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4-中图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4-中图版

ID:681322

大小:33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地理区域部分的衔接点。本节的教学就 是要把学生对区域差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程度,理解区域划分的作用,掌 握区域划分的基本方法,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了解我国的宏观区域差异。作为中 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起到了其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 可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区域划分的方法,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我国的区域已经 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 2、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秦岭和淮河及秦淮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能结合生活实例感受较多,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3、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析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学习本节课提供了能力基础。 三、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3、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 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地图与文字,认识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四大地理 区域的分布情况。 2、通过视频演示、数据对比和地图分析等多种途径,学生认识秦岭的重要 作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与分界线。 (三)、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壮美景观照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感 情。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学习难点: 结合地图,比较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 五、教法选用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任务或问题来维持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机。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问题为导向,以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为主,讲练结合,辅以学案指导法、地图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并用。 六、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 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作以下 指导: 1、读图观察法:教给学生阅读、观察、分析、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究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配合《彩色中国》歌曲,播放我国不同区域的精美照片,师生共同欣赏五彩 的中国。 (设计意图:运用生动的资料和精美图片导入新课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 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过程: 秦岭、淮河的教学: 1、学习目标: 幻灯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课前阅读学习目标,做到学习心中有数。) 2、课前预习:通过复习上学期的内容,总结整理有关秦岭、淮河的特征。 ①1 月份 0°C 等温线。 ②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 亚热 带和 暖温 带的分界线(温带)。 ④ 湿润 区和 半湿润 区的分界线(干湿区)。 ⑤ 亚热带季风 气候和 温带季风 气候的分界线(气候类型)。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整理有关秦岭、淮河的特征,让学生充分理解秦岭—淮河 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从而达到总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 总结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3、读秦岭图: 学生阅读课本 48 页图 A,在图中描画出“秦岭—淮河”线,并完成学案第 一题。 ①秦岭走向 东西走向 。 ②秦岭以北地形主要是 高原 ,以南地形主要是 山地、盆地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读图法,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 记忆、理解地理知识的方法。) 3、视频演示: 提问:秦岭对气温和降水有何影响? 播放视频《航拍中国·陕西》中关于秦岭的介绍片段,认识秦岭作为“天然 的屏障”起到的重要影响。 (设计意图:使用最近流行的《航拍中国》视频,贴近学生生活,而且形象易懂, 利于理解。) 4、归纳分析: 结合视频演示,并展示秦岭南北的两个城市西安与安康 1 月年均气温对比 表、年均降水量对比表、冬季秦岭南北坡照片,理解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差异及 成因,最后学生各自归纳在学案上。 (设计意图:用数据、图片印证秦岭以南、以北的自然地理差异,加深对秦岭作 用的认识。) 5、读淮河图: 请读课本 48 页图 A 和 49 页图 C,认识淮河的基本概况。 ①淮河发源于河南省 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下游分别注入 长江 和 黄海 ,全长约 1000 千米。 ②淮河流向 自西向东 。 ③淮河以北地形主要是 平原 ,以南地形主要是 平原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记图的能力,养成左手书,右手图和图文对 照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 6、比一比: 对比南北方的差异,学生抢答,看谁思维最敏捷。 ①耕地类型:南 水 北 旱 ;②糖料作物:南 甜 北 甘 ③气候灾害:南 涝 北 旱 ;④交通运输:南 船 北 马 ⑤工业结构:南 重 北 轻 。 你还能说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设置,培养学生总结、整理、观察、想象、对比来记忆 理解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大地理区域的教学(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依照同学们的表现以记分奖励) 1、自学课本: 阅读课文 51 页,观察图 L,自学完成学案上问题: ①根据 自然条件 、 农业生产 和 居民生活 等特征,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 区域,请将名称填入下图中。 ②请找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将名称填入空白图中。 ③请尝试用两个字归纳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 南方地区,特征为 湿热 ;北方地区,特征为 过渡 ;西北地区,特征为 干 旱 ;青藏地区,特征为 高寒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有一定了解,结合 课本地图,认识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情况,并学会自主学习,找出有问题的知识 点有助于后面听课效率的提高。) 2、读图分析: 展示地图,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①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得出南、北方分界线为秦岭 —淮河线。 ②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得 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为 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 线)。 ③展示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三大阶梯分布图,得出青藏地区的分界线为青藏高原 边缘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识图、读图和记图的能力,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记忆、 理解地理知识的方法。) 3、归纳特征: 让学生尝试用两个字描述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教师配合一起归纳。 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南方地区:湿热;北方地区:过渡。 (设计意图:用两个字归纳地理区域特点,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四大地理区域 的差异与特征,为下个小组讨论活动奠定一定基础。) 4、小组讨论: 学生四人一个小组,分别从分布范围、地形、气候、植被等四方面比较我国 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差异,完成课本 52 页的比较表格。 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地形图,帮助 学生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本部分知识有一定难度,通过小组讨论、地图引导可帮助学生突破 难点,更易区别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5、抢答比赛 展示大量景观图片以抢答的形式判断其所在的区域。 (设计意图:景观图片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四大区域的景观特征,并采用抢答形 式,形式有趣。) (三)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知识点 (四)学习检测 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B.我国一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区 C.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2.下列地理界线,不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界线上的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 B.1 月 0℃等温线 C.地势一、二级阶梯的界线 D.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五)课后作业 四人一个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地理区域,搜集能反映当地居民特有的生活方 式(吃、穿、住、用)的资料,可编辑成唱词、小报、小品。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秦岭—淮河线 400mm 等降水量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