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2022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效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1)48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4.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4.10.2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课标要求 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 供给侧结果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 例。 考情分析 从内容上看: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市场秩序等。 从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非选择题 所占比重较大。 备考策略 以“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议题,探究坚 持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和措施,增强 政治认同。 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议题,探究深化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和途径。 学科素养 增强对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措施的认 同,科学分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作为市场经 济活动的参加者,必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良好的 法治意识。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考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体系构建 2017/1卷/14 2018/1卷/15 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 新矛盾 新征程 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成效显著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现代化强国 1.历史性变革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核心知识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①原因: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 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②表现: 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 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C、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 性增强。 D、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 (2)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①原因: •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 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 ②表现: • A、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 业状况持续改善; • B、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 扩大; • C、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 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 (3)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 ①原因: • 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 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 • ②表现: • A、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 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 强。 • B、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 引领者。 2.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 (1)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2)新时代的“变”与“不变”: • “变”: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不变”: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我国是世界最大 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化。 • (3)新要求: • 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 会全面进步。 • (4)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 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 斗。 • 注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会发生改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 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 会全面进步。 • 3. 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 实的小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两个阶段 •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把第二个百年目标进一步拓展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给出了“两 步走”的实现路径。 • ①第一个阶段(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 化 • A、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 B、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 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 C、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②第二个阶段(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 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命题点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 1.(2018年天津卷)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 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 • ①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 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9000多万 • ③经济年均增速超过7% ④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0% • 以上成就的传导路径是 • 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 D.④—①—③ •解析:经济发展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居民收入增长是贫困人口减少 的直接原因。 C 第二框 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点一 坚持新发展理念 考点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体系构建 新发展理念 必要性 内容 2020/山东卷/4 含义 地位 必要性 内容 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坚持新发展理念 (1)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 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念。 注意:①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 ②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不意味 着我国经济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核心知识 (2)内容 • ①解决的问题: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注重解决动力问题 •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 题 •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问题 •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 问题 •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注重解决社会公平 正义问题 • ②具体要求 • 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 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 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推动 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 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性。 • 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 开放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必须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 展的内外联动性,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 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 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不 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 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 稳步前进。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 •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 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 (2)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地位 • 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 •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 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 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 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 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 (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 (5)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 • A、原因: •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 B、措施: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增强我国经 济的质量。 • 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是什么:从供给侧发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 平 ,满足人们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 为什么: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不能有效 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 溢”,消费能力严重外流。 • 怎么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产能 即化解产能过刺。我国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 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消耗、 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去库存 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 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 去杠杆 “去杠杆”主要是降低企业负债率。“杠杆”是指特定主体通 过借入债务,以较小规模的自有资金撬动大量资金,以此扩大 经营规模 降成本 即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 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 低物流成本 补短板 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短板,补科技创新 进步短板,补城乡统筹发展短板,补民生建设短板,补对外开 放短板,补环保生态建设短板,补人才队伍建设短板 •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A、原因(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 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 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B、措施: •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A、原因(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发展的不 平衡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不充分。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是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关键。 • B、措施: • 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 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 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 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 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 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 措施: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 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 措施: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命题点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1.(2019年全国卷3)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 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做出 重大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具有“一个 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区”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看,港澳地区以金融、 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为主,广东九个城市以生产制造为主。关于打造 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意义,下列判断中不恰当的是( ) • A.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 • B. 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 C.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 D.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新平台 A 解析:粤港澳大湾区不涉及中西部地区,故排除A。 • 2.(2019年江苏卷)材料一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之 外的制度、技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作出的贡献,体现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和效益。假设甲、乙两个经济体发展状况均满足等式:经济总产出增长 率=全要素生产率+0.6×资本投入增长率+0.4×劳动投入增长率,其相 关经济数据如下表   经济体 经济总产出(亿美元) 资本投入(亿美元) 劳动投入(万人) 2017 甲 3000 1000 500 乙 8000 5600 800 2018 甲 3450 1050 525 乙 8480 5880 840 • 材料二 步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 阶段。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 持续,迫切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 (2)应如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答案: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以推动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②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要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 转型升级,释放生产动能; • ③以制度变革促进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和配置效率改善,释 放创新动能; • 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释放消费 动能。 • 3.(2017·北京卷)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 • 材料二 • 材料三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 •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要“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体化 网络”,其中要求重点加强城际铁路 • 建设,强化干线铁路与城际铁路、 • 城市轨道交通的高效衔接,加快构 • 建内外疏密有别、高效便捷的轨道 • 交通网络。 • 材料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省累计签约进北京市商户23140 户,吸引1350多家京津冀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一些商业批发、制药行业的企业 进行了整体搬迁,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把他们的物流基地和 生产基地外迁到河北。2016年,河北省从京津引进项目4100个,资金3825亿元。 • (2)中心城市的人才、产业的技术等优势和周边辐射和输出,能够带动周边 区域以济发展,产生“外溢效应”。在“破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 展”的背景下,结合材料。 •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北京的“外溢效应”。(10分) A • 答案 ①北京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人才、产业和技术等发 面的优势,具有产生“外溢效应”的条件和基础。 • ②铁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发达、便利的铁路网可以 促进区域间的劳动力流动和企业间交流合作,降低物流成 本,便于北京各种优势的外溢。 • ③企业外迁不仅直接给周边区域输送人、财、物以及相关 产业,增加当地的就业与税收,也产生示范效应,带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增强北京的“外溢效应”。 • 一、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伟大复兴 •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 称《建议》)。这一建议是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的动员令。 • 纵览《建议》,一条主线贯通全文,即“三新”: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成为人们理解中国当下与未来 的关键词。“三新”体现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深入 理解和把握“三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 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习近平 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它 既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原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的核心理念。 时政链接 • 构建什么样的新发展格局 • 总的来看,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 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 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 革,内容十分丰富。 • 其一,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大动 力。 • 其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 其三,完善市场体系,畅通流通渠道。 • 其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其五,提升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更好发挥消费拉动经济 的基础性作用。 • 考点对接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科学的宏观调控。 • 3、新发展理念。 •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思考 • 1、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依据/意义。 • 2、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 说明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时,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举 措确保2020年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①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发挥 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保增长、促发展的政治保 证。 • ②坚持稳中有进的经济发展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各级政府 要及时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③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国家实行科学的宏 观调控,推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增长,促发展。 • ④发挥财政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 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降低失业率, 拉动经济增长。 • ⑤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总需求增长,促进生产。继续加大对就业、社 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和 救助力度,确保2020年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 •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举措对我国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 ①有利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 的战略支撑。 • ②有利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 • ③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④有利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战略。 • ⑤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强 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⑥有利于转变对外经济发展 方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二、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 • •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面对成就斐然、短板犹在的 现实,推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迫切需要消除这些体制 机制障碍,以具体举措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要素 资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场环境和质量、实施高水平市 场开放和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机制。一方面,通过市场体 系的高标准,来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持 续优化要素配置,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和社会 生产力水平的整体跃升,为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 内生动能。另一方面,只有畅通国内大市场,真正发挥和 强化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好发展 格局,才能增强中国经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韧劲,为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 • 考点对接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科学的宏观调控。 • 3、新发展理念。 • 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思考 •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意义。 • 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运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多用改革 办法对扩大我国当前消费的必要性。 • ①有利于深化供给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的深度整合,进一步 扩大市场有效供给,使我国的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人民 美好生活的需要。 • ②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 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释放农村消费潜 力。 • ③有利于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或完 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系。 • 分析我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意义。 • ①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 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 ③提高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提供战略支撑。 • ④切实降低制造业的负担,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的市场体系。 • ⑤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加强制造业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 与合作,完善对外开放体系。 • 我们应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 ①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 置,积极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