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中学 物理 学科 八 年级导学案
课题 大气压强 课型 新课 教师 班级 小组(组号) 学生 编号 9
学习目标:
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4、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 3000m 以内,大约每升高 10m,大气压减小
100Pa。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介绍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5、大气压的作用:
(1)抽水机
(2)用吸管吸饮料
【达标测评】
1、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后松开,墨水吸进橡皮管内,原因是( )
A 弹簧片弹力作用的结果 B. 橡皮管有吸引力
C. 手对橡皮管有压力 D. 管外墨水面上大气压大于管内气压
2、下列情况中会使大气压变小的是( )
A.从高山顶下山的过程中 B.从赤道向北极运动过程中
C.从室内到室外的过程中 D.从一楼上升到九楼的过程中
3、中医常用“拔火罐”治疗风湿等病症,其方法是将一酒精棉球点燃放入广口瓶中,
过一会儿将广口瓶瓶门扣在痛处,广口瓶就会吸在皮肤上,这是为什么?
4、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湖北省孝感市 200 年中考题)
A.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C.茶壶上留有小孔 D.利用离心水泵抽水
5.用嘴吸装矿泉水的空塑料瓶的瓶口,瓶会变瘪.空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
。
6.2003 年 5 月 22 日,国内各大报纸报道了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高度为 8848.13m 的
珠峰。登山运动员从高山顶返回到山脚宿营地时,随身携带的气压计的数值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宋朝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 3 700m 的峨眉山旅游,发现在山上“煮米不成饭”,
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寒冷,故有“万古冰雪之法汁”之说,其实这是由于高山
上的气压 导致水的 的缘故。
8.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量的大气压强值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
A.玻璃管放得不竖直 B.玻璃管内混入少量空气
C.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D.玻璃管粗细不均匀
知识拓展:
反思:
学习流程:
激活旧知:5ˊ
导入新课 :2ˊ
新知探索:20ˊ
达标测评 :13ˊ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学习内容
【激活旧知】
1、 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什么?
2、 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是什么?
【导入新课】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能流动。空气也能流动,空气中是否
也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
【新知探索】
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
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空气也能流动,
我们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9.3 大气压强。
演示: 吸盘、用吸管吸饮料、纸板托水。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 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大气压的测量 通过演示(录像)介绍“托里拆利实验”
(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
(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
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
同? 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将管
倾斜,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把 760mm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P0 = 760mmHg =1.013×105P。
3、大气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