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当同学有了小纠纷全国通用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当同学有了小纠纷全国通用

ID:681884

大小:459.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当同学有了小纠纷 活动目标: (一)活动知识目标: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知道哪些行为可能引发小纠纷。 (二)活动能力目标: 能够宽容地对待同学,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 (三)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朋友的重要性,明白宽容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品质。 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故事、设置问题情景、小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回忆 自己的感受和移情,自觉产生反思心理,从而知道宽容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能够宽容地对待同学,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 教学难点: 能够宽容地对待同学,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 教学准备: 1. 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课件。 2. 采访信纸一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学习内容: 1.播放《小国与小伟争吵》的视频,思考:小国与小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国在匆忙中将小伟的文具盒碰到地上,于是两人互不相让,争吵到上课也没有 结束。小伟认为小国将自己的文具盒碰到地上,道歉不诚恳;而小国觉得自己不 是故意的,小伟不该出口骂人。 2.你们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当同学有了小纠纷,我们应该怎么正确处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 4.本节课我们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知道哪些行为可能引发小纠纷;学会宽容 地对待同学,能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PPT 出示教学目标) 二、我是小老师: 1.我们继续说说小国和小伟的事情。假如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次争吵 呢? 生 1:小伟应该原谅小国,因为小国已经道歉了,而且他不是故意的。 生 2:小国应该给小伟赔一个文具盒。文具盒是小国心爱的东西,不管小国是 不是故意的,东西坏了是事实,所以应该要赔偿。 生 3:他们不应该进行无休止的争吵,这样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 2.所以说,好像说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了。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小国和小伟一直 争吵下去的话,会出现什么后果? 生 1:被老师惩罚。 生 2:老师没来得及进教室发现的话,他们可能会打起来。 …… 师:所以,在与他人产生纠纷时,千万不要对他人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 这样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事变成大矛盾,造成严重的后 果。 3.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终止这次争吵呢?大家都来出出金点子,比赛看看哪组是 “金点子组”。(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 (1)首先进行自我反思,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思量自己是否有错。(板书: 自我反思) (2)要真诚地向对方道歉。(板书:真诚道歉) (3)要宽容而主动地原谅他人的过失,微笑接受他人的道歉。(板书:宽容主 动 接受道歉) (4)事后要主动沟通交流(板书:沟通交流) 看来,合理解决纠纷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朋友。(PPT 显示) 三、说说自己: 1.你与同学之间有没有过小纠纷,你们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结果怎么样?(小 组内互相交流,发放采访信纸,学生做好记录) 2.班内交流。 3.同学之间出现小纠纷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你知道平时产生纠纷的行为有哪些 吗?(小组内根据采访记录做总结,小组之间也可以自由交流) 同学们之间的纠纷常常是一些自认为很小的事情所引起的。比如:嘲笑 别人;骂人,没有礼貌,出言不逊,不尊重他人;开玩笑过分,给别人起外号; 同学之间胡乱猜疑,无事生非,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不谦虚等。 四、我是友谊的“维护者”: 1.当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如果能想出好办法来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 排解同学的苦恼,这会让我们收获更多的朋友,建立更真挚的友谊。通过这一节 课的学习,你们有一些话想对同学说的话吗?现在给大家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 会,你可以向曾经和你发生过矛盾的同学写一封简短的信,把当初的问题好好说 明白,在对方的心中播下一颗太阳。 2.背景音乐中,学生写心里话。 3.全班交流: (1)谁愿意把你的信勇敢地念出来?找你的好朋友帮你代读!(念完送出 去) (2)采访双方的感受。可以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和好。 4.没来得及念出来的同学和不想念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把写好的信送给你最想送 的同学。 5.大家都是敢作敢当的“维护者”。只是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金法则”。 四、“黄金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引导学生理解上句话的道理。 3.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人们把它称为“黄金法 则”。 你们愿意遵守“黄金法则”吗? 4.练习。 填一填下面的空格,只要主题是积极向上的,就可以: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 也想要你( )他。 你希望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 )他。 (PPT 展示) 五、我的收获: 1.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哪位同学说一说? 2.教师总结: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