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年级: 高一 科目: 生物 姓名:
教师寄语: “运动”的生命最美丽
【三维学习目标】1. 体会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构建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 掌握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及特点。
3. 通过探究生物膜模型的建立,形成学习兴趣,养成善思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及特点。
自研自探环节
(独学)
(10 分钟)
合作探究环节
(对学、群学,8 分钟)
展示提升
质疑评价
(15 分钟)
总结归纳 随堂笔记
【知识回顾】导生
1.细胞膜成分。
2.细胞膜功能。
【读材料】
阅读课本 65 -67
页,完成探究一
-----探究四。生物
膜结构的探索历
程。
【读材料】
阅读课本 68 页,
完成探究五-------
探究六。流动镶嵌
模型主要内容。
【想一想·明道理】
1.探究一:19 世纪末欧文顿用 500
多种物质对植物细胞进行上万次
的通透性实验,发现脂质更容易
通过细胞膜,可得出什么结论?
【用一用·我设计 1】
思: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证明细
胞膜的成分。
2.探究二:1925 年两位荷兰科学
家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
层,面积是细胞膜的 2 倍。可得
出什么结论?
3.探究三:1959 年,罗伯特森在
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
亮—暗的三层结构,他做出了怎
样的假设?
4.探究四: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
同荧光染料标记后,让两种细胞
融合,杂交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
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
段时间后两种荧光均匀分布,可
得出什么结论?
5.探究五:归纳总结流动镶嵌模型
主要内容和生物膜的特点。
6.探究六:根据流动镶嵌模型怎样
判断细胞膜的内外。
【用一用·我设计 2】
思:为何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
展示 1:
展 示 证 明 细
胞 膜 成 分 的
实 验 设 计 及
结论。
方式:小组全
班大展示。
展示 2:
不 同 阶 段 对
生 物 膜 结 构
的探索结果
方式:小组全
班大展示。
·展示 3:
生 物 膜 流 动
镶 嵌 模 型 内
容归纳
展示:选代表
展示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时间 科学家 假说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化学鉴定
1925 年 荷兰科学家
1959 年
1970 年 弗雷和埃迪登
桑格和尼克森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
当
堂
检
测
基础题:1、细胞膜很容易被蛋白酶分解,也容易被脂溶性溶剂破坏,说明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含有( )
A、糖类和脂质 B、蛋白质和磷脂 C、蛋白质和脂肪 D、蛋白质和脂质
2、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面积增大而厚度变薄,其决定因素是细胞膜的( )
A、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 B、选择透过性 C、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
发展题:3、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4、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保护作用 B、一定的流动性 C、主动运输 D、选择透过性
提高题:5、(选做)科学家分析细胞膜化学成分时需制备纯净细胞膜。真核细胞分离出纯净细胞膜较困难,受细胞内其他膜的
干扰。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内膜和细胞核,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
物质去掉,剩余构为较纯净的细胞膜,生物学上称 “ 血影 ” 。对 “ 血影 ” 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中的脂
质提取出来,使其在空气 ——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所形成的薄膜面积是原来细胞整个表面积的两倍。
⑴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膜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血影 ” 的化学成分中的脂质主要是____________,它构成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
⑷提取膜中磷脂并单层辅在空气——水界面上,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表面积两倍。由此认为细胞膜由___________组成。
反馈评价
1、生物膜由_________和______组成,还有少量_______。
2、生物膜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____构成。
(磷脂分子亲水头部_______,__________朝内)
3、蛋白质分子分布:
①________脂双层表面;
②部分或全部插入脂双层中;
③贯通脂双层。
4、细胞膜外表面:
①________(糖被):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
②________。
5、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①不对称性;
②__________。(磷脂和大部分蛋白质都可以运动)
6、生物膜的功能特点:________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