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 少年当自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
价值观目标
具有爱国情怀、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认同少年
强则国强,坚定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能力目标
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确立自己的远大志向,提高个人与祖国共成
长的参与能力;结合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提
高自己融入世界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青少年要从小立大志,理解少年强则国强,明白当代青少年的历史责任
是时代赋予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青少年的责任。
教学难点: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一、导入新课
2011 年利比亚撤侨是 1949 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这也是一场集中了
海陆空和军队四大力量的大营救。这更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海外中国公民救援行动。
中国政府共动用 91 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 架次外航包机,12 架次军机,租用外国轮船 11
艘,中远、中海货轮 5 艘,军舰 1 艘……历时 12 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 35860 人。
中国效率和中国信誉,再次使世界瞩目。
问: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给你什么启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少年强 中国强
一,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1.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邓小平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问: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2.材料: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
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李大钊
青年是宝藏,青年是黄金;宝藏要挖掘,黄金需熔炼。
——藏克家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
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
——吴玉章
思考:在你心里青年一代应该是什么样?
3.视频《少年中国说》
问:你是如何理解“少年强,中国强”的?
提示: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是从天而降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要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教师过渡:过去为了打破美国的核威胁,老一辈的科学家殚精竭虑,终于成功研制出核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再也不用受制于人。如今美国依旧挥舞着“大棒”打压中国的崛起,作为新
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二,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
1.阅读教材第 61 页探究与分享材料。
2.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他们的人生道路有哪些不同,哪些是他们的共同点。
3.青少年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理想?
4.学习分组讨论解决。
三,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1.阅读教材第 62 页探究与分享。
2.几位女科学家的寄语对走向世界的我们有什么启示?
3.学生分组讨论解决。
提示:2,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
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目标导学二: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一,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材料: 少年强则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2018 年 7 月,WLF 武林风青少年搏击国际夏令营
在中国“搏击之都”郑州开营,这是一个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成长服务、培养青少年自我保
护能力的优秀体育搏击培训平台,能让青少年从多方面深入地认识搏击。在各界协力关爱青
少年成长的今天,青少年搏击成为了塑造其健康价值观念、提升其综合素质的主流教育方式
之一。青少年参加武术搏击培训,对青少年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形象气质、智力发育、
自卫能力等多方面都有良好锻造作用。
分析材料你认为搏击培训有什么意义?
二,青少年要培养爱国情怀,以爱国、强国为己任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秦]儒家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
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民国]蔡锷
思考:(1)你从以上名言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2)请找出一位具有这种情怀的当代代表人
物,并作简要介绍与评价。(3)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情怀是否发生了变化?变与不变
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爱国情怀。(2)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航天之父”,
美国人说他抵得上 5 个师,宁可枪毙也不让其回国。软禁 5 年,他用香烟纸发出求助信,直
到周恩来总理过问才得以脱身。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由
于他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 20 年。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
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钱学森曾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3)这种情怀不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变”指的
是历史场景、历史责任的变化,“不变”指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小结:我们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做有自信、懂自
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三,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1.阅读教材第 64 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一样,有机会参与某国际大会并发挥作用,从现在起,
你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2.阅读教材第 64 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问.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变化?它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1)走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掌握相应的知识,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
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2)“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
相亲要从我们做起。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
任。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青少年的责任,如何为建设祖国做好准
备;也了解了中国青少年应有的情怀与抱负,知道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
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认清自己的责任,从现在开始做好准备,做自强少年。
3 板书设计
少年当自强
少年强 中国强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
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
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4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从现在起做好准备,
明确中国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教材始终将少年的担当与时代背景、国家发展、人类命运结
合在一起,在全球化和国家发展这些宏大的背景下谈少年的担当,提升了这一主题的高度,
使少年学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使命,从而增强少年担当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