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数列的综合问题(解析版)-2021届高三《新题速递 数学》4月刊(江苏专用 适用于高考复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十二 数列的综合问题 一、单选题 1.(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数独是源自 18 世纪瑞士的一种运用纸、笔进行演算的逻辑游戏.玩家需要根 据 9×9 盘面上的已知数字,推理出所有剩余空格的数字,并满足每一行、每一列、每一个粗线宫(3×3)内 的数字均含 1-9.2020 年中国数独锦标赛决赛作为 2020 数独大会重要赛事之一于 10 月 18 日在国家体育总局 举行.某选手在解决如图所示的标准数独题目时,正确完成后,记第i 行的数字分别为 1ia , 2ia , 3ia , , 9ia ,令 1 2 3 4 5 6 7 82 3 4 5 6 7 8i i i i i i i i ib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99 ia , 1,2,3, ,8,9i   ,则 1 2 9b b b    ( ) A. 45 B. 45 C. 225 D. 225 【答案】C 【分析】 由已知可得每列数字之和为 45 ,分析题意可知 1 2 9 ( 1 2 3b b b         … 9) 45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 2 3 4 5 6 7 8 92 3 4 5 6 7 8 9i i i i i i i i i ib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Q 1 2 9b b b  L 9 9 9 9 9 9 9 9 9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1 1 1 2 3 4 5 6 7 8 9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 9 1 1 i i a   表示第 1 行到 9 行从左到右的第 1 个数字之和,即第 1 列数字之和, 同理 9 9 9 9 2 3 4 9 1 1 1 1 , , ,i i i i i i i i a a a a        L 表示第 2 列至第 9 列数字之和, 由题意可知每一列数字之和为1 2 3 9 45    … ,即 9 9 9 1 2 9 1 1 1 45i i i i i i a a a         L 因此, 1 2 9 ( 1 2 3b b b         … 9) 45 225   .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了等差数列求和,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九宫格的特点,找 到 1 2 9b b b  L 的数据特点,利用等差数列求和,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属于一般题. 2.(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 3 48, 4a a  ,则前 n 项和 nS 中最大的是( ) A. 3S B. 4S 或 5S C. 5S 或 6S D. 6S 【答案】B 【分析】 设公差为 d,利用基本量代换求出通项公式,即可求出 nS 的最大值. 【详解】 设公差为 d, 由已知: 4 3 4 8 4d a a      ,      3 3 8 3 4 20 4na a n d n n          , 由 20 4 0na n   得 5n  ,所以 4 0a  , 5 0a  , 6 0a  ,所以 4 5S S 是 nS 中的最大值. 故选:B. 【点睛】 (1)等差(比)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基本量代换; (2)求数列前 n 项和的最值:①利用通项公式研究正负分布;②利用函数特征求最值. 3.(2021·北京房山区·高三一模)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7 8S S , 8 9 10S S S  ,则下面 结论错误的是( ) A. 9 0a  B. 15 14S S C. 0 d  D. 8S 与 9S 均为 nS 的最小值 【答案】C 【分析】 根据  1 2n n na S S n   推导出 8 0a  , 9 0a  , 10 0a  ,结合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与求和公式判断可得 出合适的选项. 【详解】 对于 A 选项,由 8 9S S 可得 9 9 8 0a S S   ,A 选项正确; 对于 C 选项,由 7 8S S 可得 8 8 7 0a S S   , 9 8 0d a a    ,C 选项错误; 对于 D 选项,由 10 9S S 可得 10 10 9 0a S S   ,且 9 0a  , 8 0a  , 0d  , 所以,当 8n  且 n N 时, 0na  ,且 9 0a  ,则 8S 与 9S 均为 nS 的最小值,D 选项正确; 对于 B 选项, 9 0a  , 0d  ,当 10n≥ 时, 9 0na a  , 所以, 15 14 15 0S S a   ,B 选项正确. 故选:C. 【点睛】 方法点睛:在等差数列中,求 nS 的最小(大)值的方法: (1)利用通项公式寻求正、负项的分界点,则从第一项起到分界点到该项的各项和为最大(小); (2)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求最值. 4.(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设无穷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若 1 2 1a a a   ,则( ) A. nS 为递减数列 B. nS 为递增数列 C.数列 nS 有最大项 D.数列 nS 有最小项 【答案】D 【分析】 根据 1 2 1a a a   ,可得 1 0q   或 0 1q  ,再结合 1 (1 )1 n n aS qq   ,即可确定数列{ }nS 在 1 0q   和 0 1q  内的单调性,从而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 设无穷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 0)q q  ,因为 1 1a a  ,即 12 0a  ,所以 1 0a  , 又 1 2 1a a a   ,所以 2 1 1 1a a    ,即 1 1q   ,又 0q  ,所以 1 0q   或 0 1q  , 因为 1 1(1 ) (1 )1 1 n n n a q aS qq q     , 所以当 1 0q   时, 数列{ }nS 是摆动数列,故单调性不确定,故 A、B 错误; 又 1 01 a q  ,所以 1 1 1 3 5 1 aS a S S q       ; 1 6 4 2 01 a S S Sq       , 此时数列{ }nS 的最小项为 2S ,最大项为 1S , 当 0 1q  时,数列{ }nS 是单调递增数列,此时数列{ }nS 的最小项为 1S ,无最大项.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单调性,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公比的范围及分类确定数列{ }nS 的 单调性. 5.(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 1a  , 2 3a  ,且对于 m 、n +N , 2n  都有 1 1n m n n m S a S a m n      成立,则数列 1{ } na 的前10 项和为 10T  ( ) A.10 11 B.12 11 C.16 11 D. 20 11 【答案】D 【分析】 由已知条件结合 1( 2)n n na S S n   可得 m n n ma a a m n     ,令 1m  ,得 1 1n na a n    ( 2n  ), 然后利用累加法可求出 na ,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 10T 【详解】 1n m n n mS a S a m n      ,整理得 m n n ma a a m n     , 取 1m  ,则有 1 1n na a a n    ( 2n  ),即 1 1n na a n    ( 2n  ), ∴ 3 2 3a a  , 4 3 4a a  ,…, 1n na a n  ( 3n  ), 把以上各式相加得 2 3 4 5na a n     ( 3n  ), ∴ ( 2)( 3) ( 1)3 4 5 3 32 2n n n n na n           ( 3n  ), 又 1 1a  、 2 3a  ,符合,∴ ( 1) 2n n na  ( n +N ), ∴ 1 2 1 12( )( 1) 1na n n n n     , ∴数列 1{ } na 的前 n 项和为 1 1 1 1 1 1 22( )1 2 2 3 1 1n nT n n n         , ∴ 10 20 11T  ,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由数列的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累加法和裂项相消求和法,解题的关键是 将 1 1n m n n m S a S a m n      化为 1n m n n mS a S a m n      ,再利用 1( 2)n n na S S n   ,得 m n n ma a a m n     ,进而有 1 1n na a n    ( 2n  ),累加法求出通项,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6.(2021·吉林吉林市·高二三模(文))《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 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自冬至日起,其日影长依次成等差数列,前三 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 28.5 尺,最后三个节气日影长之和为1.5尺,今年3月 20 日17 时37 分为春分时节, 其日影长为( ) A. 4.5 尺 B.3.5尺 C. 2.5 尺 D.1.5尺 【答案】A 【分析】 由题意构造等差数列 na ,设公差为 d,利用基本量代换求出通项公式,然后求 7a . 【详解】 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日影长构成等差数 列 na ,设公差为 d,由题意得: 1 2 3 10 11 12 28.5 1.5 a a a a a a        , 解得: 1 10.5 1 a d     所以  1 1 11.5na a n d n     , 所以 7 11.5 7 4.5a    , 即春分时节的日影长为 4.5. 故选:A 【点睛】 (1)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在高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常见考查形式: 求解应用性问题时,首先要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抓住关键词和量,理顺数量关系,然后将文字语 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 等差(比)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基本量代换. 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2 1 3 4 2a a d   ,那么 2 5 74a a a  的 最小值为( ). A. 20 B. 2 5 C. 2 5 D. 20 【答案】A 【分析】 首先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得 3 2a a d  , 1 2a a d  ,代入条件,得 2 2 2 4a d  ,再设为参数方程 的形式,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小值. 【详解】 2 2 2( ) ( ) 4 2a d a d d     ,则 2 2 2 4a d  ,设 2 2cos 2sin a d      ( 为参数), 2 5 7 24 6 8 12cos 16sin 20sin( )a a a a d            ,其中 3tan 4   , 最小值为 20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以及参数方程的应用,本题的关键是得到 2 2 2 4a d  后,写成参数方程的形式. 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 1a  , 2 3a  ,且对于 m 、 n +N , 2n  都有 1 1n m n n m S a S a m n      成立,则数列 1 na 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nT  ( ) A. 1 n n  B. 2 1 n n  C. 2 1 n n  D. 2 2 1 n n  【答案】B 【分析】 由已知整理得 m n n ma a a m n     ,进而令 1m  得 1 1n na a n    ( 2n  ),再结合累加法求通项公式 即可得 ( 1) 2n n na  ( n +N ),最后根据裂项求和法求和即可得答案. 【详解】 1n m n n mS a S a m n      ,整理得 m n n ma a a m n     , 取 1m  ,则有 1 1n na a a n    ( 2n  ),即 1 1n na a n    ( 2n  ), ∴ 3 2 3a a  , 4 3 4a a  ,…, 1n na a n  ( 3n  ), 把以上各式相加得 2 3 4 5na a n     ( 3n  ), ∴ ( 2)( 3) ( 1)3 4 5 3 32 2n n n n na n           ( 3n  ), 又 1 1a  、 2 3a  ,符合, ∴ ( 1) 2n n na  ( n +N ),∴ 1 2 1 12( )( 1) 1na n n n n     , 故数列 1 na 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1 1 1 1 1 1 22 1 2 2 3 1 1n nT n n n          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公式,裂项相消求和法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 根据题意,令 1m  得 1 1n na a n    ( 2n  ),进而利用累加法求通项公式,同时还需注意 1n na a n  ( 3n  ),故需检验 1 1a  、 2 3a  ,符合. 9.(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正项数列 na 满足, nS 是 na 的前 n 项和,且 2 1 142n n nS a a   , 则 nS  ( ) A. 2 15 4 4 n n B. 2 15 3 3 n n C. 23 5 2 2n n D. 2 3n n 【答案】A 【分析】 由题得 2 1 142n n nS a a   , 2 1 1 1 1 14( 2)2n n nS a a n      ,两式作差化简得数列 na 是一个以 1a 为首项, 以 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求出 1a 即得解. 【详解】 由题得 2 1 142n n nS a a   , 2 1 1 1 1 14( 2)2n n nS a a n      , 两式相减得 2 2 1 1 1 1 ( 2)2 2n n n n na a a a a n      , 所以 2 2 1 1 1 1 0( 2)2 2n n n na a a a n     , 所以 1 1 1 1( )( ) ( 0( 2)2 )n n n n n na a a a a a n      , 所以 1 1 1( )[( ) ] 0( 2)2n n n na a a a n      , 因为数列是正项数列,所以 -1+ 0n na a  , 所以 1 1 0( 2)2n na a n   , 所以 1 1 ( 2)2n na a n   , 所以数列 na 是一个以 1a 为首项,以 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令 1n  得 11 1 2 1 142a a a   ,解之得 1=4a , 所以 21 154 ( 1) 2 2 4n n n nS n n        . 故选:A 【点睛】 方法点睛:求数列的通项常用的方法有:(1)归纳法;(2)公式法;(3)累加法;(4)累乘法;(5)构造 法. 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 10.(2021·四川成都市·高三二模(文))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满足 2 nS n ,记数列 1 1 n na a  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nT , *nN .则使得 20T 的值为( ) A. 19 39 B. 38 39 C. 20 41 D. 40 41 【答案】C 【分析】 根据 1n n na S S   求 na 通项公式,注意讨论 1n  、 2n  并判断是否可合并,再应用裂项法求 nT ,可 得选项. 【详解】 当 1n  时, 1 1 1a S  ;当 2n  时, 2 2 1 ( 1) 2 1n n na S S n n n       ;而 1 2 1 1 1a     也符合 2 1na n  , ∴ 2 1na n  , *n N .又 1 1 1 1 1( )2 2 1 2 1n na a n n    , ∴ 1 1 1 1 1 1 1 1(1 ... ) (1 )2 3 3 5 2 1 2 1 2 2 1 2 1n nT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所以 20 20 20 2 20 1 41T    , 故选:C. 【点睛】 结论点睛: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和的常见类型: (1)等差型 1 1 1 1 1 1 n n n na a d a a        ,其中 na 是公差为  0d d  的等差数列; (2)无理型 1 n k n kn n k     ; (3)指数型  11 n n na a a a   ; (4)对数型 1 1log log logn a a n a n n a a aa    . 11.(2020·安徽滁州市·高二月考(理))在数列 na 中, 4 149, 2n na a a   ,则 7a  ( ) A.121 B.144 C.169 D.196 【答案】C 【分析】 由题知 na 为等差数列,进而根据 4 49a  得 1 1a  ,再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 2(2 1)na n  ,最后计算 7a 即可. 【详解】 解:由 1 2n na a   得: 1 2n na a   , 所以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所以 1 2( 1)na a n   , 因为 4 49a  所以 4 1 6 7a a   ,解得 1 1a  , 所以 2(2 1)na n  , 7 169a 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 1 2n na a   得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 12.(2021·漠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文))等差数列{ }na 前 n 项和为 nS , 2 8 11 12a a a   ,则 13S ( ) A.32 B. 42 C.52 D. 62 【答案】C 【分析】 将 2 8 11a a a  化成 1a 和 d 的形式,得到二者关系,求得 7a ,利用 13 713S a 求得结果. 【详解】    2 8 11 1 1 1 1( ) 7 10 3 18 12a a a a d a d a d a d           1 6 4a d   ,即 7 4a   1 13 13 7 13 13 13 4 522 a aS a       故选:C. 【点睛】 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解题思路如下: (1)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结合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将其转化为关于首项与公差的式子; (2)化简求得数列的某一项; (3)结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到和与项的关系,求得结果. 13.(2021·浙江高三其他模拟)已知 nx 是递增数列,且 0nx  ,则关于数列 nx ,对任意的正整数 p , q,下列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pq q px px qx  B. p q q px px qx   C. 1pq p qx x x   D. 2p q p qx x x  【答案】B 【分析】 选项 A: lnnpq q p x n n pq q p x x xx px qx pq q p        取 可判断 A; 对于选项 B,代入特殊值即可判断是否正确. 选项 C: ln 11 1 1 1 nx pq p q pq p qx x x x x x           取 可判断 C. 选项 D: e 22 2 2 2 n n p q p q p q p q x x x x x x x        取 可判断选项 D 【详解】 对于选项 A, pq q p pq q p x x xx px qx pq q p      ,取 lnnx n n ,则易知数列 nx 满足条件,故选项 A 可 能成立. 对于选项 B, p q q px px qx   ,令 1p q  ,则 2 12x x ;令 2p  , 1q  , 得 3 1 2 12 4x x x x   ;令 2p q  ,得 4 2 14 8x x x  ;令 3p  , 1q  , 得 4 1 3 13 7x x x x   .所以 1 18 7x x ,即 1 0x  ,所以 0nx  与 nx 是递增数列矛盾,故选项 B 不可能 成立. 对于选项 C,由 1pq p qx x x   得 1 1 1pq p qx x x     ,取 ln 1nx n  ,则易知数列 nx 满足条件, 故选项 C 可能成立. 对于选项 D,由 2p q p qx x x  ,得 2 2 2p q p qx x x   ,取 e 2 n nx  ,则易知数列 nx 满足条件,故选项 D 可 能成立. 故选:B. 【点睛】 关键点睛: 试题以数列的增减性和数列的递推关系为主线设题,考查数列的有关知识,设题巧妙,选拔性强,能有效 考查理性思维、数学探索、数学应用学科素养.本题的关键是对选项进行合理变形,举出例子证明其不成 立或成立. 二、多选题 14.(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 2 3q   ,等差数列{bn}的首项 b1=12,若 a9>b9 且 a10>b10,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 A.a9•a10<0 B.a9>a10 C.b10>0 D.b9>b10 【答案】AD 【分析】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d,运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 A 正确,B 与 C 不正确,结合条件判断等 差数列为递减数列,即可得到 D 正确. 【详解】 数列{an}是公比 q 为 2 3  的等比数列,{bn}是首项为 12,公差设为 d 的等差数列, 则 8 9 1 2( )3a a  , 9 10 1 2( )3a a  ,∴a9•a10= 2 17 1 2( )3a  <0,故 A 正确; ∵a1 正负不确定,故 B 错误; ∵a10 正负不确定,∴由 a10>b10,不能求得 b10 的符号,故 C 错误; 由 a9>b9 且 a10>b10,则 8 1 2( )3a  >12+8d, 9 1 2( )3a  >12+9d, 可得等差数列{bn}一定是递减数列,即 d<0,即有 b9>b10,故 D 正确. 故选:A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三、解答题 15.(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2a  , 5S 为10 和 20 的等差中项;数列{ }nb 为等比数列,且 3 1 9b b  , 4 2 18b b  . (1)求数列{ }na ,{ }n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n na b× 的前 n 项和 nM . 【答案】(1) na n , 13 2n nb   ;(2) 3( 1)2 3n nM n   . 【分析】 (1)根据设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方程组解之可求得数列的通项; (2)运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答案. 【详解】 (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因为 2 2a  , 5S 为10和 20 的等差中项,所以 1 1 2 5 4 10 205 2 2 a d a d      ,解得 1 1 1 a d    ,所以 na n . 设等比数列{ }nb 的公比为 q,因为 3 1 9b b  , 4 2 18b b  ,所以 2 1 2 1 ( 1) 9 ( 1) 18 b q b q q       ,解得 1 3 2 b q    , 所以 13 2n nb   . (2)由(1)可知 13 2n n na b n    ,所以 2 13(1 2 2 3 2 2 )n nM n         , 令 2 11 2 2 3 2 2n nP n         ①, 则 2 32 2 2 2 3 2 2n nP n        ②, ① ② 可得 2 1 1 21 2 2 2 2 2 (1 )2 11 2 n n n n n nP n n n               , 所以 ( 1)2 1n nP n   , 所以 3( 1)2 3n nM n   . 【点睛】 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即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2)错位相减法:若 na 是等差数列, nb 是等比数列,求 1 1 2 2 n na b a b a b  . (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相消剩下首尾的若干项.常见的裂顶有   1 1 1 1 1n n n n    ,   1 1 1 1 2 2 2n n n n       ,   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 n n         等. (4)分组求和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5)倒序相加法. 16.(2021·浙江宁波市·高三专题练习)设 na 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 1a 为 2 3,a a 的等差中项. (1)求 na 的公比; (2)若 1 1a  ,求数列 nna 的前 n 项和. 【答案】(1) 2q   ;(2) 1 (1 3 )( 2) 9 n n nS    , n N . 【分析】 (1)根据等比数列中 1a 为 2 3,a a 的等差中项列式并化简为 1,a q 的形式,求解公比 q. (2)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 【详解】 (1)设 na 的公比为 q,∵ 1a 为 2 3,a a 的等差中项的等差中项, ∴ 2 312 a aa   , 1 0a  ,∴ 2 2 0q q   , ∵ 1q  ,∴ 2q   . (2)设 n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1 1a  ,由(1)知, 1( 2)n na   , 2 11 1 2 ( 2) 3 ( 2) ... ( 2)n nS n            ,① 2 32 1 ( 2) 2 ( 2) 3 ( 2) ... ( 2)n nS n             ,② ①-②得, 23 1 ( 2) ( 2) ... ( 2) ( 2)n n nS n          1 ( 2) ( 2)1 ( 2) n nn     1 (1 3 )( 2) 3 nn   , ∴ 1 (1 3 )( 2) 9 n n nS    , n N . 【点睛】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 (1)倒序相加:用于等差数列、与二项式系数、对称性相关联的数列的求和. (2)错位相减: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积数列的求和. (3)分组求和:用于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和或差数列的求和. 1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在数列 na 中, 1 4, 0. na a 前 n 项和为 nS ,若 1 ( , 2)    n n na S S n N n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1 1 n na a        的前 n 项和为 nT ,求证: 1 3 20 20nT  【答案】(1) 4, 1 2 1, 2n na n n   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有 an=Sn﹣Sn﹣1,结合 1n n na S S   分析可得 1n nS S   1,则数列{ nS }是以 1S  2 为首项,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2( 1)nS n  据此分析可得答案; (2)由(1)的结论可得 4, 1 2 1, 2n na n n     ;进而可得 1 1 1 1 4 5 5 7 7 9 (2 1)(2 3)nT n n          , 由裂项法分析可得答案. 【详解】 (1)在数列 na 中, 1( 2)n n na S S n   ① ∵ 1n n na S S   ②且 0na  , ∴①式÷②式得: 1 1n nS S   ( 2)n  , ∴数列 nS 以 1 1 4 2S a   为首项,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 ∴ 2 ( 1) 1nS n n     ∴ 2( 1)nS n  当 2n  时, 2 2 1 ( 1) 2 1n n na S S n n n       ; 当 1n  时, 1 4a  ,不满足上式, ∴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为 4, 1 2 1, 2n na n n     . (2)由(1)知 4, 1 2 1, 2n na n n     ,,则数列 1 1 n na a        的前 n 项和, ∵当 1n  时, 1 1 4 5 20nT   , ∴当 1n  时, 1 20nT  ,满足 1 3 20 20nT  , ∴ 1 2 2 3 3 4 1 1 1 1 1 n n n T a a a a a a a a       1 1 1 1 4 5 5 7 7 9 (2 1)(2 3)n n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4 5 2 5 7 7 9 2 1 2 3 20 2 5 2 3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3 1 20 4 6n    ∵在 nT 中, 1n  , n +N ,∴ 4 6 10n   , ∴ 1 1 4 6 10n  ,∴ 1 10 4 6 10n     ,∴ 1 3 1 3 20 20 4 6 20n    . 所以 1 3 20 20nT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裂项求和,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 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18.(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 na 为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7 77S  ,且满足 2 11 1 61a a 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nb 满足 1 1 1 ( *)n n n a n Nb b    ,且 1 1 3b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2 3,na n n N   ;(2) 23 5 4( 1)( 2)n n nT n n    . 【分析】 本题第(1)题先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 )d d  0 ,然后根据题干可列出关于首项 a1 与公差 d 的方程组, 解出 a1 与 d 的值,即可计算出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第(2)题由题干 1 1 1 n n n ab b   可得 1 1 1 1 ( 2, *)n n n a n n Nb b       .根据递推公式的特点可用累加法计算出 数列 1 nb       的通项公式,接着计算出数列 nb 的通项公式,然后运用裂项相消法计算前 n 项和 nT . 【详解】 解:(1)由题意,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 )d d  0 ,则 17 21 77a d  , 2 1 1 1( 60 ) ( 10 )a a d a d   解得 1 5 2a d , , 所以 *5 2 ( 1) 2 3,na n n n N       . (2)依题意,由 1 1 1 n n n ab b   可得 1 1 1 1 ( 2, *)n n n a n n Nb b       . 则 2n  时, 11 1 2 12 1 1 1 1 1 1 1 1( ) ( ) ( ) n n n n nb b b b b b b b           1 2 1 1 1 n na a a b      ( 1)( 2 5) 3n n     ( 2)n n  当 1n  时, 1 1 3b  ,即 1 1 3b  也满足上式, 1 ( 2) n n nb    , 1 1 1 1( )( 2) 2 2nb n n n n      , 1 2 3 4 1n n nT b b b b b b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2 3 2 4 3 5 4 6 1 1 2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12 2 1 2n n         23 5 4( 1)( 2) n n n n   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核心是裂项求和,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 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19.(2021·天津红桥区·高三一模)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满足: 2 ( 1)n n nS a   , 1n  . (1)求数列 na 的前 3 项 1a , 2a , 3a ; (2)求证:数列  2 13 n na      是等比数列: (3)求数列 (6 3) nn a 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1 1a  , 2 0a  , 3 2a  ;(2)证明见解析; (3) 3 (2 3) 2 2 , , 3 (2 3) 2 2 , . n n n n n nT n n n     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 【分析】 (1)分别令 1,2,3n  计算即可; (2) 1n n na S S   ( 2n  )转化为递推数列即可证明; (3)分 n 的奇偶性计算即可. 【详解】 (1)当 1n  时,有:  1 1 1 12 1 1S a a a     ; 当 2n  时,有:  2 2 1 2 2 22 1 0S a a a a      ; 当 3n  时,有:  3 3 1 2 3 3 32 1 2S a a a a a       ; 综上可知 1 1a  , 2 0a  , 3 2a  ; (2)由已知得: 2n  时, 1 1 12 ( 1) 2 ( 1)n n n n n n na S S a a           化简得: 1 12 2( 1)n n na a     上式可化为: 1 1 2 2( 1) 2 ( 1)3 3 n n n na a           故数列 2 ( 1)3 n na      是以 1 1 2 ( 1)3a   为首项,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3)由(2)知 12 1( 1) 23 3 n n na    ∴ 11 22 ( 1)3 3 n n na          16 3 2 1 2 2 1 nn nn a n           1= 2 1 2 2 ( 1) (2 1)n nn n       当 n 为偶数时, 0 1 1 n 1 2 3 2 (2 1) 2 2[ 1 3 5 (2 3) (2 1)]nn nT n                 令 0 1 1 1 2 3 2 (2 1) 2n nA n        , 2[ 1 3 5 (2 3) (2 1)]nB n n        0 1 2 2 11 2 3 2 5 2 (2 3) 2 (2 1) 2n n nA n n             ① 1 2 12 1 2 3 2 (2 3) 2 (2 1) 2n n nA n n          ② 则①-②得 0 1 2 12 2 2 2 2 2 2 (2 1) 2n n nA n            1 2 11 2 2 2 2 (2 1) 2n nn        12 1 2 1 2 (2 1) 21 2 n nn        3 (3 2 ) 2nn     3 (2 3) 2 10n nA n     2[ 1 3 5 (2 3) (2 1)]nB n n        2 2 22 n n    所以 3 (2 3) 2 2n n n nT A B n n       . 当 n 为奇数时, 3 (2 3) 2n nA n    2[ 1 3 5 (2 5) (2 3) (2 1)]nB n n n          12 2 2 12 n n       2n  所以 3 (2 3) 2 2n n n nT A B n n       综上, 3 (2 3) 2 2 , , 3 (2 3) 2 2 , . n n n n n nT n n n           为偶数 为奇数 【点睛】 本题的核心是考查错位相减求和.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bn}的公比,然后作差求解. 20.(2021·辽宁高三二模)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满足  *2 n na S n n  N . (1)求证:数列 1na  是等比数列; (2)记    2 2 2 1 log 1 log 1n n n c a a      ,求证: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3 4nT  .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 2 n na S n  得  1 12 1 2n na S n n     ,作差得 12 1n na a   ,进而得 1 1 21 n n a a    ,故数列 1na  是等比数列; (2)由(1)得 2 1n na   ,故      2 2 2 1 1 1 1 1 log 1 log 1 2 2 2n n n c a a n n n n            ,再根据裂 项求和证明即可. 【详解】 解:(1)因为 2 n na S n  ①, 所以  1 12 1 2n na S n n     ② 由① ②得, 12 1n na a   . 两边同时加 1 得  1 11 2 2 2 1n n na a a      , 所以 1 1 21 n n a a    ,故数列 1na  是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2)令 1n  , 1 12 1a S  ,则 1 1a  . 由   1 11 1 2n na a     ,得 2 1n na   . 因为      2 2 2 1 1 1 1 1 log 1 log 1 2 2 2n n n c a a n n n n            , 所以 1 1 1 1 1 1 1 1 1 2 1 3 2 4 1 1 2nT n n n n              1 1 1 1 3 1 112 2 1 2 4 2 2 2 4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 1 1, 02 2 2 4n N n n     ,所以 3 1 1 3 4 2 2 2 4 4n n        所以 1 1 1 1 3 1 1 312 2 1 2 4 2 2 2 4 4n n n n nT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睛】 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 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1)   1 1 1 1 n n k k n n k       ;(2) 1 n k n   1 n k nk    ; (3)   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 n n         ;(4)    1 1 1 2 2n n n        1 1 1 1 2n n n n        ;此 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1.(2021·山东高三专题练习)设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已知 3 4 12S a a  ,且 1 2a  , 22a , 3a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b 满足 1 1 n n n n n S nab S S  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 1 *3n na n N  ;(2) 1 1 2 3 3 3 1 n n n nT      . 【分析】 (1)利用基本量代换求出首项和公比,写出通项公式; (2)利用 1 1n n na S S   把 1 1 n n n n n S nab S S    化为 1 1 n n n n nb S S  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 解析(1)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是 q,由 3 4 12S a a  得  2 32 1 1q q q    , 解得 3q  . ∵ 1 2a  , 22a , 3a 成等差数列,∴ 2 1 1 14 2a q a a q   ,解得 1 1a  . ∴  1 *3n na n N  . (2)∵数列 na 是以 1 为首项,以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 1 3 12 n nS   . ∵ 1 1 1 1 1 ( 1) 1n n n n n n n n n n n S na n S nS n nb S S S S S S             , ∴ 2 3 1 1 2 1 2 3 1 1 2 1 n n n n n n n n nT S S S S S S S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2( 1) 2 3 313 1 3 1 n n n n n n n S S              . 【点睛】 (1) 等差(比)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基本量代换和灵活运用性质; (2)数列求和的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 22.(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设数列{an}满足 an+1= 1 23 na  ,a1=4. (1)求证{an﹣3}是等比数列,并求 an; (2)求数列{an}的前 n 项和 Tn. 【答案】(1)证明见解析, 11( ) 33 n na   ;(2) 3 1(1 ) 32 3n n  . 【分析】 (1)直接利用递推关系式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2)利用(1)的通项公式,进一步利用分组求和法及等 比数列求和公式求和. 【详解】 (1)数列{an}满足 an+1= 1 23 na  ,所以 1 13 ( 3)3n na a    , 故 1 3 1 3 3 n n a a    , 所以数列{an}是以 1 3 4 3 1a     为首项, 1 3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113 1 ( )3 n na    ,则 1 *1( ) 3,3 n na n N   . (2)因为 11( ) 33 n na   , 所以 0 1 11 1 1( ) ( ) ( ) (3 3 3)3 3 3 n nT        = 11(1 )3 311 3 n n    = 3 1(1 ) 32 3n n  . 【点睛】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1)若 n n na b c  ,且{ }nb 、{ }nc 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 }na 的前 n 项和; (2)通项公式为 , , n n n b na c n    为奇数 为偶数 的数列,其中数列{ }nb 、{ }nc 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 求和. 23.(2021·湖南衡阳市·高三一模)已知 na 数列满足 1 2a  , 1 1 2 2n n na a     . (1)证明:数列 2 n n a    为等差数列. (2)求数列 12n na  的前 n 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  11 2 2n nS n     . 【分析】 (1)将 1 1 2 2n n na a     两边同时除以 12n ,即可证数列 2 n n a    为等差数列; (2)利用(1)的结论可以求出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再利用乘公比错位相减求和. 【详解】 (1)依题,在 1 1 2 2n n na a     两边同时除以 12n , 得: 1 1 1 2 2 n n n n a a    , 1 1 12 a  ,故数列 2 n n a    是以 1 为首项,1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2)由(1)得:  1 12 n n a n n    ,可得 2n na n  , 所以  12 2 2n n na n    , 则数列 12n na  的前 n 项和  1 2 33 2 4 2 5 2 2 2n nS n          ①,    2 3 12 3 2 4 2 1 2 2 2n n nS n n            ②, ①-②得:      2 3 1 12 1 2 6 2 2 2 2 2 4 2 21 2 n n n n nS n n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11 2 2n nS n     . 【点睛】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 (1)倒序相加:用于等差数列、与二项式系数、对称性相关联的数列的求和. (2)错位相减: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积数列的求和. (3)分组求和:用于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和或差数列的求和. (4) 裂项相消法:用于通项能变成两个式子相减,求和时能前后相消的数列求和. 24.(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各项均不相等的等差数列 na 的前 4 项和为10 ,且 1 2 4, ,a a a 是等比数 列 nb 的前3项. (1)求 na , nb ; (2)设   1 1n n n n c b a a    ,求 nc 的前 n 项和 nS . 【答案】(1) 1, 2n n na n b   ;(2) 12 1 n nS n    . 【分析】 (1)设数列 na 的公差为  0d d  ,由题意列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联立求得首项与公差,则 na , nb 可求; (2)把(1)中求得的通项公式代入 nc ,分组后利用等比数列前 n 项和与裂项相消法求解数列 nc 的前 n 项 和. 【详解】 解:(1)设数列 na 的公差为  0d d  , 由题意, 4 1 1 4 (4 1)4 4 6 102S a d a d      ,① 又∵ 1 2 4, ,a a a 成等比数列,∴ 2 2 1 4a a a , 即 2 1 1 1( ) ( 3 )a d a a d   ,得 1a d ,② 联立①②可得, 1 1a d  ∴ na n , 12n nb  ; (2)∵ 11 12( 1) ( 1) n n n n n c b a a n n      , ∴ 0 1 1 1 1 1 1 1(2 2 2 ) (1 )2 2 3 1 n nS n n              =1 2 1 11 21 2 1 1 n n n n        . ∴数列 nc 的前 n 项和 nS 为 12 1 n nS n    .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等比数列基本量的计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裂项求和,分组求和法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是中档题.本题第二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先根据分组求和,转化为等比数列的和与 1 ( 1)n n      的和,进而利用 裂项求和求解. 25.(2021·天津和平区·高三一模)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nb 是等差数列, 2 0S  , 1 1 1b a  , 3 2 5b a  , 5 4 22 3b b b  . (1)求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设 nb 的前 n 项和为 nT ,  2 1 n n n n ac T  , *n N . ①当 n 是奇数时,求 1n nc c  的最大值; ②求证: 2 1 1 n i i c   . 【答案】(1) na 的通项公式为   11 n na   , nb 的通项公式为 2nb n ;(2)①最大值为 2 3 ;②证明见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列方程组求出首项与公差、公比即可得到通项公式; (2)(i)当 n 是奇数时,计算 1n nc c  ,根据单调性求其最大值; (ii)由裂项相消法求和即可得证. 【详解】 (1)设数列 na 的公比为 q,数列 nb 的公差为 d . 由 2 1 1 0S a a q   ,且 1 0a  ,解得 1q   . 依题意,有     1 1 1 1 1 1 1 1 2 5 2 4 3 3 b a b d a b d b d b d              ,解得 1 1 2 2 1 d b a      . 故    1 11 1 1n n na       ,  2 1 2 2nb n n     所以, na 的通项公式为   11 n na   , nb 的通项公式为 2nb n . (2)(i)由(1)可得   22 2 2n n nT n n     ,所以       1 2 1 1 1 n n nc n n     . 当 n 是奇数时,            1 2 32 1 2 2 2 1 1 2 1 22n n n nn nc c n n n n nn n n            . 可知当 *nN 且 n 是奇数时, 1n nc c  随 n 增大而减小. 所以当 1n  时, 1n nc c  最大,其最大值为 1 2 2 3c c  . (ii)由(i)知,   2 1 2 2 1 1 2 1 2 1 2 1 2 1n nc c n n n n        , 所以       2 1 2 3 4 2 1 2 1 n i n n i c c c c c c c          1 1 1 1 11 3 3 5 2 1 2 1n n         11 2 1n    . 因为 *nN ,所以 11 12 1n   ,即 2 1 1 n i i c 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根据数列通项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求和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   2 1 2 2 1 1 2 1 2 1 2 1 2 1n nc c n n n n        ,根据裂项相消法即可求出 2 1 n i i c   . . 26.(2021·江西高三其他模拟(文))已知正项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3 2 4, 7, 16nS S a 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1 1b  ,当 2n  时, 2 2 1 1 log logn n n b a a 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12n na -= ;(2) 12nT n   . 【分析】 (1)由 3 2 47, 16S a a  解出基本量即可得到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由(1)知, 1 1 1nb n n  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 (1)∵数列 na 正项等比数列,设公比为 q,且 2 2 4 30, 16q a a a    , 即 2 3 1 4a a q  , 又     3 2 1 2 3 1 2 1 1 71 71 4 a q q qS a q qq q          , ,解得 2q = 或 2 3  (舍) 又 1 1 1, 2n na a    . (2) 2 2 1 1 1 1 12, log log ( 1) 1n n n n b a a n n n n       , 所以 1 2 1 1 1 1 11 1 2 2 3 1n nT b b b n n              12 n   . 当 1n  时也适合此式,所以 12nT n   . 【点睛】 裂项相消法是最难把握的求和方法之一,其原因是有时很难找到裂项的方向,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根据 式子的结构特点,常见的裂项技巧: (1)   1 1 1 1 n n k k n n k       ;(2) 1 n k n   1 n k nk    ; (3)   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 n n         ; (4)    1 1 1 2 2n n n        1 1 1 1 2n n n n       ,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 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正项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2 1 1 12 2 4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 1n  ), 1 1a  . (1)证明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并求其前 n 项和 nS ; (2)若 1 4 1n n b S   ,试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nS n ;(2) 2 1 n n  . 【分析】 (1)由 2 2 1 1 12 2 4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化简得到 1 1 1(2 )( ) 2( 2 )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进而求得 1 2n na a   ,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2)由(1)求得 1 1 1( )2 2 1 2 1nb n n    ,结合裂项法,即可求解. 【详解】 (1)由题意,数列{ }na 满足 2 2 1 1 12 2 4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当 2n  时,可得 2 2 2 1 1 12 4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       , 所以 1 1 1 1( )( ) ( ) 2( 2 )n n n n n n n n na a a a a a a a a          , 所以 1 1 1(2 )( ) 2( 2 )n n n n n na a a a a a      , 因为数列{ }na 是正项数列,所以 12 0n na a   ,所以 1 2n na a   , 又由 1 1a  ,所以数列{ }na 是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 2 , 可得 2 1na n  ,所以 21( (1 2 1) 2 2 )n n n a a n nS n     ; (2)由(1)知, 2 1 1 1 1( )4 1 2 2 1 2 1nb n n n      , 所以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 ( ) ( )2 1 3 2 3 5 2 5 7 2 2 1 2 1nT n n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 ( )2 1 3 3 5 5 7 2 1 2 1 2 1 2 1 2 1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点睛】 关于数列的裂项法求和的基本策略: 1、基本步骤: 裂项:观察数列的通项,将通项拆成两项之差的形式; 累加:将数列裂项后的各项相加; 消项:将中间可以消去的项相互抵消,将剩余的有限项相加,得到数列的前 n 项和. 2、消项的规律: 消项后前边剩几项,后边就剩几项,前边剩第几项,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 28.(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满足  2 1 ( *)n nS n a n N   ,且 1 2a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 1)2 na n nb a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Tn. 【答案】(1) 2na n ;(2)   16 5 420 9 9 n n nT   . 【分析】  1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可得    1 12 2 1n n na n a n a     ,整理可知 na n     为常数列,进而可得 2na n .  2 由 1 可得  2 1 4n nb n  ,求出 nT 、 4 nT ,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详解】 解:(1)因为  2 1n nS n a  , *n N ,所以  1 12 2n nS n a   , *n N , 两式相减得    1 12 2 1n n na n a n a     ,整理得  1 1n nna n a   ,即 1 1 n na a n n   , *n N , 所以 na n     为常数列,所以 1 21 na a n   ,所以 2na n . (2)由(1)可得    1 2 2 1 4na n n nb a n    , 所以  1 2 31 4 3 4 5 4 2 1 4n nT n        ,    2 3 14 1 4 3 4 2 3 4 2 1 4n n nT n n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  2 3 13 4 2 4 4 4 2 1 4n n nT n         ,   2 1 14 43 4 2 2 1 41 4 n n nT n        , 化简得   16 5 420 9 9 n n nT   . 【点睛】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 (1)倒序相加:用于等差数列、与二项式系数、对称性相关联的数列的求和. (2)错位相减: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积数列的求和. (3)分组求和:用于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和或差数列的求和. 29.(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数列{an}为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且 a2=3,a1,a2,a5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 Sn 为数列{an+2}的前 n 项和, 1 n n b S  ,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Tn. 【答案】(1)an=2n﹣1,n∈N*;(2)Tn= 3 2 3 4 2( 1)( 2) n n n    . 【分析】 (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d≠0),然后根据题干列出方程组,解出 a1 与 d 的值,即可得到数列{an}的 通项公式; (2)由第(1)题的结果计算出数列{bn}的通项公式,根据通项公式的特点进行裂项,再求前 n 项和 Tn 时 可以相消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由题意,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d≠0),则 1 2 1 1 1 3 ( ) ( 4 ) a d a d a a d       ,解得 1 1 2 a d    .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1+2(n﹣1)=2n﹣1,n∈N*. (2)由(1),可得 an+2=2n+1,n∈N*. ∴Sn=(a1+2)+(a2+2)+(a3+2)+…+(an﹣1+2)+(an+2) =3+5+7+…+(2n﹣1)+(2n+1) = 2(2 1 3) 22 n n n n    . ∴ 2 1 1 1 1 1 1( )2 ( 2) 2 2n n b S n n n n n n        , ∴Tn=b1+b2+b3+…+bn﹣1+bn = 1 1 1 1 1 1 1 1 1 1(1 ) ( ) ( ) ( ) ( )2 3 2 4 3 5 1 1 2n n n n                = 1 1 1 1(1 )2 2 1 2n n     = 3 2 3 4 2( 1)( 2) n n n    . 【点睛】 结论点睛: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和的常见类型: (1)等差型 1 1 1 1 1 1 n n n na a d a a        ,其中 na 是公差为  0d d  的等差数列; (2)无理型 1 n k n kn n k     ; (3)指数型  11 n n na a a a   ; (4)对数型 1 1log log logn a a n a n n a a aa    . 30.(2021·广东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 a1,a2,a3﹣a1 成等差数列,且 a1a3=a4;等差数列{bn} 的前 n 项和 2( 1)1 2 n n n og aS  .求: (1)an,bn; (2)数列{anbn}的前项和 Tn. 【答案】(1) 2n na  , nb n ;(2) 1( 1) 2 2n nT n    . 【分析】 (1)设{ }na 的公比为 q,由等差数列的中项性质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首项和公比,进而得到所求; (2)运用数列的错位相减法求和,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可得所求和. 【详解】 解:(1)设{ }na 的公比为 q. 因为 1a , 2a , 3 1a a 成等差数列, 所以 2 1 3 12 ( )a a a a   ,即 2 32a a . 因为 2 0a  ,所以 2 2 2aq a   . 因为 1 3 4a a a ,所以 4 1 3 2aa qa    . 因此 1 1 2n n na a q   . 由题意, 2( 1)log ( 1) 2 2 n n n a n nS    . 所以 1 1 1b S  , 1 2 2 3b b S   ,从而 2 2b  . 所以{ }nb 的公差 2 1 2 1 1d b b     . 所以 1 ( 1) 1 ( 1)·1nb b n d n n       . (2)令 n n nc a b ,则 ·2n nc n . 因此 1 2 3 1 1 2 1 2 2 2 3 2 ( 1) 2 2n n n nT c c c n n             . 又 2 3 4 12 1 2 2 2 3 2 ( 1) 2 2n n nT n n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2 3 1 1 1 1 12 2 22 2 2 2 2 2 2 2 2 (1 ) 2 21 2 n n n n n n n nT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1( 1) 2 2n nT n    . 【点睛】 数列求和的方法技巧 (1)倒序相加:用于等差数列、与二项式系数、对称性相关联的数列的求和. (2)错位相减:用于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积数列的求和. (3)分组求和:用于若干个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和或差数列的求和. 31.(2021·天津静海区·静海一中高二月考)设 na 是等比数列,公比大于 0, nb 是等差数列,.已知 1 1a  , 3 2 2a a  , 4 3 5a b b  , 5 4 62a b b  . (1)求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c 满足 1 2 1c c  , 11,3 3 , 3 k k n k k nc a n      ,其中 *k N ,求数列   3 3 1n nb c  的前 n 项和. 【答案】(1) 12n na -= ; nb n ;(2) 13 6 3 9 5 2 10 n n   【分析】 (1)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2)利用分组求和法和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 2 1 3 21, 2 2 0a a a q q       解得 2q = 或 1q   (舍) 所以 12n na -= 3 5 1 1 4 6 1 8 2 6 8 1 2 16 3 13 16 1 b b b d b b b b d d                所以 nb n (2) 3 3n nb  , 1 1 3 32 , 2k n k n kc a c     1 1 3 3( 1) 3 (2 1) 3 6 3n n n n n nb c        设 0 1 1 2 2 3 1(3 6 3 ) (3 6 3 ) (3 6 3 ) (3 6 3 )n n nS             L 0 1 2 1 1 2(3 6 3 6 3 6 3 6 ) (3 3 3 )n n            L L 11 (1 6 ) 3 (1 3 3 6 3 93 =1 6 1 3 5 2 10 n n n n           ) 32.(2021·陕西高三月考(文))数列 na 是公差不为 0 的等差数列,满足 1 1a  , 18 2 9a a a ,数列 nb 满 足 2 na nb  . (1)求数列 na 和 nb 的通项公式; (2)令 1 1 2 2 3 3n n nT a b a b a b a b    ,求 nT 的值. 【答案】(Ⅰ) na n , 2n nb  ;(Ⅱ)   11 2 2n nT n     . 【分析】 (1)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由已知条件列出关于 d 的方程,解方程求出 d ,进而求出数列 na 的通 项公式,即可求出数列 nb 的通项公式; (2)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解. 【详解】 解:(1)设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由题意得   1 17 1 1 8d d d    , 解得 1d  或 0(舍), ∴  1 1 1na n n     , ∴ 2n nb  . (2)由(1)知 2 3 1 1 2 2 3 3 1 2 2 2 3 2 2n n n nT a b a b a b a b n            , ∴  2 3 4 12 1 2 2 2 3 2 1 2 2n n nT n n            , 两式相减得  2 3 1 11 2 1 2 1 2 1 2 2 1 2 2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   , ∴   11 2 2n nT n     . 【点睛】 (1) 等差(比)数列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用公式进行基本量代换; (2)数列求和的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 33.(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设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a2=8,S4=40.数列{bn}的前 n 项 和为 Tn,且 Tn-2bn+3=0,n∈N*.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设 * * ,( 2 1, ) ,( 2 , ) n n n a n k k Nc b n k k N        ,求数列{cn}的前 n 项和 Pn. 【答案】(1)an=4n,bn=3·2n-1;(2) 1 2 * 2 * 2 2,( 2 , ) 2 2 1,( 2 1, ) n n n n n k k NP n n n k k N             .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 项和公式,结合已知条件求基本量,写出{an}的通项公式,由 nb 与 nT 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写出{bn}的通项公式; (2)由(1)写出 nc 的通项公式,讨论 n 为偶数、奇数,求前 n 项和 Pn. 【详解】 (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由题意,得 1 1 8 4 6 40 a d a d      ,则 1 4 4 a d    , ∴an=4n,又 Tn-2bn+3=0, ∴当 n=1 时,b1=3;当 n≥2 时,Tn-1-2bn-1+3=0,两式相减,得 bn=2bn-1(n≥2), ∴数列{bn}为首项为 3,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则 bn=3·2n-1. (2) * 1 * 4 ,( 2 1, ) 3 2 ,( 2 , )n n n n k k Nc n k k N         当 n 为偶数时,Pn=(a1+a3+…+an-1)+(b2+b4+…+bn)   2 1 2 6 1 44 4 4 2 2 22 1 4 n n nn n            , 当 n 为奇数时, 法一 n-1(n≥3)为偶数,Pn=Pn-1+cn=2(n-1)+1+(n-1)2-2+4n=2n+n2+2n-1,n=1 时符合上式. 法二 Pn=(a1+a3+…+an-2+an)+(b2+b4+…+bn-1)   1 2 2 1 6 1 44 4 2 2 2 12 1 4 n n nn n n             , ∴ 1 2 * 2 * 2 2,( 2 , ) 2 2 1,( 2 1, ) n n n n n k k NP n n n k k N           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 (1)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基本量,由 nb 与 nT 的关系并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写出通项公式; (2)将 n 分偶数、奇数讨论,分别求前 n 项和 Pn. 34.(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理))已知数列{an}与{bn}满足: * 1 2 3 2 ( )n na a a a b n N      ,若{an} 是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a1=2,b3=b2+4. (1)求数列{an}与{b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cn}满足 cn= 1 n n n a b b  (n∈N*),Tn 为数列{cn}的前 n 项和,证明:Tn<1. 【答案】(1) 2n na  ,bn=2n-1(n∈N*);(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由{an}与{bn}的关系得 an=2(bn-bn-1),根据已知条件求{an}的通项公式,进而应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写出{bn}的通项公式; (2)利用裂项求和法求 Tn,由 1 1 02 1n  即可证结论. 【详解】 (1)由题意知,a1+a2+a3+…+an=2bn,① 当 n≥2 时,a1+a2+a3+…+an-1=2bn-1,② ①-②可得 an=2(bn-bn-1),结合已知得:a3=2(b3-b2)=2×4=8, ∵a1=2,an>0,设{an}的公比为 q, ∴a1q2=8,得 q=2, ∴ 1 *2 2 2 ( )n n na n N  - . ∴ 1 2 3 22 2 2 2 2(1 2 ) 12n n n b       12 2n  , ∴bn=2n-1(n∈N*). (2)由已知: 1 1 1 2 1 1 (2 1)(2 1) 2 1 2 1 n n n n n n n n n ac b b            , ∴ 1 2 ..n nT c c c     1 2 2 3 1 1 1 1 1 1 1...2 1 2 1 2 1 2 1 2 1 2 1n n            1 11 2 1n   , 当 n∈N*时, 12 1n + ,有 1 1 02 1n  , ∴ 1 11 12 1n  ,故 Tn<1,得证. 【点睛】 关键点点睛: (1)根据数列间的关系,结合 na 与 nS 关系确定 na 、 nb 的关系式,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前 n 项和公式,求 通项; (2)应用裂项法求前 n 项和,进而证明不等式关系. 35.(2020·扬州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 1, 1n n a a a a   我们知道当 a 取不同的值时, 得到不同的数列,如当 a=1 时,得到无穷数列:1,2, 3 2 ,…;当 a= 1 2  时,得到有穷数列: 1 2  ,﹣1, 0. (1)求当 a 为何值时 4 0a  ; (2)设数列 nb 满足  1 1 11, 1n n b b n Nb     ,求证:a 取数列 nb 中的任一个数,都可以得到一个 有穷数列 na ; (3)若  3 2 42 na n   ,求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3a   (2) 证明见解析 ( 3) 0a  【分析】 (1)根据数列递推公式直接计算得到答案. (2)变换得到 1 1 1n n b b    ,计算 2 1 1 1 11 1 n n a ba b      ,故 1 1na b   ,得到 1 0na   ,得到证明. (3)根据题意计算得到 4 3 22 a  ,即 3 3 2 22 2 1 a a   ,解得答案. 【详解】 (1) 4 0a  ,故 4 3 11 0a a    , 3 1a   , 3 2 11 1a a     , 2 1 2a   , 2 1 1 11 2a a     , 故 1 2 3a a   . (2) 1 1 1n n b b   ,故 1 1 1n n b b    ,设 1 na a b  , 则 2 1 1 1 11 1 n n a ba b      . 3 2 2 1 1 11 1 n n a ba b        , ……………… 1 1 2 1 11 1 1n n a ba b        故 1 1na b   , 1 0na   ,故只能得到有穷数列 na . (3)  3 2 42 na n   ,故 1 1 3 11 22 3 22 n n n a a a           , 5n  ,解得 11 2na   . 所以要使  3 2 42 na n   ,当且仅当它的前一项 1na  满足 11 2na   又因为 3 ,22       1,2 所以当 4 3 22 a  时,都有  3 2 42 na n   故 1 1 1, 1n n a a a a   ,所以 2 3 1 1 1 21 , 1 1 1 a a a a a a aa a       4 1 2 1 21 2 3 1 a a aa a      故 4 3 2 2 1 aa a   ,即 3 3 2 22 2 1 a a   ,解得 0a  .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 0a 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数列通项公式求项,证明数列是有穷数列,根据数列范围求参数,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由条件可得 1 1 3 11 22 3 22 n n n a a a           ,得到 1 3 22 na   ,属于中档题. 36.(2020·扬州市第一中学高二月考)设递增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已知 3 7S  ,且 1 3a  , 23a , 3 4a  成等差数列.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令 1 2log 64 n n ab  ,求 1 2 100b b b  . 【答案】(1) 12n na -= (2) 4480 【分析】 (1)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构造方程组求得 2a 和 q,进而求得结果; (2)由(1)可确定 nb ,分析出 nb 的符号;当 6n  时, 0nb  ;当 6n  时, 0nb  ,所以 1 2 100b b b   1 2 6 7 100b b b b b        ,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得: 2 1 3 1 2 3 6 3 4 7 a a a a a a         , 设等比数列 na 的公比为 q,则 2 2 2 2 2 2 6 7 7 aa a qq a a q aq         ,解得: 2 2 2 a q    ,或 2 2 1 2 a q    na 是递增数列, 2q  , 2 2 1 2 2 2 2n n n na a q        ; 所以 12n na -= (2)由(1)知: 1 2n na   , 2 2log 664 n nb n    , 当 6n  时, 0nb  ;当 6n  时, 0nb  ; 1 2 100b b b   1 2 6 7 100b b b b b         1 2 6 7 100 1 2 62b b b b b b b b               100 5 94 6 5 02 44802 2          【点睛】 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等差中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求等差数列的绝对值的前 n 项的和,解答本题 的关键是 1 2 100b b b   1 2 6 7 100b b b b b        ,属于中档题. 37.(2021·山东临沂市·高三其他模拟)己知数列 na 满足  * 1 1 1 1 , 2 02 n n n na a a a a n N      (1)证明:数列 1 na      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设 nS 为数列 1n na a  的前 n 项和,证明 1 4nS  【答案】(1)证明见解析, 1 2na n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构造数列 1 na       ,根据 1 na       为等差数列,即可求得结果. (2)由裂项相消法即可求和,进而证明不等式. 【详解】 (1)由题对 1 12 0n n n na a a a    两边同时除以 1n na a 得 1 1 1 2 n na a   又 1 1 2a  ,所以 1 na       是首项为 2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所以  1 2 2 1 2 n n na     所以 1 2na n  (2)由   1 1 1 1 1 11 4 1 4 1n na a n n n n          所以   1 1 1 1 1 1 1 1 1 11 14 2 2 3 1 4 1 4 4 1nS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 *n N 所以   1 1 1 4 4 1 4n   即 1 4nS  【点睛】 关键点点睛: 1 12 0n n n na a a a    ,两边同时除以 1n na a ,构造等差数列 1 na       是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 了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一般题目. 38.(2021·漠河市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文))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前 n 项和为 nS ,且 4 22 8S S  . (1)求公差 d 的值; (2)若 1 1, na T 是数列 1 1 n na a        的前 n 项和,求使不等式 5 11nT  成立的 n 的最小值. 【答案】(1) 2d  ;(2)5. 【分析】 (1) na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所以 4S  14 6a d , 2S = 12a d ,代入 4 22 8S S  整理即得解; (2)由 1a 1,d 2= = ,得 2 1na n  ,所以   1 1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a a n n n n          , 裂项相消得出 nT 1 112 2 1 2 1 n n n        ,解不等式得 5n  ,得到结果. 【详解】 (1)由 4 22 8S S  ,即 1 14 6 2(2 ) 8a d a d    , 化简得: 4 8d  ,解得 2d  ; (2)由 1a 1,d 2= = ,得 2 1na n  , 所以 1 1 1 1 1 1( )(2 1)(2 1) 2 2 1 2 1n na a n n n n       , 所以 1 2 2 3 1 1 1 1 1 1 1 1 1 1(1 )2 3 3 5 2 1 2 1n n n T a a a a a a n n              1 1(1 )2 2 1 2 1 n n n     ,由 5 11nT  解得 5n  , 所以 n 的最小值为 5. 【点睛】 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数列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求得结果; (2)根据首项和公差,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将 1 1 n na a        的通项求出,之后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解不 等式,求得结果. 39.(2021·山东烟台市·高三一模)在① 3 5 14a a  ;② 4 28S  ;③ 8a 是 5a 与 13a 的等比中项,三个条件 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给出解答. 问题:已知 na 为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前 n 项和为  ,n nS b 为等比数列,其前 n 项和 2 ,n nT    为 常数, 1 1a b , (1)求数列   n na b, 的通项公式; (2)令  lgn nc a ,其中 x 表示不超过 x 的最大整数,求 1 2 3 100c c c c   的值.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答案】答案见解析 【分析】 若选 ① (1)先求 2 3,b b ,可得 q,进而得 12n nb  ,由基本量运算可得 2 1na n  ; (2)由 1 2 3 4 5 6 7 500, 1c c c c c c c C        , 51 52 100 2c c c   可得解. 若选 ② (1)先求 2 3,b b ,可得 q,进而得 12n nb  ,由基本量运算可得 4 3na n  ; (2)由 1 2 3 4 5 250, 1c c c c c C      , 26 27 100 2c c c   可得解. 若选 ③ (1)先求 2 3,b b ,可得 q,进而得 12n nb  ,由基本量运算可得 2 1na n  ; (2)由 1 2 3 4 5 6 7 500, 1c c c c c c c C        , 51 52 100 2c c c   可得解. 【详解】 若选 ① : 1 由已知 2 2 1 3 3 22, 4b T T b T T      ,所以 3 2 2bq b   通项 22 1 2 2 2 2nn n nb b q      , 故 1 1 1a b  不妨设 na 的公差为 d .则1 2 1 4 14,d d    解得 2,d  所以 2 1na n   2 由  lgn nc a ,则 1 2 3 4 5 6 7 500, 1c c c c c c c C        , 51 52 100 2c c c   , 所以 1 2 3 100 1 45 2 50 145c c c c        . 若选 ② : 1 由已知 2 2 1 3 3 22, 4b T T b T T      , 3 2 2bq b   , 通项 2 2 1 2 2 2 2n n n nb b a       故 1 1 1a b  . 不妨设 na 的公差为 d ,则 4 34 1 282 d    , 解得 4,d  所以 4 3na n  .  2 由  n nc lga ,则 1 2 3 4 5 250, 1c c c c c C      , 26 27 100 2c c c   , 所以 1 2 3 100 1 22 2 75 172c c c c        . 若选 ③ : 1 由已知 2 2 1 3 3 22, 4b T T b T T      ,所以 3 2 2bq b   通项 22 1 2 2 2 2nn n nb b q      , 故 1 1 1a b  不妨设 na 的公差为 d .则    21 7 1 4 1 12d d d    , 因为 0,d  解得 2,d  所以 2 1na n  .  2 由  lgn nc a 则 1 2 3 4 5 6 7 500, 1c c c c c c c c        51 52 100 2c c c   , 所以 1 2 3 100 1 45 2 50 145c c c c      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一是利用基本量运算求解通项公式,二是根据 lg1 0,lg10 1,lg100 2   判 断  n nc lga 的值. 40.(2021·江苏常州市·高三一模)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各项均为整数,公比为 q,且 1q  ,数列 na 中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  96, 24,36,48,192M    中, (1)求 q,并写出数列 na 的一个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证明:数列 nS 中的任意连续三项按适当顺序排列后,可以成等差数 列. 【答案】(1) 2q   ,   13 2 n na  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因为 1q  ,且各项均为整数,所以连续四项为 24,48, 96,192  ,故 2q   ,不妨取 1 3a  ,故   13 2 n na    ; (2)设等比数列 na 的首项为 1a ,  1 1 2 3 n n a S     ,再分n为奇数时和n为偶数时验证 1 2 2n n nS S S   即可. 【详解】 (1)因为 1q  ,且各项均为整数,所以连续四项为 24,48, 96,192  , 所以公比 2q   ,取   1 1 3, 3 2 n na a     . (2)由题意,  1 1 2 3 n n a S     , 所以当 n 为奇数时,  1 1 2 3 n n a S   ,    1 2 1 1 1 2 1 2 1 2 ,3 3 n n n n a a S S         , 所以  1 1 1 2 2 2 23 n n n n a S S S        , 当 n 为偶数时,    1 1 1 1 1 2 1 2 ,3 3 n n n n a a S S        2 1 2 1 2 3 n n a S     ,所以  1 1 1 2 2 2 23 n n n n a S S S        , 所以对 nS 中的任意连续三项,经顺序调整后可以构成等差数列.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解,前 n 项和公式,等差中项证明等差数列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分类 讨论思想,是中档题.本题第二问解题的关键在于分 n 为奇数和 n 为偶数两种情况,并结合等差中项验证 1 2 2n n nS S S   . 41.(2021·全国高三月考(文))已知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3 1 4a  , 3 7 4S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 0na  ,求数列 n n a       的前 n 项和 nT . 【答案】(1) 11 2 n na      , 31 1 4 3 n na       ;(2)  1 2 1n nT n    . 【分析】 (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公式列出关于 q的方程,解出即可得出 na 的通项公式; (2)先确定 12n n n na   ,利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 【详解】 (1)设数列 na 的公比为 q,则 1 2 3 2 1 1 1 7 4 4 4 4a a a q q       , 即 26 1 0q q   ,解得 1 2q  或 1 3q   ; 若 1 2q  ,则 3 1 3 3 1 1 1 4 2 2 n n n na a q                 , 若 1 3q   ,则 3 3 3 1 1 4 3 n n na a q          ; (2)由(1)得, 12n n n na   , 故 0 1 2 11 2 2 2 3 2 2n nT n          , 1 2 32 1 2 2 2 3 2 2n nT n         , 两式相减可得 0 1 2 12 2 2 2 2 2 1 2n n n n nT n n            , 故  1 2 1n nT n    . 【点睛】 一般地,如果数列{an}是等差数列,{bn}是等比数列,求数列{an·bn}的前 n 项和时,可采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一般是和式两边同乘以等比数列{bn}的公比,然后作差求解. 42.(2021·陕西宝鸡市·高三二模(文))已知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 2d  ,且 1 2 6a a  ,数列 nb 是各 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满足 1 1 2b  , 3 5 1 256b b  . (1)求数列 na 与 nb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 nc 满足 1 2n n nc a b ,其前 n 项和为 nT .求证: 2nT  . 【答案】(1) 2na n , 1 2 n nb    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根据 na 为等差数列及题干条件,可求得 1a ,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得答案,根据 nb 为 等比数列及题干条件,可求得 q,代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2)由(1)可得 1 2 n nc n      ,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即可求得前 n 项和为 nT 的表达式,即可得证. 【详解】 (1)解:由 2d  ,且 1 2 6a a  . ∴ 12 2 6a   ,解得 1 2a  . 故  2 2 1 2na n n    . ∵ nb 为等比数列, 0nb  ,设公比为 q,则 0q  , ∴ 2 3 5 4 1 256b b b   , ∴ 3 4 1 1 16b b q  ,∴ 1 2q  ,  11 1 1 2 2 2 n n nb             , 所以 2na n , 1 2 n nb      ; (2)证明:由(1)得 1 1 2 2 n n n nc a b n       , ∴   2 3 11 1 1 1 11 2 3 12 2 2 2 2 n n nT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   2 3 11 1 1 1 11 2 12 2 2 2 2 n n nT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由① ②得: ∴ 2 3 11 1 1 1 1 1 2 2 2 2 2 2 n n nT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12 2 1 11 ( 2)1 2 21 2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2 2 n nT n        , ∴ 2nT  . 【点睛】 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有:(1)等差等比公式法,(2)倒序相加法,(3)错位相减法,(4)分组求和法:(5) 裂项相消法. 43.(2021·内蒙古赤峰市·高三月考(文))已知公差 0d  的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且 2 5a  , 1a , 4a , 13a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求证数列 1 nS       的 n 项和 3 4nT  【答案】(1) 2 1na n  ;(2)证明见解析. 【分析】 (1)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中项性质,解方程可得首项和公差,即可得到所求通项公式; (2)运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   213 1 2 22nS n n n n n      , 2 1 1 1 1 1 2 2 2nS n n n n        , 再由裂项相消求和,可得所求和. 【详解】 (1)公差 0d  的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 2 5a  , 1a , 4a , 13a 成等比数列, 则 2 4 1 13 2 5 a a a a     ,即     1 2 1 1 1 5 3 12 a d a d a a d      解得 1 3 2 a d    则  3 2 1 2 1na n n     ; (2)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   213 1 2 22nS n n n n n      , 2 1 1 1 1 1 2 2 2nS n n n n         , 故 1 1 1 1 1 1 1 1 1 112 3 2 4 3 5 1 1 2nT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1 1 1 1 3 1 2 3 312 2 1 2 4 2 1 2 4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及裂项相消法求和,常见的裂项技巧: (1)   1 1 1 1 n n k k n n k       ;(2) 1 n k n   1 n k nk    ; (3)    1 1 1 1 2 1 2 1 2 2 1 2 1n n n n         ;(4)   1 2 2 1 2 1 n n n         1 1 2 1 2 1 2 1 2 1 n n n n         1 1 1 2 1 2 1n n   ; 此外,需注意裂项之后相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丢项或多项的问题,导致计算结果错误,考查学生的运算能 力,属于中档题. 44.(2021·全国高三月考(理))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2 nS n n  .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nb 满足 3 31n na og n log b  ,求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答案】(1) 2 2na n  ;(2)  1 8 1 9 64 n n nT    . 【分析】 (1)利用 1n n na S S   求通项公式; (2)先根据 3 31n na og n log b  求出 19n nb n   ,再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详解】 解;  21 nS n n  当 1n  时, 2 1 1 1,S   即 1 0a  ; 当 2n  时,  2 1 1) 1(nS n n     ,      2 1 21 1n nS S n n n n         .  2 2 2n n na    验证知,当 1n  时,也成立. 综上, 2 2na n  .  2 据 1 求解知, 2 2na n  . 又 3 3n na log n log b  , 3 32 2 nn log n log b    19n nb n    数列 nb 的前 n 项和 0 1 2 11 9 2 9 3 9 9n nT n         ,① 1 2 39 1 9 2 9 3 9 9n nT n         ,② ①-②得: 0 1 2 19 1 9 1 9 1 9 1 9 9n n n nT T n            1 1 9 8 91 9 n n nT n       ,  1 8 1 9 64 n n nT     【点睛】 数列求和常用方法: (1)公式法; (2)倒序相加法;(3)裂项相消法; (4)错位相减法. 四、填空题 45.(2019·湖北武汉市·武钢三中高一期中)数列 na 满足: 5, 7 ( 4) 17, 7 n n a na a n n       ,且 na 是递增数 列,则实数 a 的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4,5) 【分析】 根据 na 是递增数列,列不等式组,解出 a 的范围. 【详解】 ∵数列 na 满足: 5, 7 ( 4) 17, 7 n n a na a n n       ,且 na 是递增数列, ∴需满足 7 5 1 4 0 ( 4) 8 17 a a a a          ,即 1 4 3 5 a a a       解得: 4 5a  , 即实数 a 的范围是(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由分段函数(数列)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方法: (1)分段函数的每一段都单调; (2)根据单调性比较端点函数值的大小. 46.(2021·全国高三月考(理))已知 nS 为等差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6 0S  , 7 7a  ,若 1 2 m m m a a a   为数列  na 中的项,则 m  ___________. 【答案】2 【分析】 本题首先可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然后根据 6 0S  得出 12 5 0a d  ,根据 7 7a  得出 1 6 7a d  , 两式联立,即可得出 2 7na n  ,再然后令 2 3m t  ,则 1 2 8 6m m m a a ta t      ,根据t 为 8 的约数以及t 是 奇数得出t 的可能取值为 ,最后分为 1t  、 1t  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设等差数列 na 的公差为 d , 因为 6 0S  ,所以 1 66 02 a a  ,即 1 6 0a a  , 12 5 0a d  , 因为 7 7a  ,所以 1 6 7a d  , 联立 1 1 2 5 0 6 7 a d a d      ,解得 1 5a   , 2d  , 2 7na n  ,   1 2 2 7 2 5 2 3 m m m m ma a a m      , 令 2 3m t  ,则   1 2 4 2 8 6m m m t ta a ta t t        ,t 为 8 的约数, 因为t 是奇数,所以t 的可能取值为 , 当 1t  时, 2m  , 2 3 4 3 2 5 7a a a     ,是数列 na 中的第 5 项; 当 1t   时, 1m  ,  1 2 3 15 2 4 7a a a       ,不是数列 na 中的项, 故答案为: 2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判断数是否是数列中的项,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能够根据 1 2 8 6m m m a a ta t      判断出t 的可能取值为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47.(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文))已知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 nS 与 na 满足:当 2n  时, 1, , 2n n na S S  成 等比数列,且 1 1a  ,则 na  ___________. 【答案】 1 1 2 2(2 1)(2 3) n nn n      , , 【分析】 根据题意得 2 1( )2n n nS a S  ,利用 1n n na S S   ,化简得到 1 1 1 2 n nS S    ,得出数列 1{ } nS 是以1为首 项,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求得 1 2 1nS n   ,进而求得 na ,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当 2n  时, 1, , 2n n na S S  成等比数列,可得 2 1( )2n n nS a S  , 又由 1n n na S S   ,所以 2 1 1( )( )2n n n nS S S S   , 可得 1 1 1 ( )2 n n n nS S S S    ,所以 1 1 1 2 n nS S    ,且 1 1 1 1 1S a   所以数列 1{ } nS 是以1为首项,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1 1 ( 1) 2 2 1 n n nS       ,即 1 2 1nS n   , 当 2n  时, 1 1 1 2 2 1 2 3 (2 1)(2 3)n n na S S n n n n         , 经检验 1n  时不合符,所以则 1, 1 2 , 2(2 1)(2 3) n n a nn n      . 故答案为: 1, 1 2 , 2(2 1)(2 3) n n a nn n      . 48.(2021·四川高三月考(理))设数列 na 满足, 1 16, 2 4,n n na a a n b    为 na 的个位数字,则 1 2 3 2021···b b b b    的值为_______. 【答案】 4046 【分析】 用累加法求得通项 na ,根据 na 求出 nb 的前几项,得出{ }nb 是周期数列,从而可得求{ }nb 的和. 【详解】 由已知 1 2 4,n na a n    可得 2n  时.    1 1 2 2 32 1 , 2 , 2 1n n n n n na a n a a n a a n            , 用累加法可得        1 1 42 3 1 1 6 2 1 2 , 12n n na a n n n n n                  时. 适合上式, 所以    5 5( ) ( )1 2 , 1 5 2 ) 1(5 4 0n n n na n n a n n a n a              与 na 余数相同﹐ 故 1 2 3 4 5 6 7 86, 2, 0, 0, 2, 6, 2, 0b b b b b b b b        , 9 100, 2b b  故 nb 是以5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故  1 2 3 2021 2020 6 2 0 0 2 6 40465b b b b           . 故答案为:4046. 【点睛】 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分组求和法.求通项公式除公式法外,如果递推式是数列前 后的差,则可用累加法求解,如果是前后项的商,则可用连乘法求解.这是两种基本方法,有时还可能通 过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数列的性质,得出结论.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