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吉林省各地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ID:682139

大小:52.02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吉林省各地 2020-2021 年高一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精选汇编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身份认同。人使用一种语言,就 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并以这种文化身份存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需要语言。商贩用语言叫卖商品,教师用语言传授知识,医生用 语言探查病情。俗语“三寸舌胜过百万兵”,就是指语言发挥出的极致的交际作用。当然,中国文化很重 谨言慎行,言行合一。“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交际生活中人 们为界定社会关系也需要语言。《论语》中有“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提醒人们在交际生活中要了 解对方。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精神生活中人们思考推理、认知外界需要语言。“话不说不明,灯不挑不亮”,没有语言,概念便没 有依托,推理进程很难进行。语言是认知成果的储存场所,思维的成果也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精神生活 中人们进行情感交流也需要语言。《荀子》云:“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 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良言价值无可比拟,千百年来语言成为人与人之间的 情感纽带,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 文化生活中人类创造、记载、传播文明需要语言。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习得这一民族的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蕴含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和生 态。今天,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 要内容。 语言在加强民族身份认同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共同的语言身份将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联结在一起,使他们即使身处他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 小说《最后一课》中,面对母语教育权利被剥夺,法语教师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 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言是把民族凝聚在一起的重要纽带,是使民族永 远充满生机活力的源泉。 人类既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也生活在语言的世界中。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 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书写。语言把人与人联系在一起,把人类同周遭世界联结在 一起,把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结在一起。人类的一切生活无不跟语言相融相连,正如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2 所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生活里的语言灵动活泼,构成了世界上最美妙的音 符。语言有多丰富,生活就有多精彩。 (摘编自黄彩玉《语言是一种生活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跟语言相融相连,语言能用来传递信息、思考推理、传承文明等。 B.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是我们弘扬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重要表现。 C.“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光说不练假把式”充分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 D.《最后一课》中法语教师的话说明语言能把民族凝聚起来,使民族充满生机活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论证了“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中心论点。 B.文章从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来论述语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是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各段间是递进关系。 D.文章在论证中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的主要有俗语、名人名言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就是指精神生活中人们进行思考推理需要语言。 B.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 C.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 D.异地相逢的老乡也能得到社会归属感和心理慰藉,是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身份。 【答案】 1.C 解析:不是“说明中国人很注重说话的场合”,根据第二段内容应是说明“中国文化很重谨 言慎行,言行合一”。 2.C 解析:“各段间是递进关系”分析错误,应是并列关系。 3.D 解析:A 项俗语“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是指语言发挥的极致的交际作用;B 项“更 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错,原文中并无比较之意;C 项“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错, 原文是“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 来描述和书写”,“可以”并不等于“只能”,比如图画也可以描述。 3 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 3 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题。 在儒家哲学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标准”、“限度”的意思。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 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 “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但是,“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 转化的思想。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句话,最 具体地体现了“中庸之道”。仅就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来说,其目的确实是要调和“文” 与“质”。但是,这种调和并不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而是在意识到对立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 相反方向转化的前提下,在实践行为中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从而取得最好实践效果的办法。因此,在人 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和坚持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即用中或用和,作为实践行为的准则,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不讲原 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 这两个概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的互相补充与配合,而“同”则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 或意见的彼此附和与合流。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互配合,就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 则不可能生出新事物。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次,“和” 或“中”也包含有不要陷于某一偏面,而应兼备两面或多面的意思。三国时的刘劭以“兼德”来解释“中 庸”。他说:“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人物志·九征》)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 所偏的,只有兼备此五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而“中庸”就是指的能兼备五德的品德。同时,他还认为, “中庸”之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的过分拘谨或放肆,以及指明人的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 “用中”或“用和”是反对无原则的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但是如果对坚持“用中”和“用和”的 原则作僵死的理解,而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变通,那么其结果同样是陷于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偏面。 “用中”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摘编自楼宇烈《用中和时中》) 1.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 A.“中庸”有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等思想局限性,因而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 B.“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C.“中庸”也指兼备仁礼信义智五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过分拘谨或放肆等作用。 D.“中庸”具有辩证观,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作者在论述“中庸”思想时,主要采用了两两对比的方法,如优劣正反全偏等等方面。 B.全文在宏观整体上,从开头到结尾,三个自然段在思路上呈现着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C.作者在行文时,论据充分翔实。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 D.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其次”一词引领下文展开论述,体现了分条陈述的行文思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儒家为了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才提出要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题。 B.在作者看来,如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并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变通,才可能真正做好“用和”。 C.孔子提倡“和”反对“同”,是因为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可以互相补充配合并产生新事物。 D.三国时的刘劭认为,要做到“兼德”,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还需要指明人的短处并弥补其不足。 4 【答案】 1.A,分析:A 项,因果倒置 2.C,分析: C 项,“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是错误的。全文在论述时 确实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先提出观点再援引论据。但并不是每一处都是这样。全文大约七次提出了观 点,引用并注明出处的只有三处。还有四处都是只有观点没有引用的。故选 C。 3.B,分析:A 项,选项因果倒置。结合“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 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 可行的。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分析,原文中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前题 是因,区分“和”与“同”是果。C 项,将“和”与“同”具体的内容搞反了。在原文中“和”指不同 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补充配合,“同”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附和与合流。D 项,“既需要兼有五种 品德”扩大了内容。结合“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所偏的……以及指明人的 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分析,在原文中,刘劭认为“中庸”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兼德,二 是弥补不足。B 项对原文内容用推断的方式做了一定的转化表述,但信息没有改变,仍与原文保持一致。 故选 B。 吉林省长春市希望高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25 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 的《营造法式》。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 古建筑的研究,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座 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 6 种规格。《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 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 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木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 大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 5 安的皇宫,面积大概是今天的北京故宫的 3 倍,仅花了 10 个月的时间建成。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 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 所在。 (摘编自王南《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密码》,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 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 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 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 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 曲面的、图案性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 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的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 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 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 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缺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 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 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 宇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 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 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 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 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三: 6 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想要真正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先去了解传统建筑 文化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包含的精神来对建筑理念进行区分,然后对其中积极的正面的理念 进行吸收。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之所以会有区分,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理念不能 够完全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当中,但是传统建筑中包含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能够为现代建筑注 入活力。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设计的相似、风格的相似,一定要深刻了解建筑背 后的文化,这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也才能够将真正的传统建筑带到众人面前,让所有看到的人都能够 通过建筑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说,在了解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特点之后,在现代建筑的设 计中也要多去注意如何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还要注重建筑的外 部环境。 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传统建筑中,经常会把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面的位置,外面一般是围墙, 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的中庸理念,比较重视内涵,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对中庸理念的 继承和学习,这是现代建筑中最缺乏的一项内容。现在的建筑设计风格总是张扬、夸张,希望能够夺人耳 目,忽视了建筑的内涵。中庸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应该集中在不要只注重外观的新奇,要符合建 筑本身的运用和内涵;其次是建筑的布局、色彩要协调,每个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建筑的风格必须是一 致的。将中庸理念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结合,可以让建筑既不过分浮夸高调,但也会让人眼前一亮,低调 奢华有内涵。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不像衣服,不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换,建筑的投 资比较大,推倒重来成本较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技的支持下,可以将 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优化。 (摘自郗俊《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1925 年距离北宋李诫近千年之遥,时光太久远,所以他的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 B. 独乐寺观音阁木构件成千上万,但只有 6 种规格,这显露出了《营造法式》密码。 C. 面积很大的唐代长安的皇宫,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10 个月就得以建成。 D. 建筑上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7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希腊、罗马的建筑“文法”只有“五种典范”,中国建筑的“文法”种类比国外多得多。 B. 中国建筑“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灵活性,但拘束性并没有限制灵活性,两者相辅相成。 C. 现代建筑设计要做到天人合一,需注重建筑本身和其外部的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D. 中国传统建筑外面一般是围墙,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的位置,这体现了重视内涵的中庸理念。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 B. “斗栱”是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制式 C. 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D. 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答案】1. B 2. A 3. A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时光太久远,所以……”原因分析错误。从整个材料一来看,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久远,更在于数据、 概念难懂。 C.“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木材可 以在一个工厂里大量地生产,然后把它们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 造的速度”和“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可知,能够快速建成,在 于建筑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而不是“仅依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 D.“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 8 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 至如梁、柱、枋、檩、门……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 素”可知,梁、柱、枋、檩、门等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而“文法”是指运用这 些构件建造时沿用的惯式、法式。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 项,“种类比国外多得多”错误。文中没有进行种类的对比。由材料二第一段“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 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 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可知,用外国的文法典范,意在为接下来中国古代建筑也有 自己的文法或法式做铺垫。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这句讲的是建筑的原料,不属于“文法”。 故选 A。 吉林省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无讼”概念源自孔子在《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 乎。”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这体现了孔 子对理想社会关系的追求。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文明时代, “无讼”观念是调剂社会关系的美好愿景。在当今中国,尤其在广大的乡村社会,这种观念 依然普遍存在,即在发生纠纷时通常愿意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而非直接诉诸法 律。 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做到“克己复礼”,约束私利,天下比“归 9 仁”了,个人也就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从而构成“君子”社会。君子“既明且远”,就 可以从政来治理社会。如何调解社会纠纷矛盾?诉讼必不可少,但诉讼的目的是止讼以至无 讼,消除诉讼的社会根源。孔子反对以力服人的强暴统治,强调道德模范的引领,认为这是 实现无讼的关键。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而实现 “仁者”爱人、识人、容人而无诉讼纷争的理想社会境界。 虽然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现实的社会场景,但这种社会治理理念却贯穿于 中华文明始终。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用“乡土社会”来概括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称乡土社会是“礼 话”的社会。在乡土社会的礼治铁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 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 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的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费孝通 称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 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 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 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中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知礼是每个人的 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 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近代以来从欲望到需求的文明转换,使乡土中国进入乡土重建。在乡间,普通人还是怕 打官司的,但是新的司法制度却已推行下乡了。尽管当时中国已处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 中,但原有对诉论的观念还是很牢固地存留在广大的民间,也因之使现代的司法不能彻底推 行。况且,依照现行法去判决,时常可以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 法的行为,于是司法处在乡下人的眼光中成了一个包庇作恶的机构。费孝通认为,法治秩序 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要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 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不但法治秩序效果不好,而且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就会 先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在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构建中,如何化解发生在人民内部的社会 矛盾?20 世纪 60 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钢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整持矛 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其实质是对无讼的追求。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枫 桥经验”创造了依靠发动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就地化解矛盾的基层社会管理方式,达到了 10 “捕人少、治安好”的良好效果。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社会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 体,社会运转方式发生相应变化。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城乡全面融合,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逐步实现,社区治理的无讼思想无疑 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在新时代,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许多地区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开展了 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脸。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以“无讼社区”建设为 抓手,以“诉调对接”为核心,以“息争止讼”为目标,针对快速城镇化、市场化、工业化 带来的社会矛盾剧增,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公证调解、仲裁调 解等方式,打造综合性调解平台,节约了诉讼资源;在平台上预约服务,将各个职能部门的 工作制度化下沉社区,根据群众需要定时定点到社区办公服务,将绝大多数矛盾化解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无讼社区”建设就是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立规矩、以德治扬正气,最大限度地把制 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倡导“和为贵”理念,主要针对民商事纠纷,本着当事人自愿的原 则,人民调解前端介入,运用“诉调对接”方式,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增加调解的权 威性,达到“息争止讼”目的。大邑县通过政治、法治、自治、德治、智治“五治”综合发 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无讼社区”建设,在基层社区进行 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其实践是成功的、可资借鉴的。 (摘编自徐平《建设“无讼社区”实现有效基层治理》,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 分) A.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克己复礼,君子应发挥道德模范引领的关键作用,从而实现“无讼”的理想社 会境界。 B.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注重把传统规则内化成修身克己的习惯,重视教化的作用,人们对诉讼持消极的 态度。 C.“枫桥经验”和“无讼社区”建设,都本着“息争止讼”的理念,重视调解的作用,是基层社会治理的 有益实践。 D.从古至今,“无论”的时代内涵始终如一,反映了中国人民内心的美好愿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 分。 11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的“无讼”理想在当时没成为现实场景,其原因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并不都是“克己复礼”的君子。 B.在乡土社会蜕变过程中,要缓解法治秩序和礼治秩序的矛盾,就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进行改革。 C.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这一转变使社区治理的“无讼”思想得到了空前提升。 D.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治手段应该贯穿于“无讼社区”建设的各个环节,以此来增强调节的权威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讼”范畴的一项是( )(3 分) A.某地区派出所在宣传栏内张贴家训家规内容,悬挂“有理让三分,冤家也成亲”等宣传条幅,以传统文 化助力平安治理。 B.某镇居民自发成立“和事佬”协会,招募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组成志愿调解员队伍,及时为群众提供 公益调解服务。 C.某电视台“生活帮”栏目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建立联系,直面百姓生活中的盲点、疑点和难点,全力 为百姓排忧解难。 D.某市整合司法、行政、公证等多种资源,搭建综合性调解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受理群众诉求, 化解各类纠纷。 【答案】1.D 2.B 3.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 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 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 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地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 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 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 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话里看出,这种 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 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 12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 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 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 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 言,还相当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表现一腔 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 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 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 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 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 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以及“省刑 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6.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的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 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 “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 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 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 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 13 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并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 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答案】 6.(3 分)B 7.(3 分)D 8.(3 分)B 吉林省长白山实验中学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 年暴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在他的作品中,《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 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 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 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 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 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 国军营中暴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 1920 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 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 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材料二: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 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 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 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 为贵,社稷次之”。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 14 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 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 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 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 “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 140 多个国家和国 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 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 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 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 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 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 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 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 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 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 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三: 自尼克松以来,尽管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中国和美国还是进行了合作。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是一 个考验。首先,双方应同意使宣传战降级。第二,人们应该认识到,如果说 1918 年流感大流行是一个先 例,那么在第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消退之后,未来我们还将会看到几波疫情来袭,因此人们必须更好地做好 合作的准备。第三,新一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将影响应对能力较差的穷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宣布慷慨捐款, 让联合国设立新的基金来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该基金向所有国家开放。第四,鉴于人类对这种新病毒仍有 很多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地方,应该恢复十年前就存在的科学家和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广泛联系。更好的 做法是,增设两国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高级别委员会,以提供政治保障,减少官僚机构的繁文缛节。 15 (摘编自约瑟夫·奈《中美应“合作式竞争”对抗疫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美国著名诗人、医学博士威廉斯见证了 1918 年暴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 1920 年 才逐渐退场的那场席卷全球的大规模流行性肺炎。 B.对 1918 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春天与一切》《卡夫卡与西 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都有记录。 C.对中国政府在 2020 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所采取的抗疫行动,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展现出的不竭力 量,基辛格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D.约瑟夫·奈希望中美两国在应对当前的新冠疫情中开展“竞争中的合作”,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对美国错误做法的指责。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 一家的情怀。 B.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中国领导人首先想到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危,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 成效显著。 C.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 不屑一顾。 D.中美虽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多年来还是进行了一些合作,在当前新冠疫情肆虐危急时刻,双方 应更好地合作。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 分) 5.面对全球性疾病传染,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 分) 【答案】 1.A 16 2.C 3.C 4.①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中心论点;②接着从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体现;③然后从 两个角度阐述中华文化在国际抗疫中的体现;④最后归结全文;指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 5.①国际社会要本着投桃报李和以德报怨的情怀,积极支持援助遭受疫情的地区。②国家之间要摒弃成 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③联合国等国际社会组织要加强协调,并采取相应措施。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一中 2020-2021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立足现实的社会和人生,始终关注社会和谐与人生幸福。这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 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 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 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问。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长 期居于主导地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儒家文化中表现得最为 鲜明和突出。从孔子开始,儒家就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由此出发,便有“仁 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爱万物”“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由人、社会至自然的层层理论展 开,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和费任感。这一切,无不 体现着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 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 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 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 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 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 永恒之“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17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材料二: 孔孟倡导的仁义礼智,老庄世界的逍遥无为,陆游笔日下的家国天下……中华民族留下如此多的精 神财富,这些财富传递着民族的智慧,滋养着华夏的心灵。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精神财富却被奢侈地挥 霉,政绩工程和文化项目遍地都是。价值观堕落为“价格观”,文化传统变成价格标签。价值迷失的一 个重要表现是去智化、粗鄙化。再粗鄙的段子,只要能搞笑,便可风行天下:再低俗的节目,只要能来 钱,便被奉为法宝……这类文化现象司空见惯。网络时代,传播形态的巨大变革既为文化发展带来生机 和活力,也造成了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的低端化、从娱乐化到泛娱乐化再到愚乐化,从泡沫化 到泛泡沫化再到飞沫化,文化表现为轻浮的喧器、肤浅的热闹。难怪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文化越是泛滥, 就越失去独立的尊严和品格。虚无化、空心化是对包容厚载的颠覆,娱乐化、泡沫化是对慎终追远的颠 覆,而这些,恰怡是中国文化传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物昭德”“乐以安德”的文化主张,“文 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美学操守,以及日常文化生活中对“德”的定义与追求,变得模糊,不断退让, 不断淡化。价值的迷失严重消解着我们在五千年文明传统中所形成的伦理共识。 (摘编自斯文《价值迷失阻碍道德崛起》) 材料三: 什么是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传统文化可以看得到,包括各种典籍以 及地下地上的物质历史留存,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文化传统你能看得到吗?那是传统文化背后的文 化规则、理念、文化精神和文化信仰,是看不见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血脉的延续,但每一个人又不可避免 地命定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文化传统有大传统和小传统之分。大传统是指社会的主流思想,比如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社 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这是大传统。大传统被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检讨,不同历史时期会有很多变 化。小传统指民间的习俗和信仰,包括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宗教等。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是有 发达的民间社会,因此小传统特别发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生活习俗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中 国的小传统惰性力强,不容易改变。 文化的大、小传统是互相影晌的。大传统的代表儒家思想虽占据传统社会的主流位置,但儒家思想 的特点是具有大的包容性。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同一时期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出现了。到魏晋 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势力渐长,对儒家思想有很大冲击,直至形成跟儒家思想对峙的局面, 18 但儒家能够容而纳之。 (摘编自刘梦溪《如何追寻文化的价值信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重要的人文转向,直接引发了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的产生。 B. 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中华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也表现得最为鲜明突出。 C. 如果不是孔子致力于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构建,就不会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的儒家思想。 D. 佛教讲求“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2.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那么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形式化倾向则可能得到克服。 B. 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 C. 孔孟倡导 仁义礼智、陆游笔下的家国天下等滋养着华夏心灵的精神财富,成为了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D. 中国文化大传统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其主要代表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不同历交时期会有很多 变化。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近十年来,如公祭、剧院等文化政策工程项目在各地大量兴起,且多为耗资大、利用率低的大工程。” B. “文化虚假繁荣,表现为轻浮的喧嚣和肤浅的热闹,文化在泛滥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尊严和品格。” C. “那些泛滥成灾的公祭活动、劳民伤财的评奖作品、好大喜功的工程项目,不仅与中华民族崇尚俭朴的 传统美德不相符合,更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格格不入。” D. “传播形态发生巨大变革,粗鄙、低俗文化风行,利益至上,文化生态拒绝智慧,拒绝担当。” 【答案】1. D 2. B 3. D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