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中学 物理 学科 八 年级导学案
课题 浮力 课型 新课 教师 班级 小组(组号) 学生 编号 11
学习目标: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4、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5、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记为 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
它的重力,记为 F,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 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一) F 浮 = G — F 即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这也是浮力的测量方法。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三)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课本 P51
1、提出问题 2、猜想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分析实验 6、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有关?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物体浸没的密度有关?
▲浮力的大小是否跟……? 结论:课本 P52
【达标测评】
1.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 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方
向 _____.
2、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 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
簧秤的示数为 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
浮力为 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____ N.
3、某物体重为 0.5N,把它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 0.3N 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 一定为 0.3N B 可能为 0.2N C 一定为 0.5N D 可能为 0.4N
4、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5、下列情形中,浮力增大的是【 】
A.游泳者从海水中走上沙滩 B.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
C.海面下的潜艇在下潜 D.“微山湖”号补给舰在码头装载货物
学法指导:
知识拓展:
反思:
学习流程:
激活旧知:5ˊ
导入新课 :2ˊ
新知探索:20ˊ
达标测评 :13ˊ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学习内容
【激活旧知】
1、 什么是力。
2、 力的三要素是什么
【导入新课】
海洋中巨大的冰山能在水上漂浮,游船、鸭子能在水上面游弋。是什么力量
把它们托起来的?
【新知探索】
1、浮力:
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小了。)
(2). 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
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盐水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
么问题?
结论:(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
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