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高二历史一课一练: 第二单元 第一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选修1高二历史一课一练: 第二单元 第一课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ID:674036

大小:1

页数:7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据此我们可以 推断李悝变法( )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了促进作用 2.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春秋争霸战争 B.“战国七雄”出现 C.各国变法确立封建制 D.周王室更加衰微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 ) A.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 B.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 D.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4.《史记·鲁世家》记载:鲁国从周公到顷公的三十四任君主中,第四任君主为第三任之弟,第六任为第五任之弟, 其通过弑杀得以登上君位,第八任为第七任之弟,第十任为第九任之弟,第十八任为第十七任之弟。其余皆为父死 子继。这表明当时鲁国( ) A.宗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B.政治局势日趋动荡 C.注重缓和贵族间矛盾 D.出现违背宗法制的现象 5.下面这幅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的瓦解,《吕氏春秋》曾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据此判断“围剿公田”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 6.(2019·试题)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 )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承认了土地私有 C.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 D.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 7.(2019·黄冈市试题)“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8.(2019·镇江一中试题)李悝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B.废除了井田制 C.破坏了井田制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9.(2019·试题)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 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A.行县制 B.法律严酷 C.奖励军功 D.“焚诗书” 10.(2019·沭阳五校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出现新气象,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 ) ①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②出现了邯郸、临淄等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③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 ④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9·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 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 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 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限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 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 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有人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式改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 445 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 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 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 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 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 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1.战国初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为相,推行变法。李悝的变法以“食有劳而禄有功”为原则,据此我们可以 推断李悝变法( ) A.从法律上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最强大的诸侯国 C.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创造了条件 D.对其他诸侯国的变法起了促进作用 C [“食有劳而禄有功”,意即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该做法有利于打破世卿世禄制,为新兴地主阶级参与 和控制政权创造了条件。] 2.郭沫若曾指出:“东周列国的社会制度变革到春秋末年时达到质变。”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春秋争霸战争 B.“战国七雄”出现 C.各国变法确立封建制 D.周王室更加衰微 C [题干中的“质变”是指社会制度的变革,春秋末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开始形成。A、B、D 三项均是社会 变革的表面现象,未涉及社会制度的变革,所以都没有体现“质变”,故选 C 项。]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与春秋时期的变法运动相比,其最大特点是 ( ) A.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 B.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 C.瓦解了西周所形成的分封制 D.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 D [A、B 两项不正确,因为“客观上瓦解了井田制”及“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出现于春秋时期;C 项只是吴 起变法的影响,排除;D 项符合题意,故选 D 项。] 4.《史记·鲁世家》记载:鲁国从周公到顷公的三十四任君主中,第四任君主为第三任之弟,第六任为第五任之弟, 其通过弑杀得以登上君位,第八任为第七任之弟,第十任为第九任之弟,第十八任为第十七任之弟。其余皆为父死 子继。这表明当时鲁国( ) A.宗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B.政治局势日趋动荡 C.注重缓和贵族间矛盾 D.出现违背宗法制的现象 D [材料中涉及通过弑杀而登基和兄终弟及的现象,但不能说明宗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毕竟绝大部分君主是 通过正常的“父死子继”登基的,因此只能说鲁国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违背宗法制的现象,故 D 项正确,排除 A 项;题干并没有说因为弑杀而国家动荡不安,故 B 项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国君与贵族的矛盾,故 C 项错误。] 5.下面这幅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的瓦解,《吕氏春秋》曾记载:“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据此判断“围剿公田”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的斗争 答案 B 解析 漫画“围剿公田”反映的是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公田之 外开垦大量荒地,逐步导致“公田不治”,井田制逐步瓦解。故选 B 项。 6.(2019·试题)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初税亩”的共同本质是( ) A.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 B.承认了土地私有 C.有利于农民获得土地 D.赋税有了统一的标准 答案 B 解析 齐国的“相地而衰征”与鲁国的“初税亩”都是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进行征税,无论公田还是私田,都得征税, 有利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故选 B 项。 7.(2019·黄冈市试题)“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 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 答案 D 解析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社会动荡变革的时 代特征。故选 D 项。 8.(2019·镇江一中试题)李悝变法与管仲改革的相同点是( ) A.废除了世卿世禄制 B.废除了井田制 C.破坏了井田制 D.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A 项两者都没有涉及;B 项表述不准确,管仲改革只是实际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 项表述不适用 于李悝变法。故选 C 项。 9.(2019·试题)商鞅携其家人仓皇出逃至秦国边境的关口,想找个旅店投宿,遭到拒绝。商鞅怅然叹曰:“嗟 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变法中与之有关的是( ) A.行县制 B.法律严酷 C.奖励军功 D.“焚诗书” 答案 B 解析 根据商鞅颁布的法令,店主必须验明住店人的身份,否则就要受严酷的惩罚,其他选项与此无关。故选 B 项。 10.(2019·沭阳五校试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出现新气象,其中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有( ) ①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②出现了邯郸、临淄等较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③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 ④人身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都符合题意;④说法错在“日趋强化”。故选 A 项。 11.(2019·模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其中究竟有哪些新东西呢?第一次变法条令,其中只有关于什伍连坐、奖励耕织,以及对‘事 末利及怠而贫者’实行严厉处罚的内容,算是独创的。其他如奖励军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确立等级爵位制 的改革,当初齐、楚、燕、赵、魏、韩亦各皆然。商鞅的第二次变法条令,也是各国都已实行过了的。”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简而言之,商鞅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对其全部人口实施总体性控制的中央集权的科层制国 家,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主要意图在于最大限度地从社会中汲取人力与物质资源以更有效率地进行战争。商鞅在他 的文章中曾经对农业生产与战争的关系作了直截了当的表述,他认为对农业生产予以更多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 产能力,而且能造就一个易于控制和易于进行战争动员的农民群体。”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的“独创性措施”对秦国的贡献。 (2)有人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典型的‘国进民退’式改革”,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 (1)贡献:实行连坐法,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的稳定;奖励耕织,调动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从 而增加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抑制商业,有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2)认识:商鞅变法使秦国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从而极大扩展了政府自身权力。商鞅变法将社会控制、战争动员、 国力提升结合起来,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国其“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 445 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 持变法。李悝推行“务尽地力”,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粟百八十万石”。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 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 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 伤则国贫”。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 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 [解析] 第(1)问,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角度分析。第(2)问,从改革对土地私 有制发展、农业发展、国家实力提升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分封制、宗法制崩溃,社会剧变;铁器、牛耕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商业发展需要社 会治理;士人受到重用,参与改革。 (2)历史作用: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趋势;强化了农本思想,发展了农业;加强了经济管理,提高了财政 收入;有利于魏国的发展,使魏国一度成为战国初期强国;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提供改革借鉴。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