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海洋上的岛屿之争、海域之争时有发生。据此回答 1~2 题。
1.在日本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有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冲之岛,由于海水
长期侵蚀,露出海面的岩礁逐年减少,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不久的将
来会被海水彻底淹没,日本政府不惜投资 300 亿日元巨款,从 1987 年起,开始加固该岛。
日本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①为了扩大日本的领土面积 ②为了获得以该岛为中心的大片海域 ③保护小岛作为
领土的法律地位 ④为了在小岛上建人工城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海洋岛屿的争议,其主要原因是( )
A.各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理解不同
B.岛屿之争的实质是领土和海洋权益的争取
C.维护领土完整,扩大海洋权益的需要
D.为了发展海洋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海洋权益属于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而又不
能相互替代的几种权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据此完成 3~4 题。
3.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属于( )
A.海洋经济权益 B.海洋安全利益
C.海洋政治权益 D.海洋科学利益
4.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属于( )
A.海洋经济权益 B.海洋安全利益
C.海洋政治权益 D.海洋文化利益
2019 年 6 月 28 日,我国最大的两艘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 101”“蓝海 201”
在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正式交付使用。“蓝海 101”和“蓝海 201”堪称我国农业
的“航空母舰”,分别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负责建设和
具体运行维护。读图,完成 5~6 题。
5.“蓝海 101”和“蓝海 201”交付使用后,对我国海洋渔业的影响有( )
①加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 ②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③提高渔业捕捞能力 ④促进
渔业可持续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下列做法中,能够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①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 ②停止海洋矿产的开发
③通过养殖,实现海洋农牧化 ④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真实情境命题—生活情境)1997~2012 年,黄岩岛一度被菲律宾霸占。2009 年 2 月 17
日,菲律宾国会通过“领海基线法案”,将我国部分南沙岛屿及黄岩岛划为菲属。2012 年 4
月 10 日,菲律宾军舰对在黄岩岛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袭扰,由此引发中菲舰船黄岩岛对峙。
为了保护渔民,当日,中国派“中国海监 75 号”和“中国海监 84 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
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2012 年 4 月 13 日,中国渔船在海监船护送下离开黄岩岛
海域。经多方面斗争及美国调停介入,5 月 3 日菲舰撤退。据此完成 7~9 题。
7.菲律宾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我国的海洋主权,主要表现在( )
A.侵犯到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威胁中国的安全
C.影响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D.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8.“中国海监 75 号”和“中国海监 84 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其意义主要是( )
①保护我国人民的安全 ②加强海洋资源的开发
③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9.我国虽然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但我们又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
源“共同开发”,这反映了我国的态度是( )
A.和平利用海洋
B.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
C.公平分享海洋利益,合作开发海洋资源
D.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
2017 年 3 月全国两会期间,三沙市委书记表示,2017 年三沙市将继续进行一系列“生
态岛礁”修复工程前期工作,其中包括黄岩岛环境监测站前期工作。据此完成 10~11 题。
10.黄岩岛属于( )
A.台湾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11.开展黄岩岛环境监测站前期工作的主要意义是( )
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
②促进三沙市城镇化进程
③加强我国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
④促进南海煤炭资源的开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各类海域范围和法律权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
12.我国的海洋地理形势是( )
①台湾海峡扼我国东西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也是西太平洋的重要国际航道
②我国周边海域均被邻国的弧链所包围,进入世界大洋必须经由别国海域
③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④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岸的中枢位置,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海北接中国广东、广西两省级行政区,属中国海南省管辖。南缘曾母暗沙为
中国领海的最南端。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南
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
材料二 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
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绚丽
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
(1)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南海可以开发________资源、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资源。
(2)近期,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在我国南海不断挑起事端,南海问题不断升级,结合所
给的材料,推测南海争端不断的原因 。
(3)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阐述我国维护海洋
权益的重大意义。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 年 2 月 20 日,中国海警 2305 舰艇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是 2019
年中国海警舰艇第五次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航。
材料二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历史现实:大陆架是陆地国土的自然延伸
部分,其外延按物质来源划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 76 条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
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架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材料三 下图为钓鱼岛及附近地区剖面图。
(1)说出中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航的科学依据。
(2)对于海洋划界问题,我国的一贯主张是什么?
(3)你认为在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我国应怎样做?
1~2.解析:第 1 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淹没到海面以下的海岛不享有相应的
海洋权益。日本政府加固海岛是为了保护小岛作为领土,获得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
一系列的权益,②③正确;据材料可知,涨潮时只有两块礁石露出海面,不足半米,小岛面
积极小,日本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日本的领土面积,也不是为了在小岛上建人工
城市,①④错误,依据题意选 B。第 2 题,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拥有一个岛屿,
就拥有该岛周边相应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一系列的权益,岛屿之争的实质是领土
和海洋权益的争取,因此,世界许多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海洋岛屿的争议,故选 B。
答案:1.B 2.B
3~4.解析:第 3 题,海洋权益属于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海洋权益
的内涵主要包含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上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其中,海洋
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故选 C。第 4 题,海洋科学利益
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海洋文化利
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也属于海洋科学利益,故选 D。
答案:3.C 4.D
5~6.解析:第 5 题,据材料可知,“蓝海 101”和“蓝海 201”为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
查船,因而“蓝海 101”和“蓝海 201”交付使用后,可加强海洋渔业资源调查,①正确;
根据调查结果,为我国渔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科学利用海洋渔业资源,有利于海洋
渔业的可持续发展,②④正确;“蓝海 101”和“蓝海 201”不承担渔业捕捞任务,不能提
高渔业捕捞能力,③错误,依据题意选 B。第 6 题,制定渔业法,实行休渔制度;通过养殖,
实现海洋农牧化可以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故选 C。
答案:5.B 6.C
7~9.解析:第 7 题,据材料“将我国部分南沙岛屿及黄岩岛划为菲属”可知,菲律宾
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A 正确;根据题干“菲律宾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我国
的海洋主权”,故在此处要考虑侵犯主权的行为,B 错误;菲律宾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到我国
军事力量的发展,同时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不是侵犯我国海洋主权的表现,C 错误;不利于经
济发展不是侵犯我国海洋主权的表现,D 错误。第 8 题,中国派“中国海监 75 号”和“中
国海监 84 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也就是为了
保护我国人民的安全,①正确;根据材料中国派“中国海监 75 号”和“中国海监 84 号”编
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并不是为了开发海洋资源,②
错误;中国派“中国海监 75 号”和“中国海监 84 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
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无法得出因为此事我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论,③错误;中国派“中
国海监 75 号”和“中国海监 84 号”编队赶赴黄岩岛海域,是为了对我国渔船和渔民实施现
场保护,同时也防止菲律宾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维护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④
正确,依据题意选 D。第 9 题,根据题干可知,我国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
开发”,并不是代表我国的态度是和平利用海洋,A 错误;根据题干可知,我国主张对南沙
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不能体现我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解决国际争端的态度,
不符合题意,B 错误;根据题干可知,我国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
代表我国愿意分享海洋资源,愿意与他国合作开发海洋资源,C 正确;根据题干可知,我国
主张对南沙群岛附近的石油资源“共同开发”,无法体现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态度,
D 错误。
答案:7.A 8.D 9.C
10~11.解析:第 10 题,结合我国行政区的划分知识和材料中三沙市管辖的范围可知,
黄岩岛属于我国海南省,故选 B。第 11 题,黄岩岛虽然岛屿面积不大,但海域面积广阔,
对维护国家安全,加强我国对岛屿和海域的管理意义重大,①③正确;黄岩岛环境监测站对
三沙市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南海煤炭资源开发没有影响,②④错误,故选 C。
答案:10.B 11.C
12.解析:台湾海峡扼我国东西海上交通的咽喉要冲,叙述错误,应为南北海上交通,
①错误;我国周边海域均被邻国的弧链所包围,叙述错误,除台湾岛及附属岛屿外,②错误;
南海诸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岸的中
枢位置,为中国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③④正确,依据题意选 C。
答案:C
13.解析:第(1)题,由材料“南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虾蟹贝等种类丰富。南海海
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各种金属矿产资源。
南海诸岛岛礁上有绚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分析可知,南海可以开发海
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第(2)题,南海争端不断的原因可以从资源、
地理位置、历史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资源:南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地理位置:南海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南海东
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此外还有历史问题和大国的干扰等,因此争端不断。第(3)题,我国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意义可以从资源储量、生存空间、国家安全和海洋国土观念等方面说明。
资源储量:南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我国
海洋权益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生存空间:利用南海海洋空间,有利于缓解
对陆地环境的压力。国家安全:南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有利于巩
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海洋国土观念:加强对南海的执法力度,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利于
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答案:(1)海洋生物 海底矿产 海洋空间
(2)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历史问题;大国势力的干扰等。
(3)有利于缓解对陆地环境的压力;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
国防,维护国家安全;有利于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14.解析:第(1)题,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东海海底的地形地貌结
构决定了中国大陆领土的大陆架自然延伸到冲绳海槽。第(2)题,对于海洋划界问题,我国
的一贯主张是与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第(3)题,我国在海洋开发
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
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的做法应当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维
护我国海洋权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务;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依法依
规积极参与并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
答案:(1)钓鱼岛位于冲绳海槽以西、是台湾东部山岭的自然延伸,与琉球群岛以冲绳
海槽隔开,因此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省的附属岛屿,而不是琉球群岛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
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海警舰艇在钓鱼岛海域巡
航完全符合相关国际法。
(2)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谈判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划界问题。
(3)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基于我国的海洋国情,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海洋国际事
务;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积极参与并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