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从 2011 年起,上海市全市 18 个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试点,近百个居住区开展
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目标如图。据此完成 1~2 题。
1.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2.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其好处是(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
人类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
康危害极大。目前世界上 PM2.5 指数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非、东亚,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
PM2.5 的浓度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PM2.5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
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有害物质。下图为我国 PM2.5 最严重区和较严重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 3~4 题。
3.图中我国西北地区 PM2.5 含量较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其形成的可能原
因是( )
A.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交通拥挤,尾气排放多
C.沙尘天气频发 D.大量燃烧石油,火力发电
4.我国从 2016 年开始对 PM2.5 进行全面监测、预报,体现了政府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是( )
A.环境计划管理 B.环境技术管理
C.环境质量管理 D.资源环境管理
2016 年 12 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
上称为气溶胶颗粒)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山东、河南等 6 个省市合力抗霾。19 日夜间将进入此轮雾霾最严重的时段,将有包括京津
冀、山西、陕西、河南等 11 个省市在内的地区被雾霾笼罩。据此完成 5~7 题。
5.下面哪种天气特征最可能发生雾霾现象( )
A.风速较小,大气比较稳定 B.气温在 0℃以下
C.气温较高 D.多发生在冷锋过境时
6.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发生雾霾天气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原因是北方冬季( )
①燃煤多 ②大风天气少 ③降水少 ④河流结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针对雾霾天气,北方地区可行的措施有( )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②限制钢铁等工业发展 ③控制大、中、小城市规模 ④实施西
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 8~10 题。
8.漫画说明了( )
A.人类活动破坏了对流层
B.人类活动破坏了高层大气
C.人类活动破坏了平流层
D.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9.臭氧层正在不断变薄的人为原因是( )
A.太阳能的利用 B.制冷工业的发展
C.电力工业的发展 D.煤炭的使用
10.保护臭氧层的措施是( )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B.禁止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
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减少甲烷的使用量
过去几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开始大规模捕杀家禽。
如图是电影《我不是鸡》MV 的截图。据此完成 11~12 题。
11.电影《我不是鸡》MV 可以说是向人类发出的呐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人
类的这种做法违反了( )
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2.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B.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远离禽流感病源,减少传染几率
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D.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 B.社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 D.文化持续发展
14.下列行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是( )
A.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 B.高强度的开采自然资源
C.全面关停污染企业 D.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
2020 年初,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湖北省武汉市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到 3
月下旬,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世界其他国家却日趋严重。下图为“湖北省交通
图”。读图,完成 15~16 题。
15.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的原因有( )
①省会城市,人口众多 ②地处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大 ③经济落后,医用
资源欠缺 ④受我国春节文化影响,亲人团聚,相互走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从地理角度反思此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事件,正确的是( )
A.解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问题,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B.人类污染环境,必然会导致生态破坏,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C.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而且不可预知的,人类应当崇拜自然
D.病毒虽可怕,人类力量更大,人类一定可以战胜自然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读图,
完成 17~19 题。
1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
C.人类不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
18.巴伯在其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
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19.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原产于北非的巨菌草,生长快速,植株高大,可作为优质牧草,但低于 0℃时需采取保
护措施。由福建省对口扶贫的宁夏闽宁镇(下左图)规模化种植巨菌草,并利用巨菌草饲养畜
禽、培育菌(菇),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下右图)。目前闽宁镇大棚菌(菇)生产已初具规模,特别
是夏季南方因高温高湿,菌(菇)产量下降时,菌(菇)销量喜人。据此完成 20~22 题。
20.对闽宁镇巨菌草种植影响最大的不利气象条件是( )
A.冬春寒潮天气 B.夏季暴雨多发
C.春季多沙尘暴 D.大风天气多
21.与福建相比,闽宁镇巨菌草生态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 )
A.距离市场近 B.土地成本低
C.交通运输便捷 D.劳动力素质高
22.发展菌草生态农业的特点是( )
A.化肥使用量大 B.产品种类单一
C.产品商品率高 D.机械化水平高
下图为山东鲁北企业集团的“磷铵、硫酸、水泥联产”生态产业链条,多条结构紧密、
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鲁北生态工业模式。据此完成 23~25 题。
23.若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容易引起(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4.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25.鲁北企业集团生态工业模式( )
①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 ②阻断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 ③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④增
强第一、二产业之间的联系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 4 000 余座,形成了“垃
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
圾填埋场。
材料二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1)判断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3 分)
(2)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3 分)
(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 分)
(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 分)
27.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整理出了两则材料,刊登在校报上,
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10 分)
材料一 关于鱼类的漫画:图 1 为《小鱼的哀求》,图 2 为《也得用保护伞呢》。
图 1 图 2
材料二 由美国和加拿大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一个科学小组,历时 4 年完成了一
项名为“生物多样性缺失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
杂志上,该报告警告世人,若按照目前人们的行为继续下去,到 2048 年,目前可食用的海
洋鱼类和贝壳类中有 90%会完全消失,大海将变得死气沉沉。
(1)材料一中,图 1、图 2 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4 分)
(2)针对图 1 中老汉的做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怎样的政策?(2 分)
(3)材料二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4 分)
28.如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形分布图,图中阴影为某地形区,该地形区为所在国重要的农
业区,1870 年耕地面积不到 180 万亩,至 1930 年扩大到 11 000 多万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
(1)阴影所示地形区为________,请描述其地形特征。(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阴影所示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4 分)
(3)历史上,阴影所示地形区多发黑风暴,时至今日该地形区沙尘暴也时有发生,请简
要分析其形成原因。(4 分)
29.宁蒙陕甘沿黄地区位于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建设双重任务艰巨。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下图为 2007 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和部分省区用水效率(每立方米水对应的 GDP
的产值)比较图。
(1)简述 2007 年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度分布特点。(3 分)
(2)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类型,并分析原因。(3 分)
(3)结合材料分析沿黄地区在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4 分)
(4)为实现宁蒙陕甘沿黄地区生态与经济“双赢”和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提出要构建高
效生态农牧基地战略,请提出具体的实施措施。(4 分)
1~2.解析:第 1 题,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
从而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A 错误;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不但使水体受到
污染,同时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小,导致调蓄能力降低,B 正确;垃圾经风化、雨
雪淋溶和地表径流侵蚀后,其有毒物质会随水体对植被造成危害,C 错误;医院
废弃物经消毒处理后,应由专人负责处理,而不可随意堆放,D 错误。第 2 题,
通过将居住区的生活垃圾减量、分类,使得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同时
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①②③正确;与
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关系不大,④错误,依据题意选 D。
答案:1.B 2.D
3~4.解析:第 3 题,塔里木盆地内为沙漠,没有什么人类活动,故空气中
的 PM2.5 主要来自于沙尘,故选 C。第 4 题,对 PM2.5 的监测和预报,体现了政
府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和管理,故选 C。
答案:3.C 4.C
5~7.解析:第 5 题,风速较小,大气比较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
利于雾霾天气形成,A 正确;气温在 0℃以下,气温太低,蒸发很弱,土壤湿度
大,不利于扬尘形成,污染物来源少,B 错误;气温较高,空气对流运动活跃,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C 错误;冷锋过境多形成大风、降水天气,有利于污染物
的扩散,D 错误。第 6 题,与南方相比,北方冬季发生雾霾天气的可能性要大得
多,原因是北方冬季温度低,冬季取暖燃煤多,大气污染颗粒物排放大,①正确;
北方冬季大风天气多,②错误;北方冬季降水比南方少,③正确;北方冬季河流
结冰对雾霾的形成影响不大,④错误,依据题意选 B。第 7 题,大力发展公共交
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量,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①正确;钢铁等工业大气
污染严重,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排放量大,适当限制钢铁等工业发展,有利于大气
环境质量的提高,②正确;应该控制的是大城市规模,而不是中、小城市规模,
③错误;实施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可以减少东部城市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从而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④正确,依据题意选 D。
答案:5.A 6.B 7.D
8~10.解析:第 8 题,读图可知,左图示意地球外围有“保护层”,右图示意
该“保护层”出现了“空洞”现象,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
紫外线,减少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臭氧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故选 D。第 9 题,
臭氧层的破坏是由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而氟氯烃化合物主要是从
制冷工业(空调,冰箱等)所致,故选 B。第 10 题,臭氧层的破坏是由制冷设备排
放的氟氯烃化合物所致,而氟氯烃化合物主要是从制冷工业(空调,冰箱等)所致。
所以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A
正确;喷气式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对臭氧层不存在破坏,B 错误;二氧化碳和甲烷
的排放不会导致氟氯烃化合物的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C、D 错误。
答案:8.D 9.B 10.A
11~12.解析:第 11 题,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际公平,人与其他
物种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公平,鸡作为一个物种,与人是平等的,因此各地大
规模捕杀家禽,属于违反了公平性原则,B 符合题意;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
是指针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共同治理,因此各地大规模捕杀家禽,不是违反了共同
性原则,A 不符合题意;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是指经济发展应以环境保护为
基础、资源持续利用,因此各地大规模捕杀家禽,不是违反了持续性原则,C 不
符合题意;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原则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阶段目标不同,
因此各地大规模捕杀家禽,不是违反了阶段性原则,D 不符合题意,依据题意选
B。第 12 题,为了防止禽流感的进一步蔓延,需要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抑制禽
流感的发生与传播,D 正确;进一步加大屠宰力度,会导致物种灭绝,违反公平
性原则,A 错误;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会导致禽流感的进一步扩大,B 错误;
长期隔离,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C 错误。
答案:11.B 12.D
13~14.解析:第 13 题,绿水青山代表着生态环境,金山银山代表着经济发
展,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出的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故选 C。第 14 题,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理
念的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包括能源的使用、生产过程以及产品使用消费全过程
对环境的评价,A 错误,D 正确;自然资源的开采应该是适度开采,B 错误;全
面关停污染企业不现实,C 错误。
答案:13.C 14.D
15~16.解析:第 15 题,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难度大主要是因为武汉为省会
城市,是拥有 1 000 多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人口众多导致传染机会大,①正确;
据图可知武汉地处我国中部交通枢纽,人员流动量大,传染速度快,②正确;武
汉经济发达,医用资源充足,③错误;受我国春节文化影响,亲人团聚,相互走
访,传染范围广,④正确,依据题意选 C。第 16 题,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是从人
类食用野生动物开始的,解决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问题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
际协调与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A 正确;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不
是因为人类污染环境导致的,B 错误;自然的力量是神秘的,但可预知,人类应
当与自然和谐相处,C 错误;虽然人类力量很大,但是病毒无处不在,人类与自
然应该和谐相处,D 错误。
答案:15.C 16.A
17~19.解析:第 17 题,可持续发展符合人地关系论的思想,人类具有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
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
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生态的可持
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故选 A。第 18 题,由题可
知,巴伯的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看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
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强调了利益的最大化,即偏
重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属性,故选 C。第 19 题,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
识。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是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C 正确;增
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染都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范畴,A、D 错误;提高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范畴,B 错误。
答案:17.A 18.C 19.C
20~22.解析:第 20 题,据材料“原产于北非的巨菌草,在低于 0℃时需采取
保护措施。”可知,巨菌草对气温要求高,宁夏闽宁镇所处纬度较高,冬春寒潮
天气多,所以,对宁夏闽宁镇巨菌草种植影响最大的不利气象条件是冬春寒潮天
气,A 正确;暴雨、沙尘暴和大风天气并不是最不利的气象条件,B、C、D 错
误。第 21 题,与福建相比,宁夏闽宁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密度小,土地
成本低,是发展巨菌草生态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B 正确;与福建相比,宁
夏闽宁镇距离市场远,交通不如福建便捷,劳动力素质不如福建高,A、C、D
错误。第 22 题,宁夏闽宁镇规模化种植巨菌草,发展菌草生态农业,产品主要
以销售为主,商品率高,C 正确;菌草生态农业主要使用有机肥,化肥使用量小,
A 错误;菌草生态农业把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起来,产品种类并不单一,B 错误;
机械化水平并不高,D 错误。
答案:20.A 21.B 22.C
23~25.解析:第 23 题,读图信息可知,该工业模式的主体为重化工业,生
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严重,如果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引起生物
多样性减少,D 正确;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都不是由于工业废水
的排放引起的,A、B、C 错误。第 24 题,读图信息可知,该企业循环经济实现
了对废弃物重新再利用,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有利于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
的排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故选 C。第 25 题,读图信息可知,
该企业重视对废弃物的利用,变废为宝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①③正确;通过构
建“结构紧密、共享共生的产业链条”,加强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但是生产
过程中没有体现与第一产业(农业)的联系,②④错误,依据题意选 A。
答案:23.D 24.C 25.A
26.解析:第(1)题,城市垃圾填埋场应位于城市郊外、河流下游、盛行风
下风向,以免造成二次污染。第(2)题,该模式体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是合理的。第(3)题,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
住条件等方面分析。第(4)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的主要原因。
答案:(1)不合理。该垃圾填埋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会对城区造成
污染。
(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
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
境。
(4)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
27.解析:第(1)题,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方
面。由材料一中两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可得出答案。第(2)题,我国东部沿海、
内河、湖泊都实行了伏季或春季休渔政策,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恢复与更新。第(3)
题,科学技术的发展,捕捞手段更先进,鱼类、贝类更新速度赶不上捕捞能力提
升的速度。
答案:(1)图 1 反映了过度捕捞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
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来这种做法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图 2 反映了环境污染
严重的问题,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2)部分海域的季节性休渔政策。
(3)可信。措施:①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
②实行休渔政策。③禁止向海洋中排放工业废水等污染物。
28.答案:(1)北美大平原(或大平原)面积广大,海拔较高,起伏小,自西向
东缓慢倾斜。
(2)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度变幅很大;湿度小(降水量少),多大风天气,
气候干旱;寒潮、旱涝、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多发。
(3)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土地,破坏草原,导致植被破坏;草原遭
受毁坏后,导致了土壤裸露、风蚀加速;加上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沙源地不断
扩大。
29.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及图可知,除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度相对
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协调发展度较低。第(2)题,农业用水比例占到水资源利
用结构的 80%以上,主要原因是沿黄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粮食产区,而该
地区降水较少,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第(3)题,主要从节流的角度,即
如何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来作答。第(4)题,高效生态农牧基地的实施措
施主要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培育或引进良种等角度作答。
答案:(1)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包头和银川协调发展相对较高;生态环境脆
弱地区,协调发展度相对较低。
(2)农业用水。沿黄地区农业种植面积较广;降水量较少,土壤水分少,不
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
(3)优化用水结构;加强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配管理等。
(4)调整农牧业区域布局;引进优良品种,优化畜群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依靠科技和市场发展生态农牧业和农牧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