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25 小题)
1.番茄易软化受显性基因 A 控制,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基因 B 的抑制。若在培育过程中筛选得到了
基因型为 AaB+B-(A 对 a 为显性,B+表示具有 B 基因,B-表示没有 B 基因)的植株。按自由组合定
律,该植株自交后代中,抗软化耐贮藏番茄的比例为( )
A. 13/16
B. 12/16
C. 6/16
D. 3/16
2.在遗传实验中,测交指 F1 与( )相交。
A. 双亲之一
B. 显性亲本
C. 隐性类型
D. 杂合体个体
3.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 都为子叶饱满的豌豆,让 F1 自交,其中子叶皱缩的
豌豆有 192 粒,则 F2 中子叶饱满豌豆的总数和子叶饱满豌豆纯合子的粒数分别依次为( )
A. 384 和 192
B. 384 和 192
C. 576 和 192
D. 576 和 384
4.如图表示豌豆杂交实验时 F1 自交产生 F2 的统计结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这个结果能够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B.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F1 的性状表现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
D. 亲本的表现型和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确定
5.下列哪项不可能是基因型为 AabbDdFf 的个体产生的配子( )
A. AbDF
B. abdf
C. aBdF
D. abdF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杂合子杂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B.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D. 两种纯合子杂交其后代仍为纯合子
7.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
交组合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 TT×TT
B. TT×Tt
C. Tt×Tt
D. Tt×tt
8.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 C 和 P 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
F1 开紫花;F1 自交,F2 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CCpp 与 ccPP
B. F1 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1∶1
C. F2 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1/9
D. F2 中白花和紫花的基因型分别有 5 种和 4 种
9.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
B. 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 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D. 统计 40 次,小球组合中 AA 、Aa、aa 的数量应为 10、20、10
10.一对夫妇为单眼皮,丈夫的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
孩子一定是( )
A. 双眼皮
B. 单眼皮
C. 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 不能确定
11.南瓜果实的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若让
基因型为 AaBb 的白色盘状南瓜与“某南瓜”杂交,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所示,则“某南瓜”的基
因型为(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2.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
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 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A. Ddrr 或 ddRr
B. DdRR
C. ddRR
D. DdRr
1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14.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证据是( )
A. 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B. 杂合子自交产生 3∶1 的性状分离比
C. 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进行随机结合
D. 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发生 1∶1 的性状分离比
15.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
中,能说明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2 的性状表现比为 3∶1 B. F1 产生配子的比为 1∶1
C. F2 的遗传因子组成比为 1∶2∶1 D. 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1∶1
16.一个基因型为 BbRr(棕眼右癖)的男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bbRr(蓝眼右癖)的女人结婚(两对相对性状
独立遗传),所生子女中表现型的概率各为
的类型是( )
A. 棕眼右癖和蓝眼右癖
B. 棕眼左癖和蓝眼左癖
C. 棕眼右癖和蓝眼左癖
D. 棕眼左癖和蓝眼右癖
17.某同学用碗豆进行测交实验,得到 4 种表现型的后代,数量分别是 85、92、89、83,则这株豌
豆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DdYYRR
B. ddYyRr
C. DdYyRr
D. DDYyRr
18.下列关于成对遗传因子遗传行为的概括中,导致 F1 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的是( )
A. 成对遗传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B. 成对遗传因子保持各自的纯质性
C. 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D. 受精时成对遗传因子随机结合
19.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离和组合互不
干扰)基因型为 BbCc 的个体与“个体 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
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 3∶3∶1∶1。“个体 X”的基因型为( )
A. BbCC
B. BbCc
C. bbCc
D. Bbcc
20.豌豆花的位置分为叶腋和茎顶两种,分别受遗传因子 T 和 t 控制。种植遗传因子组成为 TT 和 Tt
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 2∶1。若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所有子代中遗
传因子组成为 TT、Tt、tt 的个体数量之比为( )
A. 7∶6∶3
B. 9∶2∶1
C. 7∶2∶1
D. 25∶10∶1
21.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 F1,淘汰 F1 中的黄果番茄,利用 F1
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中 RR、Rr、rr 的比例分别是( )
A. 1∶2∶1
B. 4∶4∶1
C. 3∶2∶1
D. 9∶3∶1
22.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
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 F1 是( )
A. 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 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 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 3∶1
D. 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23.某植物中,抗病和感病是一对相对性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
是( )
A. 抗病株×感病株 D. 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B. 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 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24.小鼠毛色黑色(B)对褐色(b)为显性,无白斑(S)对有白斑(s)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基因型为 BbSs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
A.
B.
C.
D.
25.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为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
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 F1 性状分离比为 1∶1,
则此亲本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
A. 1
B. 2
C. 3
D. 4
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
26.牵牛花的花色由基因 R 和 r 控制,叶的形态由基因 H 和 h 控制。下表是 3 组不同亲本的杂交及
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第________组合可判断阔叶对窄叶最可能为显性;由第________组合可判断________对
________为显性。
(2)3 个 杂 交 组 合 中 亲 本 的 遗 传 因 子 分 别 是 ①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的性状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杂交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再杂交,得到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7.一头黑色母牛 A 与一头黑色公牛 B 交配,生出一头棕色的母牛 C(黑色与棕色由一对遗传因子 B、
b 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性状遗传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棕色牛 C 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要想确定某头黑牛的遗传因子组成,遗传育种上常用________法。
(3)若 A 与 B 牛再交配繁殖,生出一头黑牛的概率是______。
28.某农场饲养的羊群中有黑、白两种毛色,比例接近 1∶3。已知毛色受一对遗传因子 A、a 控制。
某牧民让两只白色羊交配,后代中出现一只黑色小羊。请回答:
(1)该遗传中,________色为显性。
(2)若判断一只白色公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方法可有以下两种,请完成鉴定方案(按要求填写
①~⑥的遗传因子组成、性状及比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29.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花的红色对紫色为显性。下表是
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数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等位基因 A、a 和 B、b 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组合①中红色花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F2 红色花植株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紫色花植株
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组合②中 F1 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F2 红色花植株中纯合子约为____________株。若 F2
中的红色花植株与紫色花植株杂交,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30.某哺乳动物的体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相关基因用 A 和 a、B 和 b 表示),现有两纯合的灰
色个体和白色个体杂交,F1 全是灰色。让 F1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的 F2 中有三种表现型,即
灰色、黑色和白色,它们的比例为 9∶3∶4。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该动物体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亲本灰色和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 中黑色与白色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白色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F2 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若要确定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请设
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
①设计杂交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B-B-表现为易软化不耐贮藏,其他基因型的番茄均抗软化耐贮藏。AaB+B-自交产生
A-B-B-的概率为 3/4×1/4=3/16,故抗软化耐贮藏番茄的比例为 1-3/16=13/16。
2.【答案】C
【解析】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一代个体的遗传因
子组成。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 都为子叶饱满的豌豆,
说明子叶饱满对子叶皱缩为显性,遵循分离定律。子叶饱满的豌豆与子叶皱缩的豌豆杂交,F1 都
为子叶饱满,设遗传因子组成为 Aa。让 F1 自交,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为 AA∶Aa∶aa=1∶2∶1,性
状分离比为子叶饱满∶子叶皱缩=3∶1。由于 F2 中子叶皱缩的豌豆有 192 粒,所以 F2 中子叶饱满
豌豆的总数和子叶饱满豌豆纯合子的粒数分别依次为:192×3=576 和 192。
4.【答案】C
【解析】F1 自交产生的 F2 中,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说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
A 正确;F2 中四种性状表现比例为 9∶3∶3∶1,说明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正确;根据 F2 中四种性状表现比例,F1 只表现显性性状,遗传因子组成一定是双杂合,C 错误;
亲本一定是纯合子,但遗传因子组成有两种情况,不能确定是哪一种,D 正确。
5.【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bbDdFf 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 与 a 分离,D 与 d 分离,
F 与 f 分离;bb 是纯合基因,只产生 b 一种情况。因此,基因型为 AabbDdFf 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
配子是 aBdF。
6.【答案】B
【解析】杂合子杂交或自交,其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A、C 错误;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
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 错误。
7.【答案】C
【解析】后代不抗病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写作 tt,所以两亲本中都至少有 1 个 t,而由题干知两亲
本为 T__、T__,所以判定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Tt×Tt。
8.【答案】B
【解析】显性基因 C 和 P 同时存在时开紫花,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开白花,白花的基因型有 5 种:
CCpp、eePP、Ccpp、ccPp 和 ccpp;F1 自交,F2 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则 F1 的基因
型是 CcPp,由于亲本是纯合白花,故亲本基因型是 CCpp 与 ccPP;F1 测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
CcPp∶Ccpp∶ccPp∶ccpp=1∶1∶1∶1,则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 1∶3。
9.【答案】C
【解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模拟的是生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选取的
小球大小应该相等,统计的次数足够多,小球组合中 AA、Aa、aa 的数量比接近 1∶2∶1,所以答
案选 C。
10.【答案】B
【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单眼皮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 aa,他们经手术后均变为双眼皮,
但手术不能改变他们的遗传物质,即这对夫妇的遗传因子组成仍为 aa,而亲本遗传给子代的是遗
传物质,因此他们所生孩子一定是单眼皮。故选 B。
11.【答案】B
【解析】从题图可看出,子代中白色∶黄色=3∶1,盘状∶球状=1∶1,所以两条基本基因型为
AaBb×Aabb,则“某南瓜”的基因型为 Aabb。
12.【答案】A
【解析】从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3∶3∶1∶1 中可确定两种性状的比例,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
比为 3∶1,另一种性状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已知甲水稻基因型为 DdRr,则乙水稻的基因型
为 Ddrr 或 ddRr。
13.【答案】A
【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
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 1∶1 的性状
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知,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并不影响实验结论。验证分离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区分,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实验过程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14.【答案】D
【解析】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为自己的假说提供证据,测交指的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1∶1。
15.【答案】B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然后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中。F1 产生的配子比为 1∶1,说明了生物体形成配子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造成的。
16.【答案】B
【解析】
应该是
与
相乘得到的。Bb×bb 后代中,棕眼与蓝眼的比例各为
,Rr×Rr 后代中,右癖
与左癖的比例分别为
和
。所以所生子女中表现型概率为
的应该是左癖的两种眼色。
17.【答案】A
【解析】DdYYRR 有一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两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
A 错误;ddYyRr 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B 正确;DdYyRr 有三对杂合子的基因,若有两对基因连锁,则能够产生四种配子,
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C 正确;DDYyRr 中含有两对杂合子的基因,因此能够产生
四种配子,测交后代的比例应接近 1∶1∶1∶1,D 正确。
18.【答案】C
【解析】在杂合子内的成对遗传因子之间,除表现出有条件的显隐性关系外,还表现出独立性、
纯质性、分离性和随机性等一系列遗传行为。由于成对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一定要分
离,从而导致成对遗传因子均等地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因此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19.【答案】C
【解析】由于子代有卷毛白色的双隐性个体,故“个体 X”至少含有一个 b 和一个 c,即__b__c。根
据给出的亲本的基因型 BbCc 和基因的分离定律可知,直毛∶卷毛=1∶1,说明该对基因相当于测
交,即基因型为 Bb×bb。黑色∶白色=3∶1,相当于 F1 自交,即基因型为 Cc×Cc,故“个体 X”的
基因型是 bbCc。
20.【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遗传因子组成为 TT 的豌豆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都是 TT;遗传因子组成为
Tt 的豌豆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有三种:1/4TT、1/2Tt、1/4tt,则所有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 TT
的个体的数量占 2/3+1/3×1/4=9/12,遗传因子组成为 Tt 的个体的数量占 1/3×1/2=2/12;遗传因子
组成为 tt 的个体的数量占 1/3×1/4=1/12,因此子代中遗传因子组成为 TT、Tt、tt 的个体数量之比
为 9∶2∶1。
21.【答案】C
【解析】F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1RR、2Rr、1rr,去掉 1rr 后,则 RR∶Rr=1∶2, RR 自交后为
RR, Rr 自交后为 ,然后相加可得 RR∶Rr∶rr=3∶2∶1。
22.【答案】B
【解析】玉米可以同株传粉也可以异株传粉,所以可以自交也可以杂交。豌豆闭花传粉,只能自
交。
23.【答案】B
【解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方法有:一、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个体进行正反交,
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对应的为隐性性状;二、性状分离法:相同性状的雌雄个体
间杂交,子代出现不同于亲代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亲代性状为显性,故选 B。
24.【答案】B
【解析】BbSs×BbSs 得到黑色有白斑小鼠(B__ss)的概率为
×
=
。
25.【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 性状分离比为 1∶1,则该未知亲本应该是
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是杂合的,其可能的基因型是 AaBB、Aabb、AABb 或 aaBb,任意一种均满足
题干条件,因此该亲本基因型可能有 4 种。
26.【答案】(1)①或③ ②或③ 红色 白色
(2)rrHH×Rrhh Rrhh×Rrhh rrHH×RRhh
(3)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9∶3∶3∶1
(4)
【解析】(1)根据亲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确定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单独分析每一对性状,如果
亲本性状相同,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如果亲本性状不同,杂交后代只
有一种表现型,则后代的表现型最可能为显性性状。据此可知,组合①③可确定阔叶最可能为显
性性状,组合②③可确定红色为显性性状。(2)判断亲本的遗传因子时,可根据已知亲本的表现型
运用基因填充法,首先把确定的遗传因子写下来,待定的遗传因子先用空格表示,如组合①中两
个亲本遗传因子组成先写成 rrH_和 R_hh,再以隐性性状为突破口,综合分析写出双亲遗传因子组
成。如组合①的后代中有白色性状出现,可确定红色窄叶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Rrhh,后代中全为阔
叶,另一亲本遗传因子为 rrHH。其他杂交组合可根据同样方法解决,得组合②双亲遗传因子为
Rrhh×Rrhh,组合③双亲遗传因子组成为 rrHH×RRhh。(3)组合③产生的红色阔叶植株遗传因子组
成为 RrHh,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自交后代有红色阔叶∶红色窄叶∶白色阔叶∶白色窄叶=
9∶3∶3∶1。
(4)组合①产生的红色阔叶与白色阔叶植株遗传因子为 RrHh×rrHh,产生隐性纯合子(rrhh)的概率为
。
27.【答案】(1)黑色 bb (2)测交 (3)
【解析】(1)依题意,黑色母牛 A 与黑色公牛 B 交配生出棕色母牛 C,如果棕色是显性性状,则其
双亲(A 和 B)都是隐性,A 和 B 的后代不可能出现棕色,所以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
(2)遗传学上确定某个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可采用测交法,若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则被检测个
体一定是杂合子。
(3)A 牛、B 牛均为杂合子,。
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
Aa×Aa→AA∶Aa∶aa=1∶2∶1,后代为黑色的概率为 。
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Aa 亲本产生 A、a 配子的概率都是 ,则
①后代为 AA 的概率= × = ;
②后代为 Aa 的概率= 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a(卵细胞)概率×A(精子)概率= × + × =
;
所以,后代是黑色的概率是 。
28.【答案】(1)白
(2)aa 全为白色 白色∶黑色=1∶1 Aa 全为白色 白色∶黑色=3∶1
【解析】(1)根据两只白羊交配,产生了黑色小羊,可判断白色对黑色为显性。
(2)方案一可用测交法,如果后代都是白羊,则为纯合子,如果有黑色后代出现且白色∶黑色=
1∶1,则为杂合子。方案二类似于自交,即与显性杂合子(Aa)交配,如果后代都是白色个体,则为
纯合子;如果白色∶黑色接近 3∶1,则为杂合子。
29.【答案】(1)基因的自由组合 (2)AABB 8 aabb
(3)Aabb 或 aaBb 105 红色花∶紫色花=2∶1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 和 B、b)控制,说
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实验①中红色花×紫色花,F1 全部是红色花,
F2 红色花∶紫色花=460∶31≈15∶1,是 9∶3∶3∶1 的变式,说明 F1 的基因型为 AaBb,且紫色花
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_、A_bb、aaB_,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F2 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其余都是红色花,所以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3×3-1=
8(种)。(3)实验②中 F2 性状分离比接近于 3∶1,说明 F1 红色花植株只有一对基因是杂合的,即 F1
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F2 红色花植株中纯合子约占 1/3,所以约有 315×1/3=105(株)。假设 F1
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若 F2 中的红色花植株(1/3AAbb、2/3Aabb)与紫色花植株(aabb)杂交,
子代出现紫色花植株的概率为 2/3×1/2=1/3,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花∶紫色花=2∶1。
同理,若 F1 红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aaBb,则结果同上。
30.【答案】(1)遵循 (2)AABB、aabb (3)1/3 (4)AAbb 和 Aabb(或 aaBB 和 aaBb) ①让黑色个体
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 ②如果后代中只有黑色个体,说明该黑色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出现
了白色个体,说明该黑色个体为杂合子
【解析】(1)F2 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9∶3∶4,说明 F1 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且两对等位基因
独立遗传,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F1 的基因型为 AaBb,且 F2 中灰色个体占 9/16,则可
知亲本灰色和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3)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b(或 aaB_),则
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_(或 aabb 和 A_bb)。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_bb,则白色个体的
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_。在 F2 中黑色个体有两种基因型,即 1/3AAbb、2/3Aabb,其与白色个体杂
交后代基因型中只要出现 aa 就表现为白色,即白色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2/3×1/2=1/3。同理,若黑
色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_,其结果同上。(4)F2 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 和 Aabb(或 aaBB 和
aaBb),若要确定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该黑色个体与白色个体(aabb)杂交,如果后代
中只有黑色个体,说明该黑色个体为纯合子;如果后代中出现了白色个体,说明该黑色个体为杂
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