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溶液的酸碱性
1.溶液的酸碱性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的溶液。如碳酸、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等。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的溶液。如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等。
中性溶液:___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溶液。如食盐水、蔗糖水等。
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变色规律: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
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碱度
表示方法:用______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与 pH 的关系:pH=7,溶液呈___性;pH7,溶液呈_____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_____。
4.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
用________蘸取待测液滴在________上,然后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就可以确定溶液的
酸碱度。(注意:pH 试纸不能预先润湿)
5.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
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健康人的体液 pH 必须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_________(pH 为 6.5~7.5)的土壤中生长。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雨水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略显_____性。人们通常把 pH 小于____的降为酸雨。
【提分训练】
1.下列是家庭中常见的物质,其中显酸性的是 ( )
A.食盐水 B.白醋 C.肥皂水 D.白酒
2.(云南中考)一些食物的近似 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A.葡萄汁(3.5~4.5) B.鸡蛋清(7.6~8.0)
C.苹果汁(2.9~3.3) D.牛奶(6.3~6.6)
3.(泰安中考)下列数据为常见水果的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柠檬 pH(2~3) B.橙子 pH(3~4)
C.西红柿 pH(4~5) D.西瓜 pH(5~6)
4.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
A.蒸馏水 B.食盐水 C.食醋 D.石灰水
5.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则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无色
6.(毕节市中考)土壤的酸碱性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是( )
植物 花生 马铃薯 玉米 苹果
适宜的 pH 5.0~6.0 4.8~5.5 7.0~8.1 5.0~6.5
A.花生 B.马铃薯 C.玉米 D.苹果
7.下列有关 pH 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把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润湿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测出石灰水的 pH 为 12.4
D.把显色的 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8.《奔跑吧》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
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肥皂水
9.(荆州中考)往 KOH 溶液中加水,溶液的 pH 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D.
10.某同学从资料中获悉,一些紫色的叶或花瓣浸出液具有类似石蕊试液的性质.如果他想知道紫色喇叭
花是否具有这种性质,应把花瓣浸出液分别滴入下列哪组物质进行观察( )
A.食醋,碱性肥皂水 B.食醋,酸奶
C.糖水,酸奶 D.食醋,食盐
水
11.如图关于四种液体的 pH 测定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对应的液体是食盐水
B.a 点对应的液体是水
C.b 点对应的液体是白醋
D.b 点对应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
12.(北京中考)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
的无色溶液可能是 。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
的试剂分别是 。
13.(1)今有
①
肥皂水
②
食盐水
③
杨梅汁
④
白糖水
⑤
蒸馏水五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
其中 pH<7 的是 .pH>7 的是 (填序号).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 色,pH 7(填“>”、“<”
或“=”),逐滴向锥形瓶中滴入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的 pH (填“增
大”或“减小”).
(3)有一瓶溶液 pH 是 4.5,如果要使溶液的 pH 升高,可以用 的方法.
(4)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血液的 pH 会 (填“升高、降低、不变”).
(5)在 pH=3 的无色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 色.
14.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
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
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品名 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
配料 碳酸水(水、二氧化碳)
白砂糖、柠檬酸、香料、
苯甲酸钠
保质期 18 个月
注意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
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 据
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
②
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
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
①
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15.某校同学开展了如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的实验活动:
(1)把自制的紫色紫薯汁按图 1 所示分别滴加到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溶液 白醋 盐酸 蔗糖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加入紫薯汁
后的颜色
红色 红色 紫色 绿色 绿色
①
图 1 中存放紫薯汁的仪器名称是 ;
②
据上表推测,紫薯汁能做酸碱指示剂,遇到稀硫酸溶液可能显示的颜色是 ;
(2)用 pH 试纸测定图 1 中部分溶液的酸碱度:草木灰水的 pH>7,属于 (填“酸性”“中性”
或“碱性”)溶液,白醋的 pH (填“>”“<”或“=”)7;
(3)图 2 是三位同学分别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填“A”“B”或“C”,
下同),可能导致被测溶液 pH 数值发生改变的错误操作是 。
7.2 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铁的含铁量比钢高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C.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称量氢氧化钠时可以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量
B.氢氧化钠易潮解,要密封保存
C.不小心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进行中和,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
D.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的白色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3.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NaOH+CuSO4=Cu(OH)2↓+Na2SO4 B.2CO + O2
点燃
2CO2
C.CaCO3
高温
CaO + CO2 ↑ D.CH4 + 2O2
点燃
CO2+ 2H2O
4.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可用作燃料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骨质疏松
5.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 21.0g,向其中加入 400g 一定溶
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生成 2.0g 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铁和银,可能含有镁和铝
C.金属粉中含有镁的质量为 12.0gD.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总质量为 398.0g
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目
的
A. 检验
溶液是否
是碱溶液
B.探究可燃物的燃
烧条件之一
C. 除去 CO 中的 CO2 D.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操
作
现
象
溶液变蓝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
烧
两个洗气瓶中均无明显现象
甲瓶口出现白烟,乙瓶口无
明显现象
结
论
该溶液是
碱溶液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
氧气接触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是 CO
甲瓶中是浓盐酸,乙瓶中是
浓硫酸
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氧气的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干燥氢气 D.蒸发氯化钠溶液
8.如图是等质量的 X、Y、Z 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已知三种金属与酸反应时生成的盐中的
金属的化合价均显示+2 价。生成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Y>X>Z
B.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X>Y>Z
C.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Z>Y>X
D.三种金属与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的顺序是 X>Y>Z
9.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集满 CO2 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 1/3 体积滴有石蕊试液的
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溶液变
红
CO2 能与石蕊反应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
无色溶液中一定含
有 SO 2-
4
C
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用带火星
木条伸到瓶口
木条复燃 瓶内氧气已集满
D
把质量相同的镁粉与锌粒同时放入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盐酸
中
镁粉与盐酸产生气
体更快
镁的金属活动性比
锌强
A.A B.B C.C D.D
10.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铜的导电性良好——用作导线 B.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
C.醋酸呈酸性——用于除水垢 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探究铁、铝、
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 CO2 是否与水
发生了反应
C.探究影响反应速
率的因素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
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的稀释 B.粗盐称量
C.液体加热 D.蒸发结晶
13.将一片未打磨的铝片和足量的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测反应过程中压强和温度的变
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间前发生的反应是 Al2O3+6HCl═2AlCl3+3H2O B.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并放热
C.t3 时溶液中含氯化铝和氯化氢 D.t2 比 t3 时氢气质量大
14.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纯碱B.生石灰 C.熟石灰 D.石灰石
15.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6.8﹣7.4) B.唾液(6.6﹣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二、实验题
16.为探究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前需将金属丝打磨,目的是____。
(2)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通过甲、乙实验探究,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____。
(4)若采用丙实验方案也可得出相同结论,则金属 C 是_____。
17.在实验台上有下列仪器,做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用__________ 连接;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用__________ 连接;
(3)取 5gNaCl 配置 100g5%的盐水,发现质量分数大于 5%,可能使用量筒量蒸馏水时,观察液面眼睛
发生_________(填“仰”或“俯”)视
(4)将 Fe 粉投入装有 Cu(NO3)2 和 AgNO3 溶液的烧杯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发现有气泡,则滤渣是____________;滤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
(5)在检查发生装置 B 是否漏气时,用铁夹夹紧胶管,向长颈漏斗内注一半水,双手紧贴容器外壁,一
会儿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看到_________现象,说明气密性好。
18.学习小组对影响铁生锈的因素进行研究。
(1)如图所示,分别将浸过食醋的钢丝绒、浸过水的钢丝绒和干燥的钢丝绒放入试管 A、B、C 中,
测得玻璃管中水上升的高度。实验结果记录如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A 上升高度/cm 0 0.4 3.3 5.6 6.8 9.8 13.5
B 上升高度/cm 0 0 0 0 0 0.5 1.0
C 上升高度/cm 0 0 0 0 0 0 0
①从实验数据可知,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______(填写字母)。
a 试管中是否有水 b 烧杯中的水量
c 钢丝绒浸过的液体种类 d 实验消耗的时间
e 试管大小
②日常生产生活中可以用稀硫酸来除铁锈,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③如果使用较细的玻璃管,则 A 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将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A 试
管内水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
④A、B、C 三支试管内,钢丝绒生锈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
(2)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
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
蓝”处理效果___(填“好”或“不好”),因为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B2.B3.B4.D5.C6.C7.D8.C9.C10.D11.C12.C13.D14.C15.D
16.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防止其影响反应的发生及现象的观察 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
逐渐变为浅绿色 AgAgI B.溶解度: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