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P56 线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线段;会用直尺度量线段的长度,并能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是学生会描述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初步
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互帮互学
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
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生:我有两条。。。。。。(请 2-3 名学生说)
师:你们有这么多条路,只会选一条,我们也能帮小丁丁的忙
课件演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从小丁丁家到学校有 3 条路,他会走哪一条呢?为什么?
生:第二条,因为它最近。
师:你怎么看出它是最近的呀?
生:我是眼睛看出来的。。。
师:除了用眼睛看,还有其它方法,今天我们就能证明我们这个猜想。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线段、探究线段的特征
1、初步直观上认识线段
师:首先老师把第二条路画下来了,仔细观察,说说这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它是直的线,有两个端点。。。。。。。。
(老师板书- 有两个端点 -直的线)
师:这种有两个端点直的线我们叫做线段。(补充板书,出示课题线段)
师:谁来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呢?
生:。。。。。。。。。。
2、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线段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的特征,现在老师手中有一根弯曲的绳子,如何变魔术,把它变成
线段 请学生汇报演示
师:你是怎么做的?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生:我们捏住的绳子的两头就是线段的端点。
生:把绳子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3、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师:拉直的绳子是线段,那生活中还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呢?
小组快速讨论下
学生反馈
(1)老师引导: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再用手去摸一摸边的两
端,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你还能在身边找到直的、有两个端点的边吗?
总结:直尺、课本、桌子、黑板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3)你认为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两者缺一不可
4、小练习: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手势出答案)
分别出示:1、2、3、4(每题都反馈,并给出思考的时间)
师:你们答案都是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其他不是线段?
生:因为。。。。。。。
师小结: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线和两个端点缺一不可
(二)自主探究,量线段
1、出现矛盾,解决
师:你们真聪明,认识了线段,来看这两条是不是线段呢(多媒体出示)
生:是
师:那你们猜一猜哪一条长?(估计学生有争论)
生:第一条。。。。第二条
师:到底哪条长?你们有办法知道吗?
生:用尺量
可以度量(板书)
师:线段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度量。
2、学生自主探究
师:请小朋友自己来量一量,练习纸第一题
(1)学生独立尝试量线段。
(2)老师在PPT上演示,学生自批
老师提问:度量时要注意什么?
(一端对齐 0 刻度线,另一端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尺要和所量物体重合。)
接下来转换为实物投影
3、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方法
(1)做书上56页第2题:量线段(分两层做)
(2)评讲校对(多种形式反馈:投影演示学生的答案,一起找错误校对,要充分挖掘错误
资源)
(三)合作探究,画线段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小丁丁第二条路是一条线段,认识了它,也学会了量线段,那我们
自己动手画一画线段。
1、 学生尝试画线段,谈谈画法
师: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条线段
(1)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同桌交流
(2)再指名学生示范画线段:用左手按住直尺,使它不移动,用笔尖紧贴着直尺边画一条直
线,再在线的两端各点上一个端点,就画成一条线段。
同时也肯定其他画法
(三种情况:1、先画直线,再画端点 2、先画一个端点再画直线最后画另一个端点 3、先
画端点,再画直线。三种情况都可以,任意选择。)
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现在老师增加难度,画条 3 厘米长的线段
(1)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
找出资源反馈,特别关注错误资源
(2)学生示范画线段。(注意肯定其它画法)
(3)生质疑,师示范画几厘米几毫米
小结:通常从 “0” 刻度线开始画到刻度“几”的就是几厘米。
3、小练习:画一条 3 厘米 5 毫米长的线段(机动)------
转换到PPT
三、拓展练习
1、比较长度(肉眼无法辨别的,横竖一样长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56 页第 4 题
师:你认为哪条长?你怎么办?
师生小结:一样长的两条线段,竖的总比横的看起来长,所以我们应该用尺得到正确的答案。
2、综合运用,证明猜想
师:刚才我们已经被我们的眼睛欺骗了好多次,那这个猜想有没有被我们眼睛欺骗呢,怎么
证明?
出示题目 如何知道它是最近的呢?
学生讨论,得出方法,完成练习纸上练习
学生集体反馈结果
师小结:在数学解题中,特别是比较线段的长度,一定要仔细地度量。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线段
两个端点 直的线 可以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