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4月份三校联考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省苏州市2021届高三4月份三校联考数学试题(word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届高三年级三校联考 数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 ( )RA B C ,则下面选项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 B A B. A B B C. A B B D. A B R 【答案】B 2.已知 i是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复数 2 i  和1 3i 对应的点间的距离是 A. 5 B. 10 C.5 D.25 【答案】C 3.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良 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 马,九日二马相逢,则长安至齐 A.1120 里 B.2250 里 C.3375 里 D.1125 里 【答案】D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决定去巴城老街、千灯古镇、周庄游玩,每人只能去一个地方, 周庄一定要有人去,则不同游览方案的种数为 A.60 B.65 C.70 D.75 【答案】B 5.已知 ,A B是圆 2 2: 1O x y  上的两个动点, 3AB  , 3 2OC OA OB     ,M 为线段 AB的中点,则OC OM   的值为 A. 1 4 B. 1 2 C. 3 4 D. 3 2 【答案】A 6.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电磁波在大气中大致沿直线传播.受地球表面曲率的 影 响 , 雷 达 所 能 发 现 目 标 的 最 大 直 视 距 离 2 2 2 2 1 2( ) ( )L R h R R h R      2 2 1 1 2 22 2Rh h Rh h    ,其中 1h 为雷达天线架 设高度, 2h 为探测目标高度,R为地球半径.考虑到电磁波的弯曲、 折射等因素,R等效取8490km,故R远大于 1h , 2h .假设某探测 目标高度为25m,为保护航母的安全,须在直视距离390km外探 测到目标,并发出预警,则舰载预警机的巡航高度至少约为 (参考数据: 2 8.49 4.12  ) A.6400m B.7200m C.8100m D.10000m 【答案】C 7.下列图象中可以作为函数 2( ) 1 cos 1 xf x x e      部分图象的是 【答案】B 【解析】 1 e( ) cos 1 e x xf x x    为奇函数,排除 A,C 当 0, 2 x      时, ( ) 0f x  ,故选 B. 8. 已 知 函 数 ln( ) 2 1,( 0)kx xf x e k kx     ; 函 数 ( ) lng x x x ; 若 ( ) 2 ( )kf x g x , 对 (0, )x   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A.[1, ) B.[ , )e  C. 1 , e    D. 2 , e    【答案】D 【解析】 22lne 2 ln e 2ln 2 lnkx kxxk k x x kx x kx x x x        (*) 22 2 2 ln(e 1) ln ( 1) ln (e 1)kx xkx x x x       令 ( ) (e 1)xF x x  , 2( ) (ln )F kx F x  由(*)式知显然 0k  ,当 2ln 0x  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当 2ln 0x  时,由 2,ln 0kx x  , ( )F x 在 (0, ) 上 2 max ln 2ln 2ln 2 e xkx x x k x            ,故选 D.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 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部分选对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9.新高考方案规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选择考), 其中“选择考”成绩将计入高考总成绩,即将学生考试时的原始卷面分数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评定为 , , , ,A B C D E五个等级,再转换为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某试点高中 2020 年参加“选 择考”总人数是 2018 年参加“选择考”总人数的 2 倍,为了更好地分析该校学生“选择考” 的水平情况,统计了该校 2018 年和 2020 年“选择考”成绩等级结果,得到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针对该校“选择考”情况,2020 年与 2018 年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获得 A等级的人数增加了 B.获得B等级的人数增加了 1.5 倍 C.获得D等级的人数减少了一半 D.获得E等级的人数相同 【答案】AB 10. ABC 中,D为边 AC 上的一点,且满足 1 2 AD DC   ,若P为边BD上的一点,且满 足 ( 0, 0)AP mAB nAC m n     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2 1m n  B.mn的最大值为 1 12 C. 4 1 m n  的最小值为6 4 2 D. 2 29m n 的最小值为 1 2 【答案】BD 11.已知函数 ( ) cos sinf x x x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 x 是偶函数 B. ( )f x 是周期为 的函数 C. ( )f x 在区间 3, 2       上单调递减 D. ( )f x 的最大值为 2 【答案】ABC 【解析】对于 A,由 ( ) cos sin ( )f x x x f x    知 ( )f x 为偶函数,A 正确; 对于 B, ( ) cos( ) sin cos sin ( )f x x x x x f x          ,B 正确; 对于 C,当 3, 2 x      时, ( ) cos sin 2 sin 4 f x x x x          , 3 5, 4 4 4 x         , ( )f x 在 3, 2       上单调递减,C 正确; 对于 D,显然 ( )f x 的最大值为 1,D 错误 故选 ABC. 12.已知正方体 1 1 1 1ABCD ABC D 的棱长为 4,M 为 1DD 的中点,N 为 ABCD所在平面上 一动点, 1N 为 1 1 1 1ABC D 所在平面上一动点,且 1NN 平面 ABCD,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MN 与平面 ABCD所成的角为 4  ,则点N 的轨迹为圆 B.若三棱柱 1 1 1NAD N AD 的表面积为定值,则点N 的轨迹为椭圆 C.若点N 到直线 1BB 与直线DC的距离相等,则点N 的轨迹为抛物线 D.若 1D N 与 AB所成的角为 3  ,则点N 的轨迹为双曲线 【答案】ACD 【解析】对于 A,MN 在底面 ABCD的射影为 MND ,则 4 MND    , 2DN DM   N 在以D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A 正确; 对于 B,如图建系,设 ( , )N x y ,由题意知, (0,0)A , (0,4)D 2 2 2 24 4 ( 4) 16 4x y x y x       为 定 值 , 即 NA ND NE  为定值,B 错误; 对于 C,由题意知 (4,0)B , 2 2( 4)NB x y   , 2 2( 4) 4x y y     N 的轨迹方程为 28 8 x xy   为抛物线,C 正确; 对于 D,在 ,B C基础上加上以 1AA 方向为 z轴,此时 1(0,4,4)D , ( , ,0)N x y (4,0,0)AB   , 1 ( , 4, 4)D N x y    由题意知 2 2 2 2 4cos 3 ( 4) 16 3 4 ( 4) 16 x x y x y          2 2( 4) 116 16 3 x y     ,N 轨迹为双曲线,D 正确 故选 AC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在产品质量检测中,已知某产品的一项质量指标 2~ (100,10 )X N ,且110 120X  的 产品数量为 5436 件.请估计该批次检测的产品数量是__________件. 参考数据: ( ) 0.6826P X        , ( 2 2 ) 0.9545P X        , ( 3 3 ) 0.997P X        【答案】40000 14.已知函数 ( )f x 满足: ( ) (2 ) (2 )f x f x f x     ,则符合题意的一个 ( )f x 的解析式 可以为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 ) 0f x  , ( ) sin 2 f x x      等 15.在四面体 ABCD中, 2AB  , 1DA DB CA CB    ,则四面体 ABCD的外接球 的体积为__________. 【答案】 2 3  【解析】取 AB中点E,则 2 2 EA EB EC ED    , 四面体外接球的半径为 2 2 ,体积为 4 1 2 2 3 2 2 3     . 16.已知双曲线 2 2 2: 1( 0) 4 x yC b b    ,若在直线 : 2 0l x y   上存在点P满足:过点P能 向双曲线C引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 61, 2       【 解 析 】 设 过 P 点 且 与 双 曲 线 相 切 的 直 线 方 程 为 0 0( )y k x x y   , 0 0 2y x   0 0 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2 2 2 2 ( ) 4 ( 2 ) 2 ( ) 4 4 4 y k x x y b x k x x x x y k y x x b b x y b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 4 ) (8 8 ) 4 4 8 4 0b k x k x ky x k x y kx y b        2 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 064( ) 4( 4 )(4 4 8 4 ) 0k x k y b k k x y kx y b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0 0 0 0 0 04( ) ( 4 )( 2 ) 0k x ky b k k x y kx y b       4 2 3 2 2 2 2 2 2 2 2 4 4 2 2 2 0 0 0 0 0 0 0 0 0 04( 2 ) 2 4 4k x k x y k y b x k b y kb x y b k x k y        3 2 2 0 08 4 0x y k k b   2 2 2 2 2 2 2 4 0 0 0 0( 4 ) 2 0b x b k b x y k b y b     2 2 2 2 0 0 0 0( 4) 2 0x k x y k y b     ,两根设为 1 2,k k 2 2 2 2 20 1 2 0 02 0 1 ( 2) 4 4 y bk k x b x x           2 2 2 0 0 04 4 4x x b x     , 2 2 0 02 4 0x x b   看成关于 0x 的方程 2 216 8 0 0 2b b       双曲线C离心率 2 24 61 1, 4 4 2 b be          . 四、解答题:本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 分)在① ( )( ) ( )a b a b a c c    ,②2 2 cosa c b C  ,③ 3( cos ) sina b C c B  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决该问题. 在 ABC 中,内角 , ,A B C的对边分别是 , ,a b c,且满足 2 3b  . (1)若 4a c  ,求 ABC 的面积; (2)求a c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若选①,由题意 ( )( ) ( )a b a b a c c    ,化简得 2 2 2 1 2 2 a c b ac    即 1cos 2 B  ,0 B   ,得 3 B   (1)由余弦定理 2( ) 2 2 cosb a c ac ac B    ,得 2 112 4 2 2 2 ac ac    , 解得 4 3 ac  , 1 1 3sin sin 2 2 3 3 S ac B      . (2)由正弦定理 2 3 4 sin sin sin 3 2 a c b A C B     ,又因为 2 3 A C    , 所以 4(sin sin )a c A C   24 sin sin 3 A A         1 34 3 cos sin 4 3sin 2 2 6 A A A              , 因为 20 3 A    , 5 6 6 6 A      , 1sin ,1 6 2 A            , (2 3,4 3]a c  若选②,由2 2 cosa c b C  , 得2sin sin 2sin cosA C B C  ,2sin( ) sin 2sin cosB C C B C   , 化简得2cos sin sinB C C ,得 1cos ,0 2 B B    ,得 3 B   . 以下与选①同. 若选③,由 3( cos ) sina b C c B  ,得 3(sin sin cos ) sin sinA B C C B  , 即 3[sin( ) sin cos ] sin sinB C B C C B   ,化简得 tan 3B  ,0 B   , 得 3 B   .以下与选①同. 18.(12 分)设 na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 0, nb 是等差数列,已知 1 1a  , 3 2 2a a  , 4 3 5a b b  , 5 4 62a b b  (1)求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c 满足 1 2 1c c  , 11, 3 3 , 3 k k n k k n c a n       ,其中 *kN ,求数列 3 3 ( 1)n nb c  的前n项和. 【解析】 (1) 1 1a  , 2 3 2 2 2 0a a q q      解得 2q  或 1q   (舍) 所以 12nna  , 3 5 1 1 4 6 1 8 2 6 8 1 2 16 3 13 16 1 b b b d b b b b d d                 所以 nb n . (2) 3 3n nb  , 1 3 2k k kc a   , 1 3 2n nc   1 1 3 3 ( 1) 3 (2 1) 3 6 3n n n n n nb c        设 0 1 1 2 2 3 1(3 6 3 ) (3 6 3 ) (3 6 3 ) (3 6 3 )n n nS              0 1 2 1 1 2(3 6 3 6 3 6 3 6 ) (3 3 3 )n n              11 (1 6 ) 3 (1 3 ) 3 6 3 93 1 6 1 3 5 2 10 n n n n             . 19.(12 分)如图,三棱锥S ABC 的底面 ABC和侧面SBC 都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SBC  平面 ABC . (1)若P点是线段 SA的中点,求证:SA平面PBC; (2)点Q在线段SA上且满足 1 3 AQ AS ,求BQ与平面SAC 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析】 (1)因为 ABC 和 SBC 都为等边三角形,且有公共边BC , 所以 AB SB BC AC SC    . 因为P为 SA的中点,所以SA BP ,SA CP , 又因为BP CP P ,所以SA PBC平面 . (2)取BC的中点O,连接 ,OA OS,由条件可得 , ,OA BC OS两两垂直. 以O 为坐标原点, , ,OA OB OS    的方向分别为 , ,x y z轴的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 2AB  ,则 3AO OS  , 则点 ( 3,0,0)A , (0,1,0)B , (0, 1,0)C  , (0,0, 3)S , 2 3 3,0, 3 3 Q       , 所以 ( 3,1,0)CA   , ( 3,0, 3)SA    , 2 3 3, 1, 3 3 BQ         . 设平面SAC 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n x y z  , 则 3 0, 3 3 0, n CA x y n SA x z               ,令 1x  ,可得 (1, 3,1)n    . 设BQ与平面SAC 所成角为 , 2 3 33 3 103 3sin cos , 104 11 1 3 1 3 3 BQ n BQ n BQ n                    . 20.(12 分)在新的高考改革形式下,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湖南、湖北、福建、重庆八 个省市在 2021 年首次实施“3 1 2  ”模式新高考.为了适应新高考模式,在 2021 年 1 月 23 日至 1 月 25 日进行了“八省联考”,考完后,网上流传很多种对各地考生考试成绩的评价,对 12 种组合的选择也产生不同的质疑.为此,某校随机抽一名考生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物 理、政治、生物的组合)在高一选科前某两次六科对应成绩进行分析,借此成绩进行相应的推 断.下表 1 是小明同学高一选科前两次测试成绩(满分 100 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生物 第一次 87 92 91 92 85 93 第二次 82 94 95 88 94 87 (1)从小明同学第一次测试的科目中随机抽取 1 科,求该科成绩大于 90 分的概率;; (2)从小明同学第一次测试和第二次测试的科目中各随机抽取 1 科,记 X 为抽取的 2 科中成 绩大于 90 分的科目数量,求 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E X ; (3)现有另一名同学两次测试成绩(满分 100 分)及相关统计信息如下表 2 所示: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政治 生物 6 科成绩均值 6 科成绩方差 第一次 1a 2a 3a 4a 5a 6a 1x 1D 第二次 1b 2b 3b 4b 5b 6b 2x 2D 将每科两次测试成绩的均值作为该科的总评成绩,这 6 科总评成绩的方差为 3D .有一种观点认 为:若 1 2 1 2,x x D D  ,能推出 1 3 2D D D  .则有理由认为“八省联考”考生成绩与选科有 关,否则没有理由否定 12 种选科模式的不合理性,即新高考模式 12 种选科模式是可取的.假 设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通过表 2 内容,你认为新高考模式 12 种组合选科模式是否可取? 【解析】 (1)共有 6 科成绩,其中成绩大于 90 分的有数学、英语、物理和生物共 4 科, 所以从张明同学第一次测试的科目中随机抽取 1 科,该科成绩大于 90 分的概率为 4 2 6 3  . (2)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1 1 2 3 1 1 6 6 1( 0) 6 C CP X C C    , 1 1 1 1 2 3 4 3 1 1 6 6 1( 1) 2 C C C CP X C C     , 1 1 4 3 1 1 6 6 1( 2) 3 C CP X C C   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P 1 6 1 2 1 3 数学期望 1 1 1 7( ) 0 1 2 6 2 3 6 E X        . (3)设 1 2x x x  ,则 1 2 6 1 2 6 6a a a b b b x         , 则 2 2 2 1 1 2 66 ( ) ( ) ( )D a x a x a x       2 2 2 2 1 2 6 1 2 62( ) 6a a a a a a x x          2 2 2 2 2 1 2 6 12 6a a a x x      2 2 2 2 1 2 6 6a a a x     , 同理可得 2 2 2 2 2 1 2 66 6D b b b x     , 2 2 2 21 1 2 2 6 6 36 6 2 2 2 a b a b a bD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1 2D D ,所以 2 2 2 2 2 2 1 2 6 1 2 6a a a b b b        , 所以 2 2 2 2 2 21 1 2 2 6 6 3 1 1 2 66 6 ( ) 2 2 2 a b a b a bD D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2 2 2 2 6 6 6 6( )( 3 ) ( )( 3 ) ( )( 3 ) 4 4 4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       的符号不确定, 所以 3D 与 1D 无法比较大小, 2 2 2 2 2 21 1 2 2 6 6 3 2 1 2 66 6 ( ) 2 2 2 a b a b a bD D b b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2 2 2 2 2 2 2 21 1 2 2 6 6 1 2 6( ) 2 2 2 a b a b a b b b b            2 2 2 2 2 2 1 2 6 1 2 6( ) 0 2 a a a b b b           , 所以 3 2D D , 综上所述由 1 2x x , 1 2D D ,推不出 1 3 2D D D  故新高考模式 12 种组合选科模式是可取的. 21.(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已知椭圆 2 2 2 2 1( 0)x y a b a b     的右焦点为F , P为右准线上一点.点Q在椭圆上,且FQ FP . (1)若椭圆的离心率为 1 2 ,短轴长为2 3 . ①求椭圆的方程; ②若直线 ,OQ PQ的斜率分别为 1 2,k k ,求 1 2k k 的值; (2)若在 x轴上方存在 ,P Q两点,使 , , ,O F P Q四点共圆,求椭圆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解析】解析一: (1)①设椭圆的焦距为2c, 由题意,得 2 2 2 1 , 2 2 2 3, , c a b a b c         所以 2, 3. a b   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2 2 1 4 3 x y   . ②由①得,焦点 (1,0)F ,准线为 4x  , 解析 1: 设 (4, )P t , 0 0( , )Q x y ,则 2 2 0 0 1 4 3 x y   ,所以 2 2 0 0 33 4 y x  . 所以 0 0( 1, )FQ x y   , (3, )FP t  , 因为FP FQ ,所以 0 03( 1) 0FQ FP x ty       , 所以 0 03( 1)ty x   . 所以 2 2 0 0 0 0 0 0 1 2 2 2 0 0 0 0 0 0 33 3( 1) 34 4 4 4 4 x xy y t y ty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解析 2: 设 0 0( , )Q x y ,则 2 2 0 0 1 4 3 x y   ,所以 2 2 0 0 33 4 y x  , 当 1x  时,直线FQ存在斜率,则 0 0 1FQ yk x   , 又FP FQ ,所以直线FP的方程为 0 0 1( 1)xy x y     , 所以点P的坐标为 0 0 3( 1)4, x y       . 所以 0 2 0 2 0 0 0 0 0 0 1 2 2 2 0 0 0 0 0 0 3( 1) 33 3( 1)3( 1) 34 4 4 4 4 xy x xy y y x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当 1x  时,点Q的坐标为 31, 2      ,点P的坐标为 (4,0),也满足 1 2 3 4 k k   , 所以 1 2k k 的值为 3 4  . (2)解析一: 设 2 ,aP t c       , 0 0( , )Q x y ,因为FP FQ , 则 FPQ 的外接圆即为以PQ为直径的圆 2 0 0( ) ( )( ) 0ax x x y t y y c            . 由题意,焦点F ,原点O均在该圆上,所以 2 0 0 2 0 0 ( ) 0, 0 ac c x ty c a x ty c            , 消去 0ty 得 2 2 0 0( ) 0a ac c x x c c          ,所以 2 0 ax c c   , 因为点 ,P Q均在 x轴上方,所以 2aa c c c     ,即 2 2 0c ac a   , 所以 2 1 0e e   ,又因为0 1e  , 所以 5 1 1 2 e   . 解析二: 因为 , , ,O F P Q四点共圆且FP FQ ,所以PQ为圆的直径, 所以圆心必为PQ中点M , 又圆心在弦OF 的中垂线 2 cx  上, 所以圆心M 的横坐标为 2M cx  , 所以点Q的横坐标为 2 2 2Q M a ax x c c c     .(以下同方法 1). 解析三: (1)① 1 2 c a  , 3b  , 2 2 2a b c  , 椭圆标准方程为 2 2 1 4 3 x y   . ②椭圆右准线方程为 4x  , (1,0)F 设 (4, )P m , 0 0( , )Q x y , 0 0 1 1 3 1PF QF m yk k x         , 2 2 0 0 1 4 3 x y   则 2 2 0 0 0 0 0 0 1 2 2 2 0 0 0 0 0 0 3 3 4 4 4 y y m y my y xk k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2 0 2 0 0 0 2 2 0 0 0 0 33 1 3 3 34 34 4 4 4 x x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2) , , ,O F P Q 四点共圆且FP FQ PQ 为圆的直径 圆心必过PQ中点 0 0( , )M x y ,又圆心也在线段OF 的中垂线 2 cx  上, 0 2 cx  , 2 Q ax c c    ,P Q 均在 x轴上方, 2aa c c c     , 2 2 2 5 10 1 0 1 2 c ac a e e e            即离心率范围为 5 1,1 2       . 22.(12 分)已知函数 ( ) 2 ln( 1) 2xf x e a x    . (1)当 2a   时,讨论 ( )f x 的单调性; (2)当  0,x  时, ( ) sinf x x 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解析一: (1)当 2a   时, ( ) 2 2ln( 1) 2xf x e x    , 1x   . 2( ) 2 1 xf x e x     , ( )f x 在 ( 1, )  单调递增,且 (0) 0f   . 当 ( 1,0)x  时, ( ) 0f x  ;当 (0, )x  时, ( ) 0f x  . 所以函数 ( )f x 在 ( 1,0) 单调递减,在 (0, ) 单调递增. (2)令  ( ) ( ) sin 2 ln( 1) 2 sin , 0,xg x f x x e a x x x         当  0,x  时, ( ) sinf x x 恒成立等价于 ( ) (0) 0g x g  恒成立. 由于  ( ) ( ) cos 2 cos , 0, 1 x ag x f x x e x x x         , 所以(i)当 0a  时, ( ) 2 1 0xg x e    ,函数 ( )y g x 在 0, 单调递增, 所以 ( ) (0) 0g x g  ,在区间 0, 恒成立,符合题意. (ii)当 0a  时, ( ) 2 cos 1 x ag x e x x      在 0, 单调递增, (0) 2 1 1g a a      . ①当1 0a  即 1 0a   时, ( ) (0) 1 0g x g a     , 函数 ( )y g x 在 0, 单调递增,所以 ( ) (0) 0g x g  在 0, 恒成立,符合题意. ②当1 0a  即 1a   时, (0) 1 0g a    , ( ) 2 1 1 ag e       , 若 ( ) 0g   ,即 ( 1)(2 1)a e    时, ( )g x 在 (0, ) 恒小于 0 则 ( )g x 在 (0, ) 单调递减, ( ) (0) 0g x g  ,不符合题意. 若 ( ) 0g   ,即 ( 1)(2 1) 1e a      时,存在 0 (0, )x  使得 0( ) 0g x  . 所以当 0(0, )x x 时, ( ) 0g x  ,则 ( )g x 在 0(0, )x 单调递减, ( ) (0) 0g x g  ,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 1, )  . 解析二: (1)当 2a   时, ( ) 2e 2ln( 1) 2xf x x    , 2( ) 2e 1 xf x x     ,显然 ( )f x 在 (0, ) 上 注意到 (0) 0f   ,当 ( 1,0)x  时, ( ) 0f x  , ( )f x ; 当 (0, )x  时, ( ) 0, ( )f x f x   (2)2e ln( 1) 2 sin 0x a x x     恒成立 令 ( ) 2e ln( 1) 2 sinxF x a x x     , ( ) (0)F x F ( ) 2e cos (0) 0 1 0 1 x aF x x F a x           , 1a   (必要性) 当 1a   时, ( ) 2e ln( 1) 2 sin 2( 1) 2 0xF x x x x x x           , 综上: 1a   .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