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沪教版一下认识线段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会画线段。
2、 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和想像力,感觉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感受线段的产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
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线段的特点【直的,有起点有终
点】
播放课件:课件
1、小丁丁要运送货物,从 A 地到 B 地,走哪条路好呢?
2、警报声响了,消防车就停在楼下,消防员叔叔是从从高高的铁
管上滑下来呢?还是走楼梯呢?
3、小狗发现一根骨头,猜猜它会走哪条路?
师:说的真棒。这些直直的路线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寻找线段
找找身边何处有线段【注意在表述是要说到两个特征】
下面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
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摸)
(媒体配合:课桌、黑板……)
2、认识线段
拿出毛线
(1)线段是直的
师:毛线,往桌上一放,你看到这条毛线形状是怎样的?(让学
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
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桌上的线段。
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弯弯曲曲的、不直)
老师拿起线并拉紧,问:看看现在怎么样了?(变直了)
讲述:线段的第一特点就是:线段一定是直的(板书:线段是直
的)
(2)线段有 2 个端点
师:老师用手掐住毛线的两头,这两头也叫做两端(生:两端),
两头的点叫做端点(板书:端点)。
2
问:看一看,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现在请小朋友完整的说一说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
个端点。)
师:发现什么?——弯曲的。
师:能把它变成线段吗?——生尝试
师:说说理由【也就是线段的两个特点,直的;起点在哪?终点
在哪?怎么表示?——将图画在黑板上,作为板书。为了让我们
看清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我们在这条线段的两端用两个点表示,
叫做端点。】
3、判断线段
出示图形:弯曲的、无端点的,一个端点的、正确的(注意摆放
位置的不同)
注意让生说理由(围绕两个特点来说)
1、师:拉出一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都是横着拉线段的,你是斜
着拉呢?小朋友说说,他这样拉是线段吗?
生:说理得出结论(是的,因为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操作:学生们尝试朝各个方向拉线段,并相互比一比。
师:拉出两个小朋友,他的线没你的线长,他的是线段吗?
生:是。为什么?(线段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总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
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2、巩固练习
(1)师:请小朋友判断下面哪些是线段(媒体出示)
(2)
(3)数线段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
的线段吗?
三、测量线段
1、师:许老师想知道,这 2 根线段一样长吗?谁来帮我想想办法。
(媒体出示,并拿出事先准备的 2 根长短一样的线段)
生 1:可以将 2 根合起来比一比
生 2;可以用尺量一量
2、师:谁能告诉同学测量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从 0 刻度开始,尺要放平。
师:打开书本 P56,试一试第一大题。
四、画线段
1、尝试画:小朋友数线条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
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 自己试一试,
3
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肯定线段画法的多样性,可用尺
和其他物品)
2、交流画法。小结要点。
左手压尺用点力
画上端点别忘记
右手握笔轻轻移
看好长度要标记
3、教师示范一种画线段的方法
边说边画:先画两个端点,再连接一条直线,最后表上长度单位。
师:还可以怎样画?
4、画一条 3cm 的线段。
小结画法:
(1)先画一个端点,引出一条直线,再添上一个端点。
(2)先画好一条直线,再在两边点上两个端点。
(3) 先点好两个端点,再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
5、画一条比 6 厘米短 2 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
五、动脑筋乐园 (机动)
1、课件:数学博士也要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图 1:提问:你能数数下面这幅图中有几条线段吗?
2、下面有四个点,连接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
六、 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