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 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突出学科核心素养)
2.教材的内容前后关系、地位(可列表或用思维导图进行说明)
3. 教材素材处理说明(文字、图表等)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
2、过程方法及心理方面
三、教学目标确定及说明
四、教学基本设计
活动组织:1. 2. 3. …
核心问题设计:1. 2. 3. …
学生活动设计及说明:
媒体设计:
基本环节: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2.过程和方法:通过练习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掌握溶液配制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过程
教学难点:
实验中的误差原因分析
前置作业(在课前完成,经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成果)
实验原理:
a.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00%
b.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m(浓)▪ w(浓)=m(稀)▪ w(稀)
C. 密度: ρ=m/V
1、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多少?水(密度为 1g/mL)
的体积为多少?
2、用已配好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 1.04g/mL),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3%的
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分别为多少?氯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分别
为多少?
3、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天平放在 ,游码 ,调节 至天平平衡。在
称量氯化钠前,分别在两个托盘上各放 ,然后把氯化钠放在 称量。
4、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 ,读数时视线 水平。用量筒
量取液体,液面接近刻度时改用 滴加液体。
同步学习:
活动一: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
1、阅读归纳:阅读教材 P47,完成:
①实验中用到了哪些仪器和药品?
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纳出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第 1 步:__ (需氯化钠 g,水 mL 。)
第 2 步:__________(用 称量所需氯化钠,放入 中。)
第 3 步:__________(用 量取所需水,倒入盛氯化钠的 中。)
第 4 步:__________(用 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第 5 步:将配好的溶液装入 中,盖好 ,贴上 ;标签上注明 和 。
温馨提示:在实验操作中必须时刻注意 !听清楚老师强调的操作要领!
2、分组实验:清点仪器,按上述步骤实验。实验结束,收拾好仪器。
活动二:将上述 6%的溶液稀释为 3%的氯化钠溶液
1、阅读归纳:阅读教材 P47,归纳出稀释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第 1 步: (需 6%的氯化钠 mL ,水 mL。)
第 2 步:__________(用两支 分别取 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 中。)
第 3 步:__________(用 搅拌,使溶液混合 。)
第 4 步: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质量分数为 的试剂瓶中。
2、分组实验:清点仪器,按上述步骤实验。实验结束,收拾好仪器。
活动三:问题与交流:哪些因素会造成实验后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哪些因素会造成实验后溶质质量分
数偏小?
1、从溶质的角度(用增多、偏大或减少、偏小填空)
①称量时指针偏向左边,则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②称量时物质在右盘并使用了游码,则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③将称好的食盐放入烧杯中的时候,有些盐洒到外面了,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2、从溶剂的角度(用增多、偏大或减少、偏小填空)
①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则溶剂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如果仰视读数,则溶剂的质
量 ,溶质质量分数 。
②将水倒入烧杯前,烧杯内用水润湿,溶剂 ,溶质质量分数会 。
③将水倒入烧杯后,量筒内有少量水剩余,则溶剂的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
反馈练习:
(1) 已知:水的密度为 1.0 g/mL。实验室配制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
g,需要量取水 mL。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示意图如下,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课后巩固:完成 3D 学案 P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