g 铁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加 入其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氢气 2.24 L(标准状况)。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SCN 不显红色, 且无固体剩余物,求:(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 1 位) ①配制 200 mL 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 ▲ mL; ②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 g; ③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C 6.B 7.B 8.B 9.B 10.B 11.C 12.C 13.A 14.A 15.5 2H2O+2Na2O2=4NaOH+O2↑ 2CO2+2Na2O2=2Na2CO3+O2 热稳定性 2NaHCO3 加热 Na2CO3+H2O+CO2↑ CO 2- 3 +2H+=H2O+CO2↑ HCO - 3 +H+=H2O+CO2↑ 16.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两种分散系(或丁达尔效应) 2Fe3++Cu=2Fe2++Cu2+ Fe3+、Fe2+、Cu2+ 3 17.小 银白 4K+O2═2K2O K+O2 KO2 2K+2H2O=2KOH+H2↑ 观察、实验、分 类、比较 18.加少量 KClO3,插上 Mg 条并将其点燃; 使熔融物易于落下且防止纸漏斗着火; Fe2O3+2Al 2Fe+Al2O3; 合理 取适量冷却后的块状熔融物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若有气体产生,则含有铝。 19.CuO H2SO4 CuSO4 Cu(OH)2 H2O Na2SO4 CuO+2H+=Cu2++H2O 2 2 4 4SO +Ba =BaSO   20.Na2O2 NaHCO3 ⑤⑥ 2Na+2H2O=2NaOH+H2↑ H2O NaOH CO2+OH-=HCO 3  4 21.5 1∶1 22.① 21.7 ② 16.0 ③ 2.0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