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春元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不全)
加入VIP免费下载

娄底市春元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答案不全)

ID:681153

大小: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 年度春元中学第二月考卷 高二生物 考试范围:必修三;考试时间:75 分钟;命题人:李友章 一 选择题 1、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 ) A.细胞内液 B.淋巴液 C.细胞液 D.组织液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 A. 血浆、组织液 B. 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体液 D. 细胞内液 3、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A.反射 B.反射弧 C.神经冲动 D.神经中枢 4、下列关于人体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直接参与细胞内生命活动 D. 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对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 不属于植物激素的是( ) A. 赤霉素 B. 细胞分裂素 C. 脱落酸 D. 2,4-D 6、园艺上常对果树进行“打顶”(即去掉顶芽),这是为了( ) A. 促进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 促进顶端优势,抑制侧芽发育 C. 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D. 抑制顶端优势,抑制侧芽发育 7、宋代苏轼在《格物粗谈·果品》中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 气即发,并无涩味”。上述叙述中“得气即发”的“气”是指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 8、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现有人口的数量和密度 B.男女比例 C.人口的年龄组成 D.出生率、死亡率 9、通过样方法能够调查的是 ( ) A. 遗传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生境多样性 D. 基因多样性 10、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 ( ) 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垂直结构 D.出生率 12、自然界中有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而前者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都属于自养型生物,都能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消费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都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都是单细胞的真核或原核生物 D.病毒都属于非细胞生物,都以脱氧核糖核酸为遗传物质 13、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生物“桥梁”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14、草原中有一种鸟,当雄鸟发现危险时就会急速起飞,并用力抖动两翼,给孵卵的雌 鸟发出逃避的信号。这种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营养信息 15、狗以尿液标记自己的领地。尿液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电子信息 16、下列关于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 ( )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群落演替能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17、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A. 调节气候 B. 旅游观赏 C. 文艺创作 D. 食用、药用 18、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基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蛋白质多样性 19、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D.大气中 CO2 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0、经常垂钓的人都知道鲤鱼是比较难上钩的,其原因是被钓上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 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信息 传递,涉及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生物信息 2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淋巴因子、淋巴细胞 B.H2O2 酶、抗体、激素 C.葡萄糖、Ca2+、载体蛋白 D.Na+、乙酰胆碱、氨基酸 22、如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图中 a、b 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 是 A.1、1 B.1、2 C.2、2 D.2、1 23、下列有关物质的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引起的 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C.大分子有机物物质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 D.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属于胞吐,需要消耗 ATP 2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氧会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B.神经细胞膜受到刺激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 C.突触后膜上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25、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甲、戊 26、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料广泛 B.容易合成 C.效果稳定 D.提供能量 27、关于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通过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发挥调节作用 B.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C.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与果实的衰老及脱落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油菜因传粉不足而引起的减产 28、 下列关于密闭环境下酵母菌纯培养,关于其种群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液中加入的酵母菌越多,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越大 B. 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 C. 增长率是限制酵母菌环境容纳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D. 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后种群数量将维持不变 29、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的营养级越多,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B.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在波动中 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D.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30、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 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夏季是该湖泊营养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的季节 B.冬、春两季,该湖泊中生物几乎不存在能量流动 C.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 D.秋季应当时刻检测水体变化,防止出现富营养化 二、非选择题(必修)(每空 2 分,共 40 分) 31、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激素甲为__________激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全身,作用到靶器官。 (2)激素乙_________(选填“促进”、“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增 加 __________(选填“会”、“不会”)抑制激素乙的产生,这样的调节方式称之为 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中 X 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 低该过程中酶的活性实现的。 (2)赤霉索与生长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作用。 (3)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完成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胚芽鞘 3 个、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①实验思路:用________处理 2 个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胚芽鞘 弯曲的方向。 ②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表示某群落演替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 (2)采用样方法调查某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取样方的关键是 。人 工过度砍伐后阔叶林群落形成灌木植物群落,若之后进行封山育林,则会使该地区较快 恢复为阔叶林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 。 (3)阔叶林中存在食物链草→兔→鹰,仅考虑这一条食物链,若鹰同化的能量增加 50kJ, 则至少需要草的同化量增加 。 (4)阔叶林中某些鸟类利用保护色能躲避鹰的捕食,但狐狸却能通过鸟类的气味准确 地找出它们的位置,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 34、近段时间我国北方持续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 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不良排放物,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 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由____________(填代号)共同构成。 ( 2 ) 若 图 中 生 产 者 固 定 的 太 阳 能 为 800KJ , 则 次 级 消 费 者 最 多 可 得 到 质 量 ____________KJ。 (3)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某同学捕获了 64 个个体,并将这些 个体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候后重新捕获了 50 个个体,其中有 8 个带有标 记,估计此生态系统中该种动物个体的数量约为____________个。 (4)①过程是绿色植物的___________,是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碳在生物 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