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地理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河南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周考地理试卷

ID:682881

大小:1.26 M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40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20 小题,6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 25 亿年 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 成 1~2 题。 1.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板块构造学说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 回答 3~5 题。 3.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4.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B.日本列岛 C.阿尔卑斯山脉 D.落基山脉 5.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 A、B、C 分别为(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B、生物圈、大气圈、水圈 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读右图,回答7-8题 7.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8.该地貌的名称是 ( )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 D.河漫滩平原 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 9~10 题。 9.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岩石圈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0.图中的各层中,在海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 ) A.①硅铝层 B.②硅铝层 C.①硅镁层 D.②硅镁层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约 12.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 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读图回答 11~12 题。 11.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 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12.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界面为古登堡面 B.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明显变化 读图回答 13~14 题。 13.有关①~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内部圈层 B.③④属于外部圈层 C.②圈层密度最大 D.③圈层物质在不断循环更新 14.下列对于生物圈与水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的水 97%以上是陆地淡水 B.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物质 C.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D.生物圈是地球表面极其特殊的圈层,它非常活跃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中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 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 1.5 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 4 亿千瓦的 3 750 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 2 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 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 15~16 题。 15.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软流层 B.地幔 C.地壳 D.地核 16.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回答 17~18 题。 17.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 A.生物圈 B.水圈 C.①圈层 D.②圈层 18.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 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图 8 中各字母表 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19~20 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B.b 表示风力沉积作用 C.c 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D.d 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0.在 c 过程中,要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地震 D.土地荒漠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分) 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1) 写 出 图 中 A 、 B 各 代 表 的 地 震 波 : A__________ , B__________ 。 判 断 依 据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和 B 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_______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不连 续面 C_____________。 (3)在 2 900 千米深处,A 波和 B 波发生了变化:A 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波 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 D_____________。 (4)C 面和 D 面之间为_________。 (5)说出 E 和 F 的主要不同点。 22.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说明。 (18 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 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的状况为_____ (选择填空)。 A.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B. 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C. 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D. 先地壳下沉后地壳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 选择在_______地。 (5)下列地区的形成中,与甲地的地质构造有关的是__________(选择填空)。 A. 东非大裂谷 B. 华山 C. 渭河平原 D. 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C C A D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A C A A B A B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21.(22 分)(1)横波 纵波 A 波速度慢,B 波速度快 (6 分)(2)33 莫霍面 (4 分) (3) 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 速度突然下降 古登堡面 (6 分) (4)地幔 (2 分) (5)E 为液 态或熔融状态,F 为固态 (4 分) 22. (18 分,每格 2 分)(1)背斜 向斜 (4 分)(2)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 沉 积作用 A (6 分)(3)甲 (2 分) (4)乙 甲 (4 分)(5)D (2 分)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