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3)通过分析归纳,能说出置换反应的定义并对置换反应做出判断。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分类等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细心观察、大胆实践的科学态度和善于
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 。
【教学难点】对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判断。
【学情分析】
在上册教材的第二、五、七单元中都涉及到了金属的反应,学生通过前期的
学习,对镁、铁、铜与氧气的反应、铁与硫酸铜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和锌与
稀硫酸的反应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对这些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也有了一定了解,
但尚未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研究和系统总结,更缺乏对金属有关反应规律
的深入探讨。
【教学方法】
根据学习目标要求,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为主线,
结合使用启发、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实验用品】
2
镁条、铝片、锌粒、铁钉、铜丝、稀盐酸、稀硫酸、酒精灯、坩埚钳、镊子、
砂纸、火柴、试管。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早期出土金属文物图片引入。
【明确目标】学生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问题情境】(多媒体播放视频)
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一些不法商贩就
会利用这一点,以次充好,贩卖假黄金(实际就是黄铜)。你
会用什么方法来识别真假金饰品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
用火烧“真金不怕火炼”,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
金......)
【小结】前两种方法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后一种方法利用
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回顾】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学生利用以
前学习的知识填写导学案导学 1 部分。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纠错)
【引导】通过镁、铝、铜等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的反应归纳出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1、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和氧气反应吗?
2、你知道它们和氧气反应的条件吗?
通过图片、视频
信息展示,让学
生感知生活中
的化学,明确学
习目标和方向,
激发学生的探
究欲望。
回顾旧知感悟
金属的活动性,
进行猜想。
3
【过渡】金属和氧气反应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难易程度?与
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根据 PPT 内容和学案提示填写归纳小结 1。
【过渡】既然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
厨具为何不易腐蚀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 P9 内容填
写导学案第 2 题。
【思考】能不能用钢刷擦洗铝制厨具?
【过渡】回忆一下你家厨房中盛放醋的容器是什么材料的?能
用铁或铝制容器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呢?
接下来学习金属的第二条化学性质,金属与酸的反应(板书)。
【思考】所有金属都可以和酸反应吗?它们和酸反应的剧烈程
度一样吗?带着这两个问题来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浏览实验步骤,边观察实验,边填写导学案导学 2 中
的实验现象。
实验之前强调两点:表面有氧化膜需要打磨,固体药品的
取用。(学生做实验并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补充】铁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间较长,现象出现较慢,
它的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讨论】哪些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
如何?哪些金属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判断依据是什
么?
【思考】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通过实验来探究。
尖锐的爆鸣声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发生改变可以
推出该气体为氢气。
(学生尝试完成导学案导学 2 的化学方程式)纠错
使学生学会通
过小组合作分
析、解决问题。
进一步熟悉实
验探究的步骤,
让学生形成:进
行实验——分
析现象——寻
找规律——得
出结论的实验
思路。
回顾旧知,猜想
和运用已学规
律。
4
(温馨提示:铁和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物为+2 价的铁)
通过对金属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学习,填写导学案的归
纳小结 2。
【思考】这些反应有何特点?反应类型是什么?
分析引导得出置换反应的定义: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
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板书)
【归纳】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自主归纳。
【课堂小结】 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学完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
使学生体会知
识的形成过程,
把学生在实验
中获得的零乱
知识形成体系。
反馈训练:见 PPT
作业布置:1.完成导学案目标反馈部分;
2.完成课后 P13 第 4、8 小题。
板书设计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Al > Fe、Cu > Au
2. 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的活动性:Mg > Zn > Fe > Cu
5
3.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的反应。(表达式:A +BC →AC + B)
教学反思